查看原文
其他

寻寻觅觅,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濒危的“骗子”

版纳花轮君 物种日历 2020-10-18

在五花八门争奇斗艳的兰花大家族中,有一大类因唇瓣呈深囊状而酷似拖鞋的兰花,它们生来便天生丽质,拥有巧夺天工的构造,而且花朵盛放时间长,养护起来也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条件,因此牢牢地捕获无数爱花之人的芳心,与蝴蝶兰、石斛兰、卡特兰、文心兰及大花蕙兰一同跻身于世界“六大常见洋兰”之列,它们便是有着高级塑料花外观和质感的兜兰

兰花展上各式各样的兜兰。图片:阿橋 HQ / flickr

兜兰大家族

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在欧美园艺界通常形象地称之为Lady’s slipper orchids,翻译过来便是“拖鞋兰”,台湾则称其为“仙履兰”。不过具有这种“拖鞋”结构的兰花可不止兜兰,常见的还有它的近缘姐妹类群,如杓兰属Cypripedium)和美洲兜兰属Phragmipedium),此外还有难得一见的璧月兰属Selenipedium)和镊萼兜兰属Mexipedium),这5个属共同构成兰科家谱中的一个基部分支——杓兰亚科(Cypripedioideae)。

左上杓兰属Cypripedium reginae,右上美洲兜兰属Phragmipedium caudatum,左下璧月兰属Selenipedium palmifolium,右下镊萼兜兰属Mexipedium xerophyticum。图片:Bouba & Orchi & Roberto Takase / wikimedia commons

兜兰家族是杓兰亚科中最大的属,属内成员约有100种,主要集中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西南至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兜兰属植物通常植株矮小,但花朵硕大,色彩艳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我国有野生分布的兜兰约30种,近几年还有一些新种逐步被发现。

帝王兜兰(Paphiopedilum rothschildianum)。图片:wikimedia commons

如今园艺栽培中比较常见的种类除今天的主角白旗兜兰(Paph. spicerianum)外,还有杏黄兜兰Paph. armeniacum)、硬叶兜兰Paph. micranthum)、麻栗坡兜兰Paph.malipoense)、彩云兜兰Paph. wardii)等十多种,它们的绝世容颜一经问世便收获众多业界人士赞誉,成为世界各大兰展中竞选金牌的种子选手。

杏黄兜兰(Paphiopedilum armeniacum)。图片:Averater / wikimedia commons

素雅的小青蛙

白旗兜兰是一种比较小型的地生型兜兰,可以生长在土壤中,也可附生在岩壁表层覆土上(也称为半附生),成熟植株有4~5枚条状的叶片,花葶直立伸出约20厘米,每个花葶上仅着生一朵花,花朵中等大小,色彩以白色、绿色和褐黄色为主,较为素雅。

白旗兜兰花色素雅,退化雄蕊像只小青蛙,呱。图片:Bob Walker / wikimedia commons

比较明显的特征是白色的中萼片较大而阔,上部向后弯曲成拱形,左右两枚花瓣边缘明显皱缩呈波浪状,下方的唇瓣深囊状,像个倒立的狭长头盔。比较抢眼的是花朵正中央的那枚退化雄蕊,整体形状略呈菱形,中部淡紫色,边缘白色,上方两侧边缘收缩而呈双耳状,远看就像带着两只大眼睛的青蛙脸,特别萌,因此常被花友戏谑地称为“小青蛙兜兰”。

另一个角度的小青蛙。图片:snotch / wikimedia commons

经历坎坷的“下山兰”

作为兜兰家族中一员卖萌担当,白旗兜兰的发现则充斥着一些悲情色彩。与兰科其它成员一样,兜兰的美丽为它带来美誉的同时,也为它召来诸多“杀身之祸”。本应该安安静静开放在寂静山谷中的兰花,在贪婪的人类面前只能沦为一袋袋、一车车运往各路市场前途未卜的“下山兰”

尽管兰花的园艺品种培育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但仍有人追求稀奇的“下山兰”。盗采盗挖可能会对野生兰花种群造成致命打击,然而追求高贵“下山兰”的人似乎并不在意饮鸩止渴。如何阻止他们“饮鸩”,或许是兰花保育工作的关键吧。图片:Felix / flickr

分类学家最早认识的白旗兜兰并不是在它的原生地,而是混杂在近似种波瓣兜兰Paph. insigne)中,几经周转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运到欧洲销售的“下山兰”之一。然而令人五味杂陈的是,从售卖的下山兰中被分类学家发现和命名的兜兰还不在少数,比如1924年被发表的分布于越南西南山区的德氏兜兰Paph. delenatii),因其罕见的粉红色花朵而被誉为“越南美人”。

波瓣兜兰(Paphiopedilum insigne)。图片:Orchi / wikimedia commons

德氏兜兰(Paphiopedilum delenatii)。图片:Orchi / wikimedia commons

白旗兜兰曾一度被认为仅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及缅甸北部,中国境内没有分布。在野外生境中,白旗兜兰通常分布于海拔900~1400米的石灰岩质的山地常绿阔叶林,生长于较为遮阴的林下石缝、悬崖或河谷陡坡的岩石覆土上,空气湿度较高。

白旗兜兰多生于林下阴湿处。图片:版纳花轮君

根据生境和气候相似性等特征,一些中外分类学家推测,在与缅甸接壤的云南西南部高黎贡山系中可能有分布,但一直未有采集到的标本作为证据。直到2006年,中国植物分类学家才终于在云南思茅地区(现普洱市)发现了白旗兜兰在国内的唯一分布点

为了防止盗挖盗采和生境破坏,兰花的分布点一般是不会公开的——来自日历娘的警告。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次发现的分布点是在一个村口的小河沟边,河沟边大约长200米的河岸树丛下仅存40多株成年白旗兜兰植株。由于土质松软,一场大雨或涨水就可能使这一种群彻底消失。并且,受村民生活排水的影响,小河沟周围已受到严重污染,生境已经恶化

版纳园保育的白旗兜兰。图片:版纳花轮君

考虑到离人类居住处过于临近,开花时非常容易被采挖,国内这仅有的一处白旗兜兰分布点面临着从野外完全消失的高危风险。因此,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研人员立即对其开展了抢救性保育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经成功从野外采收的种子扩繁出上百株幼苗,实现了从种子到种子人工种苗繁育

想方设法骗虫

在兰科传粉生物学研究中,兜兰属和其近缘的杓兰属植物是欺骗性传粉的经典案例。它们徒有其表的大大的兜唇不提供给传粉者任何回报,既没有液体的花蜜,也没有可食用的花粉。它们唯一的企图就是要想方设法欺骗昆虫,或主动进入或被动掉落进这个设计好的“坑”里。

看到了吗,这是个陷阱,专门骗虫的。图片:Gordon Kenyon / orchidconservationcoalition

兜兰造型独特的唇瓣其实是一个精妙陷阱,一旦昆虫落入其中,便无法原路返回,只能通过唇瓣基底狭窄的通道爬上来。深谋远虑的兜兰在这条路线上先后设置了柱头和雄蕊。保证逃逸中的昆虫会万无一失的先触碰到柱头,后接触到雄蕊。这样就能保证同一朵花的花粉不会落在自己的柱头上,从而避免自花授粉

兜兰雌雄蕊位置示意图。图片:microscopy-uk.org.uk 汉化:日历娘

兜兰属的花朵的形态特征与其相应的传粉者具有比较一致的适应性。宽瓣亚属(Subgen. Brachypetalum)的杏黄兜兰、硬叶兜兰和麻栗坡兜兰的主要传粉者以体型较大的蜂类为主,因为球形的唇瓣、顶端向内反卷的唇瓣边缘有助于防止大型昆虫逃脱。

左起依次是杏黄兜兰(Paphiopedilum armeniacum)、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和麻栗坡兜兰(Paphiopedilum malipoense)。图片:版纳花轮君

兜兰亚属(Subgen. Paphiopedilum)的如紫纹兜兰、紫毛兜兰、长瓣兜兰均以体型较小的食蚜蝇类为主,因为直立而深,光滑没有卷边的唇瓣有助于防止小型昆虫逃脱。虽然目前关于白旗兜兰的传粉昆虫还没有研究报道,但可以推测同为兜兰亚属的白旗兜兰应该也是以食蚜蝇这类小型昆虫作为主要的传粉者,套路应该也是大同小异。

左起依次苏氏兜兰(Paphiopedilum sukhakulii)、紫毛兜兰(Paphiopedilum villosum)和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 dianthum)。图片:版纳花轮君、Orchi / wikimedia commons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6年第68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版纳花轮君。

兰花天团,没几个正常的

大花杓兰

绶草

飞鸭兰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遇到一座温暖的若态房子,这个晦暗的早春也被点亮了!


凯西花房

点击上图带走


鲜花、香气、温暖为偏爱花艺的你。在凯西花房,水壶复古又有质感。一盆盆不同种类的花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就等着你来邂逅了。


西蒙的时光咖啡

一间咖啡馆享受一段惬意时光。吧台、桌椅、茶具、装饰、钢琴,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山姆书店

山姆书店的角落,在书架上取一本博物的书,落坐在红色的沙发椅上,看世界。


照着说明书,一步步搭建起自己小巧玲珑的咖啡馆,享受专注之后的松弛、愉悦和成就感。


本周日,就是三八妇女节啦!果壳商店独一无二的好物清单,有型又走心,折扣和直降,总有一款能打动你!


 活动最后不到24小时 

\ 速速戳图选好物 /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戳原文

造小房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