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霜天蛾 物种日历 2019-12-24



一开始打算接这个题目的时候,内心其实是拒绝的,因为一直没有搞清野菊和近缘种甘菊的区别,这可能导致整篇文章的所有配图都是错的。同时也因为一直以来都以为野菊是现代栽培菊花的起源,如果要写野菊,免不了要扯一个很大的课题。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现在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并非野生的菊花,是一种广布全国的野生菊属植物。花期一般在10月,算是全年最后一批盛开的野花了。《埤雅》里说,菊本作蘜,从鞠,就是穷的意思,代表花事至此而穷尽。《礼记·月令》里说“季秋之月,菊有黄华。”早在3000年前,古代人就已注意到秋季这种盛放的黄色小花,并拿来种植了。



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现代栽培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rlium的起源时间不祥,而且并非单一起源,而是多个野生种天然杂交,再经过人工选育而成的栽培杂种复合体,呈现高度网状的系统计划式样。通过DNA序列比对,可以确定大部分现代栽培菊花品种和药用菊花的主要起源种为菊属的毛华菊C.vestitum、亚菊属的亚菊Ajania pallasiana、产于日本的矶菊Ajania pacifica以及其他两种日本产的菊属植物,跟野菊的关系比较小。这样,我就不用写大课题了。



分布不广的毛华菊是现代菊花的主要起源 图片来源http://www.cfh.ac.cn/


不过野菊和甘菊C.lavandulifolium的区分依然很头痛,这两个近缘种都是全国广布的多型种,根据地理生态的不同,其形态特征有极大的多样性,并仍在不停进化适应新环境,不同地区的同一种类,其染色体数目也有不同。二者之间可相互杂交,产生形态在二者之间的个体,把水搅得更混,同时花期也接近。


一般来说,野菊的头状花序稍大,叶子羽状半裂或浅裂,或仅有锯齿,托叶较大;甘菊的头状花序稍小,叶子多为二回羽状深裂或全裂,托叶小。植物志里说得很明白,不过具体到个人的理解,会非常主观,尤其是这种形态多样性很大的近似种。何为半裂,何为深裂,裂到什么程度算二回,多大算大,多小算小,相信每人定义都不一样。


在古代,人们把这种开小黄花的菊分成两种,一种茎紫气香味甘,花小,叶可以吃,名叫真菊;一种茎青色,味道苦类似艾蒿,花大,名叫苦薏。真菊延龄,苦薏泄人,真菊可以吃,苦薏连用药都不能。犹如黄精益寿,钩吻杀人。万万不可吃错了。


这种靠味道的分类法自然不靠谱,真菊与苦薏未必就是植物学上的甘菊和野菊,何况中国人自古以来也没少吃苦的东西。在野外,很小范围内的几丛野(甘)菊之间,其叶型既有类似野菊的一回羽状裂或锯齿,又有类似甘菊的二回裂,既有叶类似野菊而托叶小者,又有叶类似甘菊而托叶大者,味道则一律是平淡无奇的青草味(是的我吃了好多片叶子)。实在分不清是野菊还是甘菊,抑或是二者在此地几百年前的私生子。


北京植物园同一块地的甘(野)菊的叶形变化,叶形与托叶大小并无规律。拍摄:霜天蛾

现在正是野菊和甘菊的盛花期,如果你在野外遇到类似开小黄花的菊属植物,想区分它是野还是甘。那么快打消这个念头吧,不要作无谓的挣扎妄图去区分了,也不用踩死它,仅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它,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身临此情此景,就让分类学滚蛋吧。



拍摄:霜天蛾



PS.今天是重阳节啦,你们那里都有什么习俗呢?来说说呗~




公众号ID:guokrpac
物种日历每天一个物种,带你重新发现你的城市。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关注

【本文来自果壳网物种日历,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