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涨姿势 , JavaScript 玩转多线程编程~

点击上方“IT平头哥联盟”,选择“置顶或者星标

与你一起成长~


作者:chunpengliu

浏览器端JavaScript是以单线程的方式执行的,也就是说JavaScript和UI渲染占用同一个主线程,那就意味着,如果JavaScript进行高负载的数据处理,UI渲染就很有可能被阻断,浏览器就会出现卡顿,降低了用户体验。

为此,JavaScript提供了异步操作,比如定时器(setTimeout、setInterval)事件、Ajax请求、I/O回调等。我们可以把高负载的任务使用异步处理,它们将会被放入浏览器的事件任务队列(event loop)中去,等到JavaScript运行时执行线程空闲时候,事件队列才会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被一一执行。

通过类似定时器,回调函数等异步编程方式在平常的工作中已经足够,但是如果做复杂运算,这种方式的不足就逐渐体现出来,比如settimeout拿到的值并不正确,或者页面有复杂运算的时候很容易触发假死状态,异步代码会影响主线程的代码执行,异步终究还是单线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多线程(Web Worker)就应运而生,它是HTML5标准的一部分,这一规范定义了一套 API,允许一段JavaScript程序运行在主线程之外的另外一个线程中。将一些任务分配给后者运行。在主线程运行的同时,Worker(子)线程在后台运行,两者互不干扰。等到 Worker 线程完成计算任务,再把结果返回给主线程。这样的好处是,一些计算密集型或高延迟的任务,被 Worker 线程负担了,主线程(通常负责 UI 交互)就会很流畅,不会被阻塞或拖慢。

什么是web worker

worker是window对象的一个方法,就是用它来创建多线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检测你的浏览器是否支持worker

  1. if (window.Worker) {…… your code ……}


一个worker是使用一个构造函数(Worker())创建的一个对象,这个构造函数需要传入一个的JavaScript文件,这个文件包含将在工作线程中运行的代码。类似于这样:

  1. let myWorker = new Worker('worker.js');


主线程和子线程的数据不是共享的,worker通过postMessage() 方法和onmessage事件进行数据通信。主线程和子线程是双向的,都可以发送和监听事件。向一个worker发送消息需要这样做(main.js):

  1. myWorker.postMessage('hello, world'); // 发送


  2. worker.onmessage = function (event) { // 接收


  3.    console.log('Received message ' + event.data);


  4.    doSomething();


  5. }


postMessage所传的数据都是拷贝传递(ArrayBuffer类型除外),所以子线程也是类似传递(worker.js)

  1. 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 (e) {


  2.    postMessage('You said: ' + e.data);


  3. }, false);


当子线程运行结束后,使用完毕,为了节省系统资源,可以手动关闭子线程。如果worker没有监听消息,那么当所有任务执行完毕(包括计数器)后,它就会自动关闭。

  1. // 在主线程中关闭


  2. worker.terminate();


  3. // 在子线程里线程


  4. close();


Worker也提供了错误处理机制,当出错时会触发error事件。

  1. // 监听 error 事件


  2. worker.addEventListener('error', function (e) {


  3.  console.log('ERROR', e);


  4. });


web worker本身很简单,但是它的限制特别多。

使用的问题

1、同源限制

分配给Worker 线程运行的脚本文件(worker.js),必须与主线程的脚本文件(main.js)同源。这里的同源限制包括协议、域名和端口,不支持本地地址(file://)。这会带来一个问题,我们经常使用CDN来存储js文件,主线程的worker.js的域名指的是html文件所在的域,通过new Worker(url)加载的url属于CDN的域,会带来跨域的问题,实际开发中我们不会吧所有的代码都放在一个文件中让子线程加载,肯定会选择模块化开发。通过工具或库把代码合并到一个文件中,然后把子线程的代码生成一个文件url。

解决方法: (1)将动态生成的脚本转换成Blob对象。 (2)然后给这个Blob对象创建一个URL。 (3)最后将这个创建好的URL作为地址传给Worker的构造函数。

  1. let script = 'console.log("hello world!");'


  2. let workerBlob = new Blob([script], { type: "text/javascript" });


  3. let url = URL.createObjectURL(workerBlob);


  4. let worker = new Worker(url);


2、访问限制

Worker子线程所在的全局对象,与主线程不在同一个上下文环境,无法读取主线程所在网页的 DOM 对象,也无法使用document、window、parent这些对象,global对象的指向有变更,window需要改写成self,不能执行alert()方法和confirm()等方法,只能读取部分navigator对象内的数据。另外chrome的console.log()倒是可以使用,也支持debugger断点,增加调试的便利性。

3、使用异步

Worker子线程中可以使用XMLHttpRequest 对象发出 AJAX 请求,可以使用setTimeout() setInterval()方法,也可使用websocket进行持续链接。也可以通过importScripts(url)加载另外的脚本文件,但是仍然不能跨域。

应用场景:

1、使用专用线程进行数学运算

Web Worke设计的初衷就是用来做计算耗时任务,大数据的处理,而这种计算放在worker中并不会中断前台用户的操作,避免代码卡顿带来不必要的用户体验。例如处理ajax返回的大批量数据,读取用户上传文件,计算MD5,canvas的位图的过滤,分析视频和声频文件等。worker中除了缺失了DOM和BOM操作能力以外,还是拥有非常强大的js逻辑运算处理的能力的,相当于nodejs一个级别的的运行环境。

2、高频的用户交互

高频的用户交互适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习惯、历史记录以及缓存等信息来协助用户完成输入的纠错、校正功能等类似场景,用户频繁输入的响应处理同样可以考虑放在web worker中执行。例如,我们可以 做一个像Word一样的应用:当用户打字时,后台立即在词典中进行查找,帮助用户自动纠错等等。

3、数据的预取

对于一些有大量数据的前后台交互产品,可以新开一个线程专门用来进行数据的预取和缓冲数据,worker可以用在本地web数据库的行写入和更改,长时间持续的运行,不会被主线程上的活动(比如用户点击按钮、提交表单)打断,也有利于随时响应主线程的通信。也可以配合XMLHttpRequest和websocket进行不断开的通信,实现守卫进程。

兼容性:

总体来说,兼容性还是不错的, 移动端可以放心使用,桌面端要求不高的话,也可以使用。

superWorker

为了更方便快捷的使用web worker,我们封装了一个工具,可以通过模块化的方式编写运行在web worker中的脚本,避免同源策略,减少服务端发送一个额外的url请求,无需了解web worker,就像使用setTimeout一样,快速使用superWorker,提升你的编码效率和运行效率,它有以下优点: 1、原生JS实现,无任何依赖库。 2、简单快速,摈弃繁琐的创建文件、绑定事件,实现无侵入、无感知运行新线程的代码。 3、返回Promise类型的数据,支持链式调用,清晰明了。 4、支持多种方式新建worker,包括匿名函数、函数列表、文本文件、html片段、url、类,方便快捷。 5、gzipped压缩后仅仅 1.2kb。

使用教程:

  1. import superWorker from 'superWorker'


  2. let worker = superWorker(function (a, b) {


  3.    // 子线程中要运行的代码


  4.    return a + b;


  5. });


  6. worker.start(1, 2).then((r)=>console.log(r)); // 3


用法: superWorker(code,[type])

参数: code:运行的代码, type(非必须):代码类型,目前支持0、1、2、3、4。

实现原理:

先进行源代码转文件:

  1. let workerBlob = new Blob(code, { type: "text/javascript" });


  2. let url = URL.createObjectURL(workerBlob);


对类型拆分,code参数支持传入匿名函数、函数列表、文本文件、url、HTML内嵌标签、类等功能,首先对传入的代码进行分类匹配,字符串化,然后进行拼接运行

  1. code = `(${Function.prototype.toString.call(code)})(${exportsObjName})`;


对于传入的方法,分别在主线程中的exports对象进行标记,和worker子线程中的exportsObjName对象中进行赋值。对于ES6 模块化的代码,进行过滤转译。

  1. // 处理 \nexport default function xxx(){}  => exports.default = true; exportsObjName.default = function xx(){}


  2. code = code.replace(/^(\s*)export\s+default\s+/m, (s, before) => {


  3.    exports.default = true;


  4.    return `${before}${exportsObjName}.default=`;


  5. });


形成主线程exports和子线程exportsObjName中的方法进行一一对应。

worker主线程与主线程进行通讯则是仍然需要通过postMessage方法和onmessage回调事件来进行,这个我们统一进行了双向绑定,分别对主线程和子线程执行setup。

  1. function setup(ctx, pmMethods, callbacks) {


  2.    ctx.addEventListener('message', ({ data }) => {


  3.    // ……


  4.    })


  5. }


在主线程中对worker封装了一些快捷的方法,比如关闭线程:

  1. worker.terminate = () => {


  2.    URL.revokeObjectURL(url);


  3.    term.call(this);


  4. };


并把子线程拥有的方法、属性,暴露出来,方便主线程通过传递参数调用。

  1. worker.expose = methodName => {


  2.    worker[i] = function () {


  3.        return worker['call'](methodName, [].slice.call(arguments));


  4.    };


  5. };


大致如下图:

欢迎小伙伴们使用以及批评指正。有问题多多反馈,多多交流。

小结

对于web worker这项新技术,无论在PC还是在移动web,都很实用,腾讯新闻前端组进行了广泛的尝试,Web Worker 的实现为前端程序带来了后台计算的能力,实现了主 UI 线程与复杂计运算线程的分离,从而极大减轻了因计算量大而造成 UI 阻塞而出现的界面渲染卡、掉帧的情况,并且更大程度地利用了终端硬件的性能。superWorker能解决掉事件绑定,同源策略等繁琐的问题,它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兼容IE9,在兼容性要求不是那么严格的地方,尽可能的使用吧!

- end -


用心分享 一起成长 做有温度的攻城狮

每天记得对自己说:你是最棒的!


好文阅读

事件循环机制的那些事

如何撸一份高薪架构级的工程师简历

深入理解JS 执行上下文与执行栈

各种资源免费共享:简历模板、面试题等

浅谈easy-mock 最好的备胎没有之一

HTTP跳槽涨薪篇,通俗易懂~

该如何以正确的姿势插入SVG Sprites?

优秀的前端如何编写高质量的函数 -- 函数底层篇

页面可视化配置搭建工具技术要点


都看到这里了,给个“好看”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