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国家教材委员会首次成立,全国中小学9月统一换教材

2017-07-09 新解第三课堂

国家教材委员会首次成立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做好教材管理有关工作,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国家教材委员会主任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担任,副主任为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黄坤明,秘书长为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

据了解,国家教材委员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成立,由各领域资深专家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

国家教材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贯彻党和国家关于教材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研究审议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研究解决教材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组织、协调各地区各部门有关教材工作,审查国家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制定,审查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国家规划教材。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教材委员会主任刘延东在出席国家教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时强调,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进大中小学教材建设,服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

刘延东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材建设扎实推进,体系门类逐步健全,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各领域高质量人才发挥了基础支撑作用。

刘延东强调,教材建设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教材体现国家意志。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把握正确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材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逐步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学段衔接的教材体系。要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完善教材各环节管理,使教材建设规范有序。

刘延东希望国家教材委履行好管总、把关、协调职能,统筹指导教材建设;希望各位委员坚持立德树人,严谨求实、精编细选,使教材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

全国中小学将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

今年9月初新学期开始后,全国小学生和初中生将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指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目前的消息是从起始年级开始,各种版本教材将陆续退出舞台。

01

名著导读成教材亮点

教师如何落实?

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 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

——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

教学中如何落实名著导读?首先,这两项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好!

一是语文教师要像研读阅读课文那样来研读推荐名著。

要注意收集与名著有关的研究、赏析资料,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认识和评价。

最好能够用心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系统整理有关研究资料,建立每一本名著的阅读档案。

二是要在学期教学计划中安排适当的课时,从时间上保证、落实名著导读。

每一本名著的教学计划,要做好读书活动的整体规划,兼顾课内和课外。

课内的读书活动

一般安排3~5个课时,通过“读前导读课”激发阅读兴趣,指导读书方法,引导学生组成读书小组,选定探究专题,做好读书计划。

课外的读书活动

可以根据名著的篇幅和难度,安排在1~2个月完成(也可每周安排一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在课堂内阅读名著)。

重在由学生个人按计划专注阅读,运用批注、笔记等形式记录阅读体验、阅读发现,定时和小组成员交流、探讨,以自己擅长的形式保留读书成果,形成个人读书档案。

第二,要实现培养读书兴趣的目标,在名著导读教学中,就必须以兴趣为先导。

要针对学生的已有基础来设计读书活动,找到让学生愉快地走进名著的切入点,才有可能使学生对读书活动真正有兴趣。

案例分析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次名著导读推荐的是鲁迅的《朝花夕拾》。对于小学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学生来说,可以这样来设计:

活动一

开卷游戏·跳读

通过“抢答”“寻宝”的游戏活动,把鲁迅童年生活的一些有趣细节出成抢答题,让学生无压力地进入书本,在翻阅、浏览、跳读全书过程中亲近经典,初步体验经典之趣。

活动二

悬疑解码·选读

教师有针对性地为每一篇选文设计一个“悬疑点”,学生自主选择两三篇,为解疑而默读、跳读、批注,寻找“破案”的蛛丝马迹,抓住“牛鼻子”完成单篇阅读。

活动三

专题探究·研读

设计“我与鲁迅比童年”和“摘抄片段,欣赏写法”两个开放性的、低难度的专题,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阅读全书。

三个小活动,由浅入深,趣味盎然,成功地实现了“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这一意图。

对于在小学阶段已经养成了读书习惯的、基础较好的学生,针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阶段: 自主阅读

一读: 自由通读。学生不带任何任务自由阅读全书。

二读: 提要钩玄。学生给每篇文章写内容综述,并记录疑惑。

三读: 攻坚克难。精选自己觉得最难懂的一篇,想办法读懂,并写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须包含三个内容: 阅读困惑,最终读懂了什么,用了哪些方法。

第二阶段: 交流分享

一、交流初读印象。

二、分享攻坚心得。

针对学生认为书中最难读懂的《二十四孝图》《无常》《范爱农》,请同学从初读的困惑、解决的方法、阅读的结论三个方面展示阅读成果,分享读书心得。

三、提升阅读层次。

在读懂单篇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借助“小引”了解创作背景,品读文段把握文体特征,从整体上把握此书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深刻内涵。

第三阶段:展示成果

一、举办读书报告会。学生报告自己专题探究的发现。

二、创作、排演话剧。学生结合鲁迅1924—1926年的人生经历创作、排演话剧。

相比前一个设计,这个设计把起点设定在学生的自主阅读,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提升读书质量,更能让基础较好的学生群体发挥特长,展示才华,进一步激发其读书兴趣。

第三,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享。

阅读分享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口头报告、小组朗诵、论文宣讲、现场表演、微电影、多媒介演绎等,学生可以发挥个人的特长和创意,自由选择。

阅读分享的主体自然应该是学生,但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是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分享的机会;

二是要能够在分享中发现有价值的讨论话题,引导分享由浅入深,使分享能够渐入佳境;

三是要善于适时和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以自己示范性的分享来带动、激发、提升学生。

最后,也要注意名著导读教学不应“用力过猛”。

为防止名著导读教学中出现“用力过猛”的现象,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名著导读的关键是读,要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读书,让学生海量地阅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终身读书的习惯。

02

新修订语文教材“换血”近40%

教师备课需费心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新课文占比40%。

——温儒敏

传统文化篇目方面,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古诗文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同时,革命传统教育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03

“部编本”是如何编写的?

在参与人员上,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是全国申报遴选、教育部聘任的,编写组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

一是学科专家,包括一些大学教授、作家和诗人;

二是优秀的教研员和教师;

三是人教社的编辑。

前后参加编写组的有60多人,另外还有外围的各学科的咨询专家、学者,人数就更多了。

在编写程序上,“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从2012年3月8日正式启动,到现在4年多了。

教材编写经过复杂的程序,包括确定大纲和体例框架、拟定样张、选文、进入具体编写等。起始年级初稿出来后,先后经过14轮评审,还请100名基层的特级教师提意见,最后才提交给教育部。


▲文章来源校长派、中国教育报,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