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有一种痛,叫“偏科痛”!

2017-04-10 怀院电气院


上学的时候

有一种痛

叫“偏科痛”

偏科严重的痛你是否懂?





其实,偏科的同学你不是一个人

历史上很多“大家”

也有“偏科”情况



钱钟书


1929年夏,钱钟书以外语和国文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国文特优,英文满分,才华轰动整个清华。


但是,他的数学只考了15分,由于数学分数奇低,钱钟书本来应被退学。主管老师欲退不忍,欲取不敢,便报告了校长罗家伦。罗校长亲阅试卷后立即定夺:此为奇才,破格录取。




钱钟书自己后来回忆,“我数学考得不及格,但国文及英文还可以,为此事,当时校长罗家伦还特地召我至校长室谈话,蒙他特准而入学。我并向罗家伦弯腰鞠躬申谢。”最后,他的总分在清华大学正式录取的174名男生中,位列第57名。



罗家伦


决定破格录取钱钟书的罗家伦校长,其实也是一位“偏科严重患者”。


1917年,20岁的罗家伦参加了北大在上海组织的一场自主录取考试。当时,刚刚从美国回来的胡适也参与了阅卷工作,他负责国文阅卷。


但是,罗家伦考出的成绩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当他的作文成绩是满分,批改试卷的胡适非常赏识他,向学校招生委员会推荐。



不过,委员们在看完罗家伦的全部成绩单后却很头疼,因为罗家伦的数学成绩竟然是零分!其他各科成绩也都平平。


最后,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以偏怪之才的定位破格录取了罗家伦。由此,罗家伦得以进入北大,主修外国文学。


事实证明,蔡元培和胡适的决定是正确的。罗家伦不仅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1928年,还以北伐少将的身份,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改组后的国立清华大学首位校长;30年代,罗家伦还做过南京中央大学的校长。



臧克家


       1930年,臧克家以数学0分,作文最高分考取了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前身)。


当时闻一多为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新生入学考试的语文试卷他出了两道作文题,一题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另一题是《杂感》,考生可任选其一。



臧克家两道题目都做了,其中《杂感》只写了三句话:“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正是这三句话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获得了最高分——98分。


闻一多先生极爱才,在其坚持下,破格录取了臧克家,成就了一代杰出诗人。



张充和


1933年,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京结婚,四妹张充和去参加婚礼,随后就一直住在北京。家里人劝她考大学,她也想不妨一试,于是就到北大旁听。



当时北大入学考试要考国文、史地、数学和英文,张充和见到数学就头大,她在16岁前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几何、代数。她干脆放弃,把复习的精力全用在其他三科上。


第二年临考的那天,家人为她备好圆规、三角尺等作图工具。她说“没用”,因为她连题目都看不懂。数学当然得了零分。但她的国文考了满分,尤其是作文《我的中学生活》写得文采飞扬,受到阅卷老师的激赏。


试务委员会资深评委胡适希望录取这名优异生。然录取规则明文规定,凡有一科为零分者不予录取。试务委员会向阅数学卷老师施压,希望“网开一面”给几分。那阅卷先生软硬不吃,复判后,仍给零分。


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胡适亲自过问,北大才“破格录取”了张充和。张充和后来成为书法、绘画、昆曲、诗词“四绝大师”。




不过,虽然这些“大家”的故事不断流传,成为佳话,但是,更是由于他们在别的方面,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而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学校踏踏实实学习,学好每一门科目,才能让自己更加优秀哦!

  


编辑:徐知颖

来源:共青团中央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相关信息,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
怀院电气院

别光看,

赶紧长按关注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