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没有“偏科生”。

匿名投稿 Stoooges三士渡 2023-11-22


最近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


一位父亲撕了初一女儿写的30万字的小说。原因是女儿语文成绩很好,但数学成绩太差。父亲发现女孩在学校里偷偷写小说,二话不说冲进她房间把她写的56本小说都撕了,再用胶带把她的课外书全部封起来。


视频中的女孩站在台上,面向着全校师生,她试图平静地讲述这段遭遇。



她向父亲解释自己学数学很吃力:“我们班上有很多同学数学很厉害,然后我看着他们考得那么好。我就觉得我可能一辈子努力都追不上他们了。”


父亲说:“别人能行你也行…爸爸相信你。”


这句话意思是:我相信你能暂时放下小说,专心把数学成绩给搞上去。


直到最后这个女生也没有听到父亲的道歉,只是换来一句“爸爸相信你”。


听到这话,一直在忍住情绪的女儿崩溃了,泪流不止。


我猜,她并不是被父亲感动哭的。




果不其然,这个视频底下评论区一片指责。很多人认为父亲毁了女儿的梦想。



也有网友看到自己的童年,实在没能力做到面面俱到,无法满足父母的高标准高要求,那些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



还有人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儿时父母认为学习重于一切,兴趣爱好就是洪水猛兽,会毁了一个人的前途。


于是他们各种阻拦。


结果等孩子长大了发现光靠学习也不一定能改变个人命运。被现实打脸的父母就跟孩子说:现在你工作有时间了,可以重新拾起你的创作梦想了。



有人表示能理解父亲的做法,认为女孩把小说带到学校里会让学习分心,写出30万字说明她写小说占用了很多学习时间。



上述网友做出的反应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们多数人都有为了学习不得不放弃爱好的童年经历。



正当大家对“究竟是父亲的问题,还是女儿的问题”争论的不可开交,有些读者指出现实的问题:我们的大环境对于“偏科生”的接受度是很低的。



其实我们也能从父亲对撕书行为的解释中,读出他对女儿未来中考升学的担忧。


他是这么阐述自己的做法的:“对于撕去你这些书我心里是有点愧疚的。但我的出发点是希望你在初中时期,尤其小升初的过渡阶段,更快走入初中生应该有的学习状态。”



“自律性也是你比较偏差的一方面。你的小说竟然写到学校里去了,证明你在上课、中午休息,抽空都会去做这种你喜欢做的事情。我就担心这种事情会继续恶化,所以也用这种错误的行为来杜绝你这种跟学习没有直接联系上的事。”


父亲最后说到:“你的偏科情况严重,数学落的分确实很大,如果以此下去的话,以后就没有好的高中,更没有好的大学。”



父亲的这番话映射出了体制内的教育法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升学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你的一切兴趣爱好必须为它让步。你必须门门科目优秀才能上一所好大学。


“偏科生”在这种游戏规则下自然就成了弱者。他们通常会被老师和家长当成异类,而不是“有才华的孩子”。


我当年中考的时候,国内考试环境比现在更严苛,所谓的“偏科生”也被打压的更惨。我身边很多非常有才华的同学,学数学的时候就像视频中那个小姑娘说的那样很吃力。


对这些同学来说,数学真就不是像那位父亲说的那样“努努力就能学好的”,也不应该被“我是中国人就必须数学好”这种霸道逻辑所裹挟。


事实上,“偏科生”是一个被严重污名化的概念。如果你跳出体制去看这群孩子,你会发现他们在欧美国家的教育系统里就是一群“潜力股”。老师和家长会觉得这些孩子自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鼓励都来不及,又怎么会狠心打压呢?


魔幻的现实正如你看到的这样:在中国读书的孩子就算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一定能考进210、985。而在美国读书的学生正由兴趣爱好引导着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


美国没有“偏科生”,因为他们不用“偏科”这两个词来捆绑自己的学生。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假如这个女生上完国内初中去美国上高中,那么她写小说的爱好会得以延续吗?


首先,不论她是去私立还是去公立学校读高中,她很可能学的是AP课程。如果她不擅长理工科,她可以多选文史哲和人文社科的课程。


在课上,她不需要碰她不喜欢的数字,只要她认真读书努力考试、写好文章、做小组项目、课堂积极发言,她就能拿到与自身努力程度成正比的好成绩。



其次,美国高考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严格。以前我高中学习SAT的时候,跟大多数的出国党一样,都有暗自鄙视过数学题目简单:“美国高考数学题也太弱智了吧,拿800分满分不是分分钟的事?”


虽然我最后数学拿了790被打脸了,但现在回过头来思考,我发现美国高考的意义并不在于要求人人拿满分,而是通过合理地出题来测试一个人的读写和计算能力。


因此基于这样人性化的逻辑,SAT的出题没有难到令人发指,题目的设置也都有规律可循:只要你熟练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你就能答出这道题。


美国高考的目的也不是把人筛选成三六九等,像计划经济一样把人分配到各个岗位。更何况SAT不是你申请大学的唯一标准,除了标化考试,你还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向大学全方面地介绍你自己。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高中平时成绩、课外活动、竞赛奖项、大学申请的个人文书、来自高中老师的推荐信...


这些申请材料可以向美国大学展现你活生生的人格。你拥有自己的思想和热情,而不是一台没有感情的学习机器。




第三,如果这个女孩热爱写小说,她在美国的高中就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很多高难度的写作比赛,比如英国牛津独立教育组织举办的John Locke Competition,或者纽约时报举办的夏季读写比赛...


如果她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她可以拿下很多奖项来证明自己的写作能力。



她也可以在高中的暑假去一个世外桃源参加写作训练营,比如说爱荷华青年作家工作坊(Iowa Young Writers' Studio),以一位青年作家的身份,尽情享受她热爱的创作。


如果她写作能力特别强,她也许能申请到比哈佛大学录取率还低的人文夏令营TASP(Telluride Association Summer Program ),能进入这个暑期项目的人都是牛人,如果他们未来申请大学,被哈耶普斯等美国名校录取的几率很高。


但我想,对于那些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来说,去一所顶尖美国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对这些人而言更重要的是,有人能认可他们所追求的热爱,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小姑娘可以在美国大学的申请文书里自豪地吐露自己的心声:“我爱读小说,更爱写小说!我未来想成为一个作家!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拿下普利策奖、诺贝尔文学奖!”


我相信,没有哪位美国招生官会耻笑她的理想,更不会有人冲出来当着她的面,撕掉她写的30多万字的小说。



我相信你们也听说了下面这个新闻。


最近南京有一位6岁小女孩在YouTube上的古典吉他弹唱吸引了一群意大利音乐家为她伴奏。虽然小女孩声音很稚嫩,但她的表演很真诚,打动了一大票网友。


她的YouTube账号从今年2月第一支视频到现在已经拥有了13.3万的粉丝订阅。图片中这首Fly Me to the Moon也获得了465万的播放量,25万个赞。



虽然这位小女孩收获一大票粉丝纯属偶然,也许业余创作者想用作品养活自己依旧很难,但在2020年的今天,用爱去支撑一个爱好,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容易。


当然了,这不仅仅要靠个人的努力,也需要我们周围环境的包容和支持。就像这位女孩的父母为她购置了专业器材、聘请了名师、帮她经营社交账号...很多父母也在用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源为自己孩子的梦想保驾护航。


但愿有一天,爱写小说和爱玩音乐的孩子,不必在现实面前为自己的爱好妥协,不必为自己的创作流下更多无奈的泪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