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 启航人物张佳敏:挑战学术话语权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到该说再见的时候,你将留下怎样的故事?你将带走怎样的情怀?你将找寻怎样的未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曾经的“启航奖”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立足中国问题研究
“我想让更多的学者了解中国国情,认可中国学者,认识到中国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张佳敏在第23届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新秀”颁奖典礼上的发言,就是她七年前来到经管学院的初心。
学术是张佳敏一直想做的事。经管学院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为她提供了珍贵的学习机会。在与国际知名学者交流的过程中,她学习到了先进的理论知识,更坚定了学术理想,却也深深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中国研究的前路漫漫。
张佳敏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创新创业企业,包括创业投融资、早期网络联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主要是有想法没数据。在中国做管理研究,数据的可得性是个大问题。有时候花了大力气弄到数据,费九牛二虎之力收回问卷,发现数据质量不行……那时候会比较挫败。”
“目前战略管理学术的话语权,还主要掌握在西方高校手中。中国数据的质量、中国问题的意义,经常受到质疑。”尽管困难重重,张佳敏一直努力做严谨的中国研究,并希望本土学者能够更广泛地得到世界的认可。毕业后,她远赴澳大利亚知名学府——墨尔本大学商学院任教。谈到未来,张佳敏说她将会坚持做中国本土化的管理研究,并希望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
张佳敏知道未来圆梦的路很长,但她坚信“漫漫之旅,唯有脚踏黄土,心怀天下,才能坦坦荡荡,一身荣光”。
张佳敏与导师高建教授
博士期间精读“百斤”论文
像所有其他研究者一样,张佳敏在从事学术工作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各种挫折和挑战。“学术求索的过程中总会遇见各种问题,避开不是办法,只有去面对它。数据质量不行,就只能重新收数据,或者寻找其他数据源,比如用公开数据。”
用公开数据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数据质量,但即使这样做,在投稿的时候还是会被质疑。“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尽量说服他们数据是有保障的。学界对中国数据、中国问题的偏见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只能有更多的人做出更好的研究才能慢慢改善。”
但张佳敏也提到:“国际上对于中国数据与中国研究的质疑,也不完全是偏见。因为我们的研究水平参差不齐,有时候会给人造成这样的印象。不过现在随着学者们的努力,国内学者的研究水平在提高,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在提升。”
博士毕业
对于如何面临科研中的困难和挑战这个问题,张佳敏说、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专注。当你全身心地专注于一件事,那些无谓的焦虑、彷徨就都会离你而去。她博士前几年时间基本都用来阅读文献,精读过的论文加起来有上百斤,能装满两个行李箱。
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说到自己做学术的心得,张佳敏觉得做学术“重要的不是怎么做,而是做什么”。“一开始,我们总容易沉迷于‘技’和‘术’的层面,总想用很厉害的武器——比如最新的回归模型和计算软件。后来我发现,一篇文章的深度,取决于它的理论性,而这需要基于广阔的学术视野。”
在麻省理工学院交换的一年,她经常去听和本专业完全不相关的研讨会和课程,接触到了国际前沿的管理研究方法,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中国管理情境中。理论研究体系的完善,使得她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学者的更多认可。“读博士除了专注、执着的精神,更需要树立高远的学术追求。”
在清华G20创业中心讲座
在找工作的时候,因为将求职意向扩展到海外,张佳敏经常需要在东西南北半球来回面试,身心都面临很大压力。尽管如此,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有时候不应该把就业范围局限在某一地区。不要限制自己,要把眼界放宽。”
“如今我们学校在国际上的排名越来越好,说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受到了更多肯定。去海外就业,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张佳敏,201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获清华大学毕业生启航奖金奖。毕业后远赴海外一流商学院任教,现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助理教授,坚持在管理学领域传播更多的中国经验,发出更强的中国声音。
你的故事又将是什么?
2020年毕业生“启航奖”评选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设金奖、银奖和铜奖,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在往年院系推荐报名的基础上,新增个人自荐报名通道。
结合毕业生日趋多元的就业选择的背景,进一步丰富报名资格范围。如果你也像清华前辈们一样“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那么,欢迎你也报名参选,告诉我们你在清华园里最真实的毕业故事,告诉我们你心之所向、梦之所系、身之所往的青春篇章,成为清华启航毕业生中光荣的一员,为自己的求学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
具体参评通知详见“阅读原文”,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分享你们的故事!
更多精彩:
光荣在于奉献,奋斗启航人生 | 关于“启航奖”致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
注:本文综合整理自《“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园子里求学数年的清华博士毕业后会去哪?》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