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示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有力促进了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664wgb383&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上天有天宫,入地有盾构,下海有蛟龙”,这句话说的是我国尖端领域的三大国之重器。在这些大国重器背后,都有“河南制造”的身影。
河南省工信委科技处副处长 王冰
天宫上装有河南制造的大量的零部件和分系统,蛟龙使用的动力电池和壳体也是来自河南制造,盾构则是我们河南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这些都是河南制造这些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厚积薄发的成果。
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河南针对创新主体不强、平台不多、人才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实施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双助力,密集出台科技体制改革措施,打造创新平台,给科技人员松绑减负,激发活力。2016年5月,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揭牌,河南融入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主旋律。随即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多达30条“先行先试”的政策,为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大的“催化剂”。
如今,郑洛新自创区内聚集了全省55%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的国家级创新平台,45%的上市企业、47.6%的科研人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9.4个百分点。已成为全省创新发展的领头雁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郑新立
我们作为一个人口大省,我们创新的潜力很大,只要我们朝着这方面努力,加以引导,建立一些鼓励创新的政策,那么河南人力资源的优势就可能发挥出来,创新的优势发挥出来,就能够以创新来引导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面对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现状,河南瞄准“高精尖缺”,拿出“真金白银”的政策,引进国内一流的高层次人才。以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的优化激活人才这一池春水。
2015年,许昌市通过“英才计划”,吸引长安大学冯忠绪教授领头的技术团队到许昌万里路桥集团和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团队研发出“振动搅拌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并通过新成立的公司,产品走向市场。
河南万里路桥集团负责人 张培
这个公司我们是2015年8月份注册,注册当年就实现了盈利,2016年、2017年两年它的连续增长都在300%以上。
如今,河南与国内外知名创新主体合作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已有40多家。在郑洛新自创区、郑州航空港区、河南自贸试验区等平台的带动和吸引下,河南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14家,院士工作站达到292家。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评审专家组组长
李政新
现在我们河南省的越来越多的产业,越来越多的致力创新企业,聚集的大量的国内外在这个行业领域中的最优质的资源,而且创新的机制,正在不断地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创新平台也在不断地构建,会对我们河南省整个工业经济,它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一项项改革措施的落地, 河南创新能量不断释放,创新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河南的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排名提升5位,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市场优势的产业。
其中,新能源客车占30%以上,
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占40%以上,
高温功能材料占50%以上,
超硬材料占全国市场的60%以上。
五年来,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两倍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了15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赵冰 编辑:李宁
内容总监:徐辉 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