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娱乐至死,杀人诛心——恶搞《黄河大合唱》的实质

2018-02-01 战友



欢迎加入25万人的大家庭,25万战友陪伴,从此不再“单兵作战”!战友,志同道合者的精神家园!感谢关注战友微信公众号,新人请点击最上方蓝字“战友”即可免费关注,老朋友请将战友公众号置顶,一眼看见战友。转发是最大的支持,举手之劳也能改变中国,转发给好友、朋友圈、微信群就能让更多同胞觉醒。复兴路上,战友同行!投稿邮箱zhanyou1900@126.com


摘 要

毁掉一个民族必抹杀文化,毁掉英雄,抹黑历史。因为历史中有着民族的兴衰与荣辱。但住在高楼大厦里,脚底是祖先给我们建好的地基。挖了地基,再高的楼,再繁华的内饰外景,毁于一旦。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故事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末,华夏大地上依旧战火纷飞。

自38年9月武汉沦陷后,26岁的光未然跟着国民政府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从陕西东渡黄河到晋西、吕梁慰问演出。次年一月由于骑马跌落摔断了左臂,被送到延安和平医院治伤。冼星海去医院探视光未然期间,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创作一部大合唱。五天后,光未然完成了八个段落、四百多行的歌词《黄河吟》。3月11日的诗歌朗诵会上,光未然首次朗诵《黄河吟》。冼星海对诗作的创作背景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后,3月31日完成了为《黄河吟》的谱曲。作品定名为《黄河大合唱》。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7月8日,周恩来在迎冼星海从延安归来的晚会上,听了《黄河大合唱》之后十分振奋,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由于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歌颂中华民族的坚贞不屈、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将时代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成为了抗日歌曲的“主旋律”。

后来经历过修订、勘误,也由于历史中不可抗拒因素,有一段时间《黄河大合唱》处于只奏曲不演唱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钢琴协奏曲《黄河》应运而生。

2015年,冼星海诞生110周年,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来自上海、台湾、香港等中国各地的合唱团和指挥家演出了最终修订稿。这也是冼星海1941年完成此版本后,首度足本上演。

故事讲完了。

故事上积满了灰,也成为历史了。

可再当某些后人再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词还是词,曲还是曲,可随着故事一起封存的那段记忆,那全民族觉醒、同日寇抗战到底的不屈精神有的人却看不到了。不,不是看不到,是不想去看见。

2014年4月东方卫视《笑傲江湖》的一期节目中,四位在影视界大名鼎鼎的评委全票通过了一个恶搞《黄河大合唱》表扬。评委们被逗得哈哈大笑,涕泗交加。这被认为是最早传播恶搞《黄河大合唱》内容的节目。各大门户网站至今仍未下架这一期节目,在YouTube上也能搜寻其踪迹。

视频内容极其疯狂,何以见得?在其中疯狂的环节我多次尝试过截图,因为动作幅度太浮夸,表情太狰狞,幅度过大,未果。反而逼得我多次反复看,最后反胃,内心难受,不了了之。(惹不起,溜!)

S评委表示:“我特别喜欢你们这个节目,我真的觉得太需要拿一些严肃的东西来调侃,我们缺这个。”但后面有一句及其“经典”的评论被剪切了: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调侃的。

是的,这是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娱乐历史、娱乐文化、娱乐英雄。打开电视,有几样有营养?微博没被约谈前,霸占热搜的那几位流量明星哪一位给你带来了精神的满足。行,这些流量鲜肉都没关系,无伤大雅。文化嘛艺术嘛,既要有下里巴人,也要有阳春白雪。要有一定的创作自由,不可以过多干涉艺术文化。但是,一切活动都是要有原则有底线的,调侃经典作品,越过娱乐的边界,这亵渎了艺术,触及了民族的底线,根本无法传递会心的笑声。倘若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知那些在华夏大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还会不会佑护我们这些后人。

尼尔·波兹曼在其代表作《娱乐至死》中写道:“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而人类无声无息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心甘情愿,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受到《笑傲江湖》影响,全民疯狂的时代正式揭开了帷幕。

【近几年来,《黄河大合唱》的恶搞版成了非常火热的晚会节目,原本的合唱歌曲似乎成了小品表演,演出单位除了一些企业,还包括幼儿园、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仅过去一个多月内,记者就搜到了十多段相关恶搞视频。以上传网络时间统计,表演这个恶搞内容的有2017年12月29日山东曲阜某街道中学的元旦晚会;2018年1月22日,银川某酒店的新春联欢会;1月23日,北京某大学国重实验室的新年晚会等等。 ——央广网】

久走夜路必闯鬼。最近,一段名为“精神病医院合唱团演绎黄河大合唱”的2分多钟视频近日在网络流传。(他们来自哪个地方就不提了,丢人现眼!)视频中,四男八女对着音乐的口型,一边摇头晃脑故作癫狂,时而瞪大眼时而张大嘴,时而扭动屁股乱舞手臂。

糟蹋!糟蹋!!糟蹋!!!

曲作家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看到后气得一晚上没睡,她认为这种表现形式是对原作品的一种侮辱,“我是很反对的,我父亲是用血和泪来写的这部作品,代表我们这个中华民族之魂,不朽之作。严肃的音乐不可以这样来调侃,他们来恶搞,我觉得是忘本。”

词作者光未然的儿子张安东说,他难以接受这种以娱乐大众为目的恶搞行为,并怒斥这种做法“不可原谅”,“我特别愤慨的就是那些主办这些节目的人,他们自己的年纪不小,他们对抗战文化会有印象,但是他们没有感觉,麻木的,还在以一种廉价娱乐大众的情绪下组织,我觉得难以接受或者不可原谅。”

杀人诛心啊,毁掉一个民族必抹杀文化,毁掉英雄,抹黑历史。因为历史中有着民族的兴衰与荣辱。但住在高楼大厦里,脚底是祖先给我们建好的地基。挖了地基,再高的楼,再繁华的内饰外景,毁于一旦。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享受着国家高发展带来的福利的同时,麻烦诸君洗洗脸清醒一点。廉价低俗的笑声中,挥霍了生命,亵渎了历史,这与不懂得分辨正假而被钓上岸被腌制的咸鱼又有何分别呢?和平年代,需要保持对历史的尊重,对民族英雄的尊重,不强求完全了解那被鲜血染红的历史,但抱有后生的尊敬和一丝丝敬意是起码的要求。

愿诸君尊重经典,正视历史,尊敬英雄。

【本文由知乎用户“CHEN XY”授权察网发布】

相关阅读:

反击恶搞《黄河大合唱》是不自信吗?

作者:郭松民

恶搞《黄河大合唱》的事情还在发酵。

和以前公知大V——如邓相超、毕福剑、袁腾飞、茅于轼等——恶搞革命领袖、革命烈士时保持沉默不同,这一次主流媒体发声了。一家名字令人如雷贯耳的报纸客户端痛批“这是对历史的亵渎”。

在此之前,英勇地、艰难地、常常是力不从心地对历史虚无主义阵营发起的这种猖狂进攻承担阻击任务的,只有网络上的民间“义勇军”。

主流的这次反击,毫无疑问是一个进步,值得鼓励,也令人欣慰。

不过,细细想来,主流媒体这一次之所以“挺身而出”,还是和恶搞《黄河大合唱》触犯了“抗日”这个当下中国最大的政治正确有关。

如果恶搞的是解放战争时的歌曲、抗美援朝时的歌曲、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歌曲,主流媒体会不会这么快就血脉贲张地“跳出来”,恐怕存疑。

说到底,主流还是想彰显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把曾经的“阶级”身份当成“前科”隐藏起来,这种患得患失的弱势心理,一旦被明眼人觑破,就显得有点滑稽了。

尽管如此,我仍然想强调,主流媒体的进步还是值得鼓励,但不足的地方,就要批评;批评,是为了让它继续进步。

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进步,并且担心有继续进步的可能吧,新加坡的《联合早报》跳了出来,发表了一篇“客观”报道,“夸张演绎抗战歌曲《黄河大合唱》被滑稽恶搞官媒痛批”。

这里之所以把“客观”加上引号,是想强调,《联合早报》的“客观”,和海外所有的媒体一样,在报道、评论时都是预设立场的,他们的“客观”是在“客观”面具伪装下的不客观,阅读这样的报道,如果对这一点不加注意,一不留心就会被带到沟里。

那么,具体说来,《联合早报》的这篇报道“客观”还是“不客观”呢?

这一点,国内的读者,尤其是对网络舆论场的斗争略有了解的网民只要看记者邀请的评论员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并将其冠以“观察家”的头衔就明白了。

张鸣对《联合早报》说,

“在更自由开放的社会,拿国家先贤、总统、国旗等来开玩笑并不是什么大事,国家的价值观也不会因此而遭贬低,但在中国却被官媒小题大做。”

张鸣的这段话很简短,却歪曲了一个事实,偷换了一个概念。

张鸣所说的“更自由开放的社会”,包括不包括美国呢?恐怕他不敢否定。

在美国,拿总统开玩笑,也许“不是什么大事”,但拿“先贤、国旗”开玩笑,却绝对是大事了。

张鸣是我多年的论战对手,我深知他的特点在于先把水搅浑,然后再借机夹带私货。

更远的例子不举了。

2016年里约奥运会时,美国黑人女子体操选手道格拉斯(Gabby Douglas),虽然带领美国队夺得女团金牌,但由于在颁奖礼奏国歌时,没有把手放在心口,结果成为美国网民和主流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

道格拉斯的母亲霍金斯控诉说,网络舆论一直在摧毁女儿的奥运之旅,有人攻击她的外表、指控她不爱国,甚至以恶意绰号“暴躁加比”(Crabby Gabby)嘲笑她。

道格拉斯的行为还远远说不上恶搞,仅仅可以算是“瑕疵”吧,就变成如此“大事”,如果她真的恶搞“国歌、国旗”,会遭受什么待遇,我们不难想见,张鸣也不难想见,只不过他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了。

老实说,《联合早报》将张鸣的“观察”隆重推出,其实相当无耻。

因为新加坡对这类行为的态度,无论是舆论还是法律,都堪称全世界最严厉。

2015年,新加坡16岁少年余澎杉(英文名Amos Yee)因为在网络上散发了恶搞前总理李光耀的图片,被判有罪,《联合早报》还发表了支持判决的评论。

被判有罪的新加坡少年余澎杉(英文名Amos Yee)

现在轮到中国了,《联合早报》又借中国无良文人之口说“不是大事”了,还有比这更不要脸的双重标准吗?

张鸣的下半句话,“国家的价值观也不会因此而遭贬低,但在中国却被官媒小题大做。”就更属于典型的偷换概念了。

“不会因此而遭贬低”就可以允许肆意恶搞、侮辱吗?

试问张鸣教授,您对您祖宗的评价会不会因为别人恶搞“而遭贬低”?如果不会的话是不是就可以允许其他人肆意恶搞?

试问《联合早报》,李光耀因为少年余澎杉散发的图片而遭贬低了吗?如果没有,新加坡法院为什么判他有罪?

《联合早报》在这篇报道中,又借另一位“观察家”之口,把问题扯到了自信上:

“政府维护国家尊严、保护英雄形象的举动,也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其文化不自信”,“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包容、宽容、多元化的基础上的。”

真的佩服他们搅混水的能力。

什么是自信呢?简言之,“是非审之于己”,要对是非对错,善恶美丑有明确的标准,并且敢于大声的说出来,这才是真正自信。

反过来,“足将进而趔趄,口将言而嗫嚅”,生怕别人说自己不自信,而对是非对错,善恶美丑都不敢明态度,才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不自信。

今天,主流敢于说“这是对历史的亵渎”,已经多少有一点自信了,但是还很不够,如果有一天,主流敢于对那些侮辱革命领袖的、篡改红歌的行为大声说“这是对历史的亵渎”,那才算真的有了自信。

我有点越俎代庖了,其实这篇文字应该由“主流”来写的,但我赌他们不会,这意味着他们的自信还是很有限的,且拭目以待。

 

战友 ID:zhanyou1893

我们是战友团队,我们为当今青年吹响进军号。我们的定位是:我们和00后一起学习,我们和90后一起成长,我们和80后一起创业,我们70后一起感悟,我们60后一起思考,我们和50后一起收获…

我们是为正义、为理想、为真理的呐喊者,奋斗者!我们追求真正的新文化是真善美的统一,是永不停息的民族精神!我们引领的新主流是时代前进的方向!

我们相信: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可抗拒;总有一种崇高让我们不尽感怀;总有一种目标让我们奋斗不止;总有一种使命让我们继往开来!我们一起自信、勇敢、昂首阔步走在大路上!感谢您的关注、支持、转发与推荐,让我们以战友呼唤战友!战友聚战友!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战友》最新资讯

合作、交流请添加编辑微信792041005

投稿邮箱:zhanyou1900@126.com

(只接受原创且独家投稿,一稿多投不受理)



.            

坚守信仰,方有良心之作请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有意外收获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