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揭秘:红旗渠工程历时十年投资近亿却零贪污的真相

2018-04-13 新华社 战友



欢迎加入27万人的大家庭,27万战友陪伴,从此不再“单兵作战”!战友,志同道合者的精神家园!感谢关注战友微信公众号,新人请点击最上方蓝字“战友”即可免费关注,老朋友请将战友公众号置顶,一眼看见战友。转发是最大的支持,举手之劳也能改变中国,转发给好友、朋友圈、微信群就能让更多同胞觉醒。复兴路上,战友同行!投稿邮箱zhanyou1900@126.com

88岁的红旗渠建设劳模李天德回忆,在红旗渠工地上,看不出谁是干部谁是民工。总指挥长、副县长马有金是抡大锤的好手,抡开12磅大锤,一口气能打一百多下。由于长期风吹日晒,他脸膛黝黑,人称“黑老马”,“县长”倒很少被提起。

干部和民工的区别,在领给养补助时最明显。当时除自带口粮外,工地上根据物资供应情况,给予一定补助。1960年2月至8月,民工补2市斤,干部补1.5市斤;1961年至1966年,民工补1.8市斤,干部补1.2市斤……干部的标准始终低于群众。

一碗小米干饭的故事至今仍为健在的修渠者津津乐道。有一天,炊事员看杨贵干活太累,偷偷给他蒸了一碗小米干饭。杨贵很生气:“群众吃啥我吃啥,这米饭谁蒸的谁吃!”最后,这碗干饭倒进大锅里煮成粥,30个人分着喝了。

“我最佩服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那时干部跟我们一起吃糠咽野菜。”在张买江的讲述中,干部和民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级指挥部都是住山洞或搭席棚,没用修渠的钱盖过一间房。最困难的时候,总指挥部的办公经费连点煤油灯的开支都不够。

“党员干部能够领导人民办大事,前提是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必须与人民同甘共苦,否则将举步维艰。”申伏生指出,参与修渠的大小干部上千名,他们用行动彰显了党的纯洁信念和优良作风。

干群齐心筑梦

“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汗水流成河”

林州流传一句话,“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这是红旗渠建设时代留下的,没有亲历过的人,很难领会其中的深情厚谊。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豁得出来,党员干部凭借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成为修渠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申伏生研究发现,基层党组织在密切干群关系、调动群众参与意识方面作用显著。

红旗渠景区资深讲解员李蕾的曾祖母在105岁高龄去世,她曾说,红旗渠工程在别的时代是不敢想象的。修渠前,公社和村民小组的干部做思想动员,让老百姓明白是为谁修。

“修这条渠等于在自家院里打井呢,你不出力谁出力?现在不出力将来根本没脸吃渠里的水。”李蕾转述曾祖母的话。据统计,开工第一天,就有三万七千人报名。6000多万元的红旗渠建设总投资,国家拨款仅占15%,85%都是群众自筹。

“干部冲锋在前、与群众同甘共苦,形成了一种无声无形却强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群众的修渠热情空前高涨。”林州市纪委撰文称,干部作风关乎民心向背,这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红旗渠开挖没多久,张买江的父亲就牺牲在了渠上。母亲把13岁的他往外推,“你上渠,渠里不来水,你别回家!”按照规定,18岁至60岁之间的青壮年负责修渠,不到或超出的往往瞒报年龄。当时林州有50万人口,其中30万人参与了红旗渠建设。

“修建红旗渠是我们党抓住了群众的根本需求,从群众身上汲取不可思议能量的一次伟大实践,也是党领导人民筑梦圆梦的伟大创造。”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认为,红旗渠是践行群众路线、汇聚群众力量的典型范例,党员干部以此为镜,可以直观对照出自身的不足。

88岁的红旗渠建设劳模李天德回忆,在红旗渠工地上,看不出谁是干部谁是民工。总指挥长、副县长马有金是抡大锤的好手,抡开12磅大锤,一口气能打一百多下。由于长期风吹日晒,他脸膛黝黑,人称“黑老马”,“县长”倒很少被提起。

干部和民工的区别,在领给养补助时最明显。当时除自带口粮外,工地上根据物资供应情况,给予一定补助。1960年2月至8月,民工补2市斤,干部补1.5市斤;1961年至1966年,民工补1.8市斤,干部补1.2市斤……干部的标准始终低于群众。

一碗小米干饭的故事至今仍为健在的修渠者津津乐道。有一天,炊事员看杨贵干活太累,偷偷给他蒸了一碗小米干饭。杨贵很生气:“群众吃啥我吃啥,这米饭谁蒸的谁吃!”最后,这碗干饭倒进大锅里煮成粥,30个人分着喝了。

“我最佩服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那时干部跟我们一起吃糠咽野菜。”在张买江的讲述中,干部和民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级指挥部都是住山洞或搭席棚,没用修渠的钱盖过一间房。最困难的时候,总指挥部的办公经费连点煤油灯的开支都不够。

“党员干部能够领导人民办大事,前提是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必须与人民同甘共苦,否则将举步维艰。”申伏生指出,参与修渠的大小干部上千名,他们用行动彰显了党的纯洁信念和优良作风。

干群齐心筑梦

“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汗水流成河”

林州流传一句话,“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这是红旗渠建设时代留下的,没有亲历过的人,很难领会其中的深情厚谊。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豁得出来,党员干部凭借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成为修渠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申伏生研究发现,基层党组织在密切干群关系、调动群众参与意识方面作用显著。

红旗渠景区资深讲解员李蕾的曾祖母在105岁高龄去世,她曾说,红旗渠工程在别的时代是不敢想象的。修渠前,公社和村民小组的干部做思想动员,让老百姓明白是为谁修。

“修这条渠等于在自家院里打井呢,你不出力谁出力?现在不出力将来根本没脸吃渠里的水。”李蕾转述曾祖母的话。据统计,开工第一天,就有三万七千人报名。6000多万元的红旗渠建设总投资,国家拨款仅占15%,85%都是群众自筹。

“干部冲锋在前、与群众同甘共苦,形成了一种无声无形却强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群众的修渠热情空前高涨。”林州市纪委撰文称,干部作风关乎民心向背,这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红旗渠开挖没多久,张买江的父亲就牺牲在了渠上。母亲把13岁的他往外推,“你上渠,渠里不来水,你别回家!”按照规定,18岁至60岁之间的青壮年负责修渠,不到或超出的往往瞒报年龄。当时林州有50万人口,其中30万人参与了红旗渠建设。

“修建红旗渠是我们党抓住了群众的根本需求,从群众身上汲取不可思议能量的一次伟大实践,也是党领导人民筑梦圆梦的伟大创造。”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认为,红旗渠是践行群众路线、汇聚群众力量的典型范例,党员干部以此为镜,可以直观对照出自身的不足。

新华社记者 罗辉 双瑞

 

战友 ID:zhanyou1893

我们是战友团队,我们为当今青年吹响进军号。我们的定位是:我们和00后一起学习,我们和90后一起成长,我们和80后一起创业,我们70后一起感悟,我们60后一起思考,我们和50后一起收获…

我们是为正义、为理想、为真理的呐喊者,奋斗者!我们追求真正的新文化是真善美的统一,是永不停息的民族精神!我们引领的新主流是时代前进的方向!

我们相信: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可抗拒;总有一种崇高让我们不尽感怀;总有一种目标让我们奋斗不止;总有一种使命让我们继往开来!我们一起自信、勇敢、昂首阔步走在大路上!感谢您的关注、支持、转发与推荐,让我们以战友呼唤战友!战友聚战友!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战友》最新资讯

合作、交流请添加编辑微信792041005

投稿邮箱:zhanyou1900@126.com

(只接受原创且独家投稿,一稿多投不受理)



.            

坚守信仰,方有良心之作请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有意外收获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