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根 ▋百家姓之--漆雕氏 家族起源族谱

玫景寓心 2021-07-26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中华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伏羲氏时期。


每个人一出生就传承了家族姓氏,它既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代号,也是血缘关系的符号。


百家姓溯源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吴国君主吴太伯之后裔,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漆雕氏复姓,传说是西周初期吴国开国君主吴太伯(姬泰伯)的后代,他们擅长制作漆器,并以此作为自己氏族部落的名称,称漆雕氏,实际上就是从吴国公族中分化出来的一支平民化的姓氏群体,并以其独有的职业技能为各诸侯国所聘,由此分布于各地。在春秋晚期,在鲁国就出现过许多漆雕氏族人,其中有些人还是孔子的弟子。例如在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中,就有一位著名的漆雕开,字子若,亦字子开,是蔡国人(一说鲁国人),比孔子小十一岁。由于漆雕开学识渊博,为人谦恭,孔子便劝他去当官,但漆雕开很谦虚地说:“我现在的才能还不足以治理天下呢。”孔子听了,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非常高兴,更喜欢这个弟子了。


在漆雕开的后裔子孙中,多以漆雕为复姓,并奉漆雕开为漆雕氏的得姓始祖。后漆雕氏族人有省文简改为单姓漆氏、雕氏、开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出自满族姓氏,八旗中的一支,后简化为漆氏或雕氏(满族复姓简化为单姓很常见,尤其是在清朝中后期)。


源流三

源于职业,出自古代漆器工匠,属于以职业技能称谓为氏。相传,漆雕氏最早出现时是一种职业技能称谓,就是以漆来制作、装饰精美实用器皿的工匠之古称。


在这些漆器制作工匠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职业或技能称谓为姓氏,称漆雕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漆氏、雕氏,也有故意以音讹简改为柒氏者,后还有以其谐音简笔为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雕氏复姓或是典型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五十位门阀。漆雕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漆雕最早出现时是职业称谓,是那些油漆装饰工的古称。他们的后代就以祖先的职业或技艺的名称中得姓,称为漆雕氏。漆雕是周代吴国的开国国君太伯的后代。古代春秋时的鲁国,是贵族聚集的地方。鲁国也出过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还是孔子的弟子,可见这一族人由吴国迁居鲁国多年了。这些人的后人中就以漆雕作为姓氏。后来,漆雕演变成了漆姓。漆雕姓今在宜宾县是大姓,主要分布于谱安、横江、双龙、复龙、一带,在宜宾市区及宜宾县城均有此姓。


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也有分布。



历史名人


漆雕开

字子若,又称子开,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蔡国人,孔子弟子。他为人谦和而有自尊,博览群书。他为论有理,深受好评。他比孔子小十一岁,孔子对他几乎像兄弟一般了。那时孔子学生和墨子常有争议,有一次墨子说,漆雕开是个残疾。孔子反驳说,但品德一点都不伤残。可见是非常维护漆雕开的。漆雕开有学问,能办事。据。《孔子家语·弟子解》说他“习《尚书》,不乐仕”。有一次孔子叫他去做官,说:“子之齿可以仕矣,时将过。”他回答说“吾斯之未能信”,表示不愿做官。孔子听后很高兴。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膝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平舆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漆雕子”。


漆雕哆

字子敛,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武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濮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先贤”。


漆雕徒父

字子文,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须句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高菀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封“先贤”。


近现代名人

漆雕良仁

(1962~):湖北省潜江市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漆雕良仁现任潜江市政协常委、工商联副会长、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理事、中国土畜产协会小龙虾分会副会长,曾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创业之星”、“全国优秀企业家”、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首届创业之星”等荣誉称号。


漆雕世彩

(1948年4月~):男,潜江市人,汉族。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班结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屈原学会、湖北楹联学会、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荆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荆州市文星学校高级教师、荆州市漆雕书画艺术学校校长。1985年创办漆雕书画艺术学校,培养学生3000多人,曾获全国书法教学特等园丁奖。1998年应日本国会津若松市市长邀请,率师生13人赴该市及东京、大阪举办书画作品展、现场书写、作品拍卖等活动。他著述甚丰,出版《漆雕世彩诗词选》、《三贤堂楹联选萃》、《骚体诗集———梅赋》等。


郡望堂号


郡望

蔡 州:亦称蔡郡。秦朝时期把原来的蔡、沈二国之地改置为三川郡。汉朝时期又改为汝南郡(今河南上蔡)。东晋朝时期将治所移至悬瓠城(今河南汝南)。隋、唐两朝改为蔡州,一度曾名为豫州;隋朝时期改汉朝的溱州置蔡州,其治所在隋朝时期名为上蔡县,唐朝时期名为汝阴县,均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汝南县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也曾置蔡州,治所在蔡阳,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部一带地区。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堂号

蔡州堂:以望立堂,亦称汝南堂、豫州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


三贤堂:春秋时期的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有漆雕氏之漆雕开,漆雕哆,漆雕徒父。唐、宋、明等诸朝对他们均有封赐。为纪念漆雕氏三贤人,漆雕氏故以“三贤”作为堂号。


宗祠通用联


五言通用联

使仕未能信;

追赠并受封。

——佚名撰漆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漆雕开,字子开,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孔子曾让他去做官,他却表示没有信心,说:“吾斯之未能信。”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漆雕哆,字子敛;漆雕徒父,字子文。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北宋真宗时,漆雕哆被追封为濮阳侯,漆雕徒父被迫封为高菀侯。


六言通用联

道阐濮阳衣钵;

学开高菀规模。

——佚名撰漆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漆雕徒父,春秋时鲁人,字子文,孔子弟子。下联典指漆雕哆,春秋末鲁人。字子敛,孔子弟子。


吴国公族后代;

孔子得意门生。

——佚名撰漆雕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孔子弟子漆雕开,蔡人,或曰鲁人。字子若,少孔子十一岁。习尚书,不乐仕。孔子使之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


七言通用联

如胶似漆友谊厚;

细琢精雕技艺高。

——佚名撰漆雕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蜂腰格镶嵌漆雕氏之“漆雕”二字的嵌字联



免责声明:本文只供参考。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温馨提示: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如有侵权或有其它问题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关注,方便查阅

点赞下方,在看分享,让家人知道根在何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