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场评审不符合项之人员

2016-01-31 质量与认证

监督


序号

不符合描述

不符合条款号

备注

1

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的附表文件列有《检验人员监督计划表》和《检验人员监督记录及评价表》,但该程序没有人员监督的相关要求。

CNAS-CL01:2006  5.2.3

文件对监督的规定不足

2

质量手册5.2.3.3监督范围未包括“其他技术人员”,也无“关键支持人员的识别”。  

3

采、制样岗位未设监督人员。

CNAS-CL01:2006 4.1.5 g

部分领域未设监督员

4

实验室未设置部件检测领域的质量监督员。

5

实验室只任命了一名质量监督员,未能对家电、灯具、线缆的检测工作进行充分的监督。

6

实验室未明确校准领域的监督人员。

7

实验室不能提供2014年质量监督计划和质量监督记录。

CNAS-CL01:2006 4.1.5 g

缺部分监督记录

8

实验室未能提供出2013年度质量监督员的监督记录。

9

不能提供2014年食品、中药材检测领域的监督记录。

10

实验室未能提供对在培员工进行监督的记录。

11

核查质量监督,发现质量监督程序(编号A)中对试验人员监督的充分性要求不明确,2013年评审后新进10多位试验员,2014年只有对一名新试验员进行检测项目监督的记录。

12

自上次监督评审以来,监督员只有对新进或轮岗人员在培期间作检测的监督记录,提供不出对检测员日常检测的监督记录。  

13

未能提供对2013年7月新入职的员工李XX已进行工作监督的材料。

CNAS-CL01:2006 5.2.1

14

实验室不能提供新进员工周XX的年度监督记录。

15

实验室提供不出对2013年新进在培人员邓XX进行监督的证据,也提供不出对检测人员进行资格确认的客观证据。

16

未能提供2013年新进实验室的3名检测人员安排了适当监督的记录。

17

2014年度日常监督计划表无被监督对象。

CNAS-CL01:2006 4.1.5 g

监督计划表缺监督对象

18

2014年度 “日常监督计划表”不能提供被监督对象(人员)相关的信息。

19

现行“质量监督记录”中无被监督人和校准过程监督等内容。

CNAS-CL01:2006 4.1.5 g

监督记录缺内容

20

2014年6月监督记录缺少监督的对象、过程内容、依据和监督人等信息。

21

监督员于2014年4月22日对一检测员检测冲击强度作监督,没有记录检测员是否严格按检测标准规范操作的情况。

22

实验室提供的监督活动记录中缺少监督方式(时机)等信息,未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检测操作流程的符合性、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23

查见监督记录,对被监督人员无具体的监督项目、监督过程描述。

24

CC03-2010工作质量监督程序4.1.2规定每月初各室制定监督计划,每周各室对监督结果进行通报和分析讨论,但在实际执行中为每季度制定监督计划,也未能提供每周的监督结果通报和分析讨论记录。

4.1.5g

监督的实施不到位

25

2013年10月16日进行的监督发现,被监督人进行随机振动试验操作时没有正确修改试验参数。对此不符合现象,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不再发生。

 CNAS-CL01:2006 4.11.1

监督发现不符合后未实施纠正

26

2014年1月24日监督时,发现监督张XX操作地毯摩擦色牢度试验,使用圆形摩擦头,不符合GB/T3920-2008标准规定。但监督记录未提供纠正措施的记录。

 CNAS-CL01:2006 4.11.1

监督发现不符合后未实施纠正

27

2014年2月20日《日常监督记录》记载“压缩永久变形及压变原始记录中试验温度条件与委托单上的描述不一致,委托单要求是158ºF,原始记录为70ºC”,但提供不出对该不符合纠正的记录。

CNAS-CL01:2006 4.9.2

28

2013年12月2日监督员发现一检测员在检测前对冲击吸收仪不处于水平状态而未作水平调整。在该项偏离的纠正措施记录中评价其为一般不符合,跟踪验证意见为已采取纠正措施。但在原因分析栏,没有记录该不符合产生的原因。   

 CNAS-CL01:2006 4.11.2

监督发现不符合后未分析原因


培训


序号

不符合描述

不符合条款号

备注

1

2014年1月新版管理体系文件实施后,未进行宣贯培训和考核。

CNAS-CL01:2006 4.2.1

管理体系培训不足

2

实验室于2014年5月12日发布了C版 质量手册,但未提供宣贯记录。

3

体系文件于2013年12月30日改版发布实施后未向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宣贯。

4

不能提供炭素制样人员胡某对制样标准、制样作业指导书及加工技能培训证据。

CNAS-CL01:2006 5.2.1

技术培训项目不全

5

实验室不能提供制样人员柯**和韩**的相关培训证明材料。

6

监督检测所未能对岩相分析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7

实验室提供不出检测员严**对变更标准AATCC 20-2013《纤维分析:定性》的培训和考核记录。

8

2014年人员培训计划中没有安排全员对CNAS-CL10:2012版的培训和宣贯。

CNAS-CL01:2006 5.2.2

9

实验室未能提供JJG117-2013《平板检定规程》和JJF1411-2013《测量内尺寸千分尺校准规范》变更后的校准人员接受培训的证据。

10

JJG646-1990《定量可调移液器检定规程》变更为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实验室未能提供对校准人员进行培训的证据。

11

抽取空气滤清器试验人员荀**的培训记录,没有对相关产品试验方法标准ISO5011的培训内容。

12

2014年的培训计划中缺少技术能力方面的培训内容。

13

查看从事贵金属化学检测人员的培训记录,缺少GB T 9288-2006火试金法的培训内容。

CNAS-CL01:2006   5.2.5

14

实验室不能提供微生物实验人员生物检测安全操作和消毒知识的培训记录。

CNAS-CL09:2013 5.2.1 e

15

实验室未提供HPLC操作人员的设备使用培训记录。

CNAS-CL10:2012  5.2.2

16

实验室未提供化学领域质量控制方法的培训计划。

17

实验室不能提供现场操作液相色谱检测人员曹某的仪器操作培训记录。

18

a)不能提供从事化学检测领域人员CNAS-CL10:2012的培训证据;b)不能提供从事直读发射光谱分析人员李**接受过涉及仪器原理、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的培训记录。

19

实验室2013年和2014年培训计划中未包括ISO334:2013《固体矿物燃料—全硫的测定—艾氏卡法》、ISO11722:2013《一般分析煤样水分的测定—通氮干燥法》检测方法的内容。

20

查检测人员李某的人员技术档案,无法提供对其承担GB 4706.1中安全检测项目能力进行培训记录。

5.2.1/CNAS-CL19:2010

21

实验室不能提供取样和制样人员孙**的培训证明材料。

22

实验室提供不出制样人员的培训记录。

23

(1)实验室未能提供食品接触材料感官分析 DIN10955:2004人员培训、考核、授权及持续维持能力的证明资料。(2)有机室新进人员谢**未接受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培训。(3)不能提供检测员胡**2012年7月份上岗后专业技术能力持续培训的记录。(4)黄**、习**个人人员档案中检测项目授权不明确。

5.2.1.1/CNAS-CL25:2006

24

实验室缺少对检测人员安全操作知识进行培训的计划和记录。

CNAS-CL10:2012  5.2.2

缺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

25

2014年培训计划中未包含质量控制方法及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CNAS-CL10:2012  5.2.2

缺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

26

实验室缺少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计划及实施记录。

27

查阅实验室2013和2014年度培训计划,均未包括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内容。

28

实验室培训计划未包括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等内容的培训。

29

实验室2013年和2014年培训计划中均无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内容。 

30

实验室2013、2014年人员培训计划未包括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

31

查2013年7月的新进人员张某某,缺少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 培训记录。

32

查新进人员王**(2013.8进)档案,其中缺人员培训、有效性评价信息及上岗考核资料;档案记录确认上岗为“食品化学室”,但未明确具体技能项目岗位。

CNAS-CL01:2006 5.2.1

培训记录、评价记录

33

 实验室未能提供新扩项标准AS NZS 4020-2005水生微生物的生长、细胞毒性项目检测人员培训及评价的记录。

CNAS-CL01:2006 5.2.2

缺培训记录

34

实验室不能提供对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CNAS-CL10:2012版文件的培训记录。

35

实验室未对2014年4月份实验室资质认定/认可内审员培训进行记录。

36

煤的发热量实验人员没有发热量检测相关知识培训的记录。

37

实验室人员的档案中未记录2013年以后的培训情况。

CNAS-CL01:2006   5.2.5

38

检测员奚*的人员档案中只填写2002年最初学历,而未将2007年入职本实验室后的上岗前培训和专项培训经历记录在档案中。

39

现场高压试验人员戴*、刘**有高压上岗证,但不能提供高压上岗培训记录。

40

棉花检测员吴**的技术档案中缺少培训的相关记录。

41

查2013年4月入职员工张**的人员档案,未见其无机化学检测授权岗位的培训记录。

42

查关键检测人员冯瑛(1)2012年参加了金相检验和2013年的内审员外部培训,培训合格,并获培训证书,(2)2014年任命为实验室的质量负责人,查该人员技术档案,均无培训证书及任质量负责人的工作描述。

CNAS-CL01:2006 5.2.4

43

实验室不能提供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培训的计划和记录。

CNAS-CL01:2006 5.2.2

缺培训计划

44

实验室未制订关于实验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

45

实验室没有提供2014年的人员培训计划。

46

2013年人员培训计划没能制订关于实验室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

47

实验室对新进入人员完成预期任务所需的培训内容不明确。

48

 2013年进行了GB17625.1-2012、GB17625.2-2007标准方法培训,未能提供人员能力的考核和效果评价记录。

CNAS-CL01:2006 5.2.2

未评价培训有效性

49

实验室在新开展燃气采暖热水炉产品检验工作时,对检验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但未对人员能力进行考核确认。

50

查实验室员工刘**等三人的内部培训、考核记录,缺少《皮革-皮革鉴别 显微镜法》(ISO 17131:2012)标准培训的结果考核和有效性评价记录。

 

能力


序号

不符合描述

不符合条款号

备注

1

在进行储水式电热水器现场实验室时,检测人员对器具进行耐压测试时仅对内胆和插头L线和N线间进行测试,未按照标准对可触及金属外壳和带电部件进行测试,另外对该I类器具上的II类结构未进行测试。 经提问检验员不知道II类结构的定义且不知道如何进行实验,因实验室管理者兼技术负责人未到现场参与评审,询问申请授权签字人的质量负责人,存在同样的情况。

CNAS-CL01:2006 5.2.1

人员能力不足以承担认可的检测/校准活动

2

在进行原电池放电量检验时发现,测试人员对样品数量的选取和试验结果的判定,不符合GB/T 8897.2-2013第7.5条款的要求;2)在进行锂原电池电池外部短路试验时发现,测试人员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过程,不符合GB 8897.4-2008第6.5.1条款的要求。

3

在评审现场发现,金属材料检测人员使用千分尺没有读取零值,测量读数仅为小数点后两位。

CNAS-CL19:2010 5.2.1

4

现场试验人员莫**在测量恒温恒湿试验用水的电阻率时试验操作不熟练,最终未能测出水的电阻率。

5

在现场进行塑料拉伸强度试验时发现,检测人员对ISO 527-2:2012《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压和挤压塑料试验条件》(英文版)标准不能正确理解。

CNAS-CL01:2006 5.4.2

6

查阅编号为A的人员技术档案,发现从事化学检测人员黄XX不具化学或相关专业,也不具10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

CNAS-CL10:2012 5.2.1

部分人员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不满足CNAS相关文件的要求

7

从事化学检测人员潘**不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或者10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

8

管理手册(第9版)附录6《各岗位任职资格条件》中规定技术负责人为大专以上学历,未考虑其专业要求。现场检查中发现,材料科技术负责人李**,专业背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夜大本科),实验室在该人员的授权时未考虑其专业背景。

CNAS-CL19:2010 5.2.1

9

实验室没有提供出汪*、华**等技术人员的相关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经验、授权和能力确认的记录。

CNAS-CL01:2006   5.2.5

缺能力确认记录

10

实验室质量负责人李**的《员工档案》中缺少其授权、能力、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

11

实验室提供不出纺织品断裂强力检测人员张**和甲醛检测人员黄**的上岗培训、考核及授权确认记录。

CNAS-CL01:2006 5.2.1

12

提供不出新进人员沈**能从事ISO898.1:2013检测工作的技术能力评价记录。

13

未能提供检测人员进行相关标准的培训记录,以及能证明其具备从事检测工作能力的确认记录。

14

实验室提供不出徐**等金相试验人员有关金相试样加工设备(切割机、磨抛机等)培训及上岗记录。

15

实验室未提供从事铝合金检测制样员冯**培训合格上岗证。

16

不能提供对检测人员的检测技能进行资格确认的相关材料。

17

查实验室已授权进行金属制品三种限用物质(铅、、镉、六价铬)检测人员(赖朝玲)的技术能力确认记录,没有对其按检测方法(GB/T 26125-2011)正确实施检测进行能力评价的记录。

CNAS-CL01:2006  5.2.3

18

实验室无法提供授权韩**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检测项目的上岗培训和实际操作考核记录。

19

检测中心提供不出对化学检测人员进行技术能力评价确认记录和授权记录。

20

查实验室检测人员许**的技术档案,“培训/评价记录表”中评定意见栏和审批意见栏的内容为空缺,没有培训评价意见记录,且没有对许**的上岗进行授权。

21

实验室实验室不能提供被授权人员的有效评价记录。

22

实验室提供不出新进人员刘**开展ICP检测铅、镉的能力评价及岗位授权记录。

23

没有提供出对张**进行钢铁中碳硫检测技术能力评价、确认的记录。

CNAS-CL10:2012 5.2.3

24

实验室未对校准人员考核进行详细记录。

CNAS-CL25:2006 5.2.1.1

25

对何**、徐**授权开启色谱、光谱的岗位工作未定期评价持续能力并记录。

CNAS-CL10:2012 5.2.3

人员能力未定期确认

26

缺少原子吸收仪授权操作人员王**定期评价持续能力的记录。

27

实验室未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

28

中心没有对被授权人员持续能力进行定期评价的证据。

29

实验室未定期对被授权人员谢某某的从事ICP检测持续能力进行评价。

30

实验室不能提供定期对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进行评价的记录。

31

实验室未能提供2013年被授权人员(谢璐)的持续能力评价记录。

32

监督检测所未能提供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的评价记录。

33

实验室没有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

34

实验室的2014年人员目光校对计划中未包含色牢度、羊绒含量等目光校对内容及实施记录。

CNAS-CL18:2013  5.2.1

35

实验室未能提供2013和2014年度纺织品起球目光校对的计划和实施记录。

36

实验室对纺织产品异味评定、起毛起球评级的检测工作人员,没有进行相关技术能力的评价;从事日晒气候试验机检测的人员无上岗授权证书。

37

没有定期评价从事起毛起球评级、色牢度评级检测人员的相关技术能力。

38

从事羽绒羽毛含绒量、起毛起球评级的人员未定期进行技术能力的评价。

39

实验室不能提供定期评价实施“能源之星”检测项目的人员道德水平的记录信息。

CNAS-SL02:2012 5.2.5

 

职责


序号

不符合描述

不符合条款号

备注

1

手册4.1.4描述“为识别潜在利益冲突规定:中心所有人员不在母体兼任其他职务”,但实验室仅有张**、于**、徐**为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主要管理人员均在母体单位中的其他部门、岗位兼职,实际与规定要求不一致,且手册中对人员的职责界定未予描述。

CNAS-CL01:2006 4.1.4

文件各部分对职责规定不一致

2

岗位职责未赋予检测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的责任和权限。

CNAS-CL01:2006 4.1.5 a

3

A/3版《质量手册》(编号A)“附录1职能分配表”将“4.10改进”要素分配给质量负责人作为主要职能,而实验室主任连相关职能都没有。

4

质量手册对实验室人员的岗位描述与实验室实际的岗位设置不一致。如实验室实际运行有评价工程师和试验员,但体系文件没有相关的职责描述。

5

实验室没有制订检测报告审核员的岗位职责;授权签字人的签字范围没有规定。

6

质量手册4.9.4.3d 规定“由总经理对纠正措施的效果进行确认。”4.9.4.3e规定“技术负责人对纠正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验证。”4.11.4.5规定“纠正措施应由质量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以上规定存在职责冲突。

CNAS-CL01:2006 4.1.5 f

7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程序(4.1)规定,由样品管理员负责常规检测项目的合同评审,与质量手册4.1.5相关职责规定不符(由业务员负责)。

8

质量手册中5.2.1.2规定的关键岗位人员任职条件与“附件1-7中心人员岗位要求“不一致。有要求不一致,有岗位不一致。

9

 实验室质量手册的《职能分配表》中将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的主管领导职能分配给主任,但手册中主任的职责无相关描述。

10

《管理体系手册》4.1.8.2经理职责中规定:f.负责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h.负责定期主持中心管理评审。《管理体系手册》6.2职能分配表中规定此两项职责由总监负责。职责分配不相符合。

11

《质量手册》附录3“管理体系要素职能分配表”中规定“服务供应品采购”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决策,《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中规定由中心经理负责决策,职责规定不相符。

12

在质量手册4.1.4.3中规定:“技术负责人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核”,但XCJC-203-2013《文件控制程序》第3条款职责中规定 :“质量负责人负责体系文件的审核”,规定不一致。

CNAS-CL01:2006   4.2.6

13

质量手册4.9规定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由质量负责人负责。UPP03.01-26《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规定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

4.9.1a)

14

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的附录3将4.6、4.7、4.13、5.6、5.8、5.10条款的“主要责任”未分配给管理层,而分配给执行部门-办公室,职责分配关系倒置;手册附录5有关管理层(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职责描述中也未分别涉及上述条款。

CNAS-CL01:2006 4.1.5 f

15

实验室设备由研究院综合计划处组织验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未进行规定。

16

缺少“报价员”的管理职责,在“文档管理员”的职责中缺少合同评审的相关内容。人员一览表与实际情况不符,缺少试验员张爱华的信息。

CNAS-CL01:2006 4.1.5 f

职责规定缺部分岗位

17

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中缺少合同评审、授权签字人、检测校核人员的岗位职责。

18

实验室《质量手册》未规定授权签字人的岗位职责。

19

实验室体系文件中缺少对报告校核人员和样品管理员职责的规定。

20

实验室没有明确规定计量管理室的职责。

21

体系文件中缺少授权签字人职责、权力的相关描述。

22

在手册中没有明确软件测试监督人员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

23

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中缺少合同评审人员的岗位职责。

24

实验室未制定质量负责人、质量监督员的职位描述。

CNAS-CL01:2006 5.2.4

25

未按《质量管理手册》(编号A)第4.1章7条的规定,提供权利委派时的书面委托资料。

CNAS-CL01:2006 4.1.5 j

岗位代理方面的问题

26

体系文件没有规定最高管理者的代理人。

27

检测中心没有指定了关键管理人员(主任、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的代理人。

28

实验室未指定总经理、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的代理人。

29

未指定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的岗位代理人。

30

缺少实验室主任的代理人规定内容。

31

质量手册附录9中对关键行政管理人员委派了代理人,但未规定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的代理人。

32

管理层未指定实验室主任(袁XX)、技术负责人(廖XX、陈XX)在另一地点XX实验室的代理人,质量手册也未作明确规定。

33

质量手册(编号A)附录M(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中规定:技术负责人不在时质量负责人代理;质量负责人不在时技术负责人代理。实验室已授权的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为同一个人。 

34

某些管理岗位出现空白,例如:人体安全防护实验室未安排监督员、资料管理员。

CNAS-CL01:2006   5.2.5

部分岗位未授权

35

实验室未能提供可靠性项目现场测试人员尤**检测资格授权证书。

36

 实验室未能对分析测试人员和精密仪器操作人员以书面形式给予授权。

37

未见对操作特殊设备的人员授权。

38

实验室不能提供操作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编号A)、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编号B)人员的上岗授权记录。                                                         

39

不能提供对管XX等检验人员能够从事检测的授权证明。

40

检测中心管理层没有对取制样人员进行授权。

41

实验室提供不出参加OBD试验现场试验的技术人员林**授权的记录。

42

检测中心没有对热态电压仪(编号:A)、急拉断试验仪(编号:B)等重要的试验检测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进行授权。

43

未对新聘用质检员黄**的检测项目和操作相关设备进行授权。

44

采制样设备操作人员未经授权。

45

实验室没有提供出授权签字人的任命和签发领域识别文件。

CNAS-CL01:2006   5.2.5

部分岗位未授权

46

查实验室2013年11月进行的内部审核记录,智**、刘*两人作为内审员参加了内审活动,但在实验室的内审员授权名单中没有这两人。

CNAS-CL01:2006 4.14.1

47

实验室最高管理者的职责中缺少对体系文件的完整性负责及确保在实验室内部建立适宜的沟通机制,并就与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事宜进行沟通的内容。

CNAS-CL01:2006 4.1.6

最高管理者职责问题

48

《内部沟通程序》,并定期召开会议,但未按照程序进行会议记录。

49

质量方针声明未由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

CNAS-CL01:2006 4.2.2

50

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未对“当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的变更时,最高管理者是否能确保维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做出规定要求。

CNAS-CL01:2006   4.2.7


资格


序号

不符合描述

不符合条款号

备注

1

《岗位说明书》缺少授权签字人的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

CNAS-CL01:2006 5.2.1

文件缺部分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

2

质量手册中未对具体岗位任职资格做描述。  

CNAS-CL01:2006 5.2.4

3

质量手册4.1章“组织”(10)检验员任职条件无学历或工作经历要求

4

提供不出对化学检测领域的技术管理者的任职要求。

5

《公司岗位描述》程序文件(编号A)缺少计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的岗位职责描述和对应CL10:2012相关人员任职资格要求。

6

提供不出对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监督员、授权签字人的任职要求。

7

《质量手册》组织 7.1对技术负责人任职资历的规定与CNAS-CL10:2012的4.5.1 h)要求不符。 

CNAS-CL01:2006 4.1.5 h

文件中规定的任职条件不符合CNAS相关文件的要求

8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编号A)4.2.2对技术负责人任职条件的规定与CNAS-CL18:2013的 4.1.5要求不符。

9

质量手册5.2.8“重要岗位人员任职条件”中,对检验员缺少学历和专业要求。

CNAS-CL01:2006 5.2.4

10

检测人员的任职要求缺少应为相关理工科大专以上学历的要求内容。

11

检测和校准人员任职要求缺少应为相关理工科大专以上学历的要求内容。

12

检测人员的任职要求缺少应为相关理工科大专以上学历的要求内容。

13

检测人员任职要求仍写的是:“具备高中(技校)以上文化水平”。

14

手册5.2.2.1中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未将认可准则在化学和纺织新版应用说明中对人员相关要求的纳入。

CNAS-CL01:2006 5.2.1

15

实验室《质量手册》关于授权签字人和检测人员的任职资格没有按照CNAS-CL10:2012规定学历的要求。

16

质量手册中未对相关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电气检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作出规定。

17

实验室质量手册5.2.2.1“各类人员任职资格”中检验员任职资格缺少对学历方面的要求。

18

实验室没有制订“授权签字人、校核人员”资格要求;制订的检测校准人员、技术负责人能力要求没有满足CNAS-EL-01:2012相关规定。

19

制订的关键岗位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与CNAS-EL-01:2012《认可说明》要求不符。

CNAS-EL-01 3.2

20

任命的质量监督员刘**无检测经历,不符合监督员的条件。

CNAS-CL01:2006 4.1.5 g

监督员资格不满足要求

21

李**所学专业为新闻,没有检测工作经历,不符合质量监督员的要求。

22

实验室设1名监督人员(赵某),仅持有化验员上岗证,而无采、制样上岗证。

23

该实验室现有1名监督员缺少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项目的工作经历。

24

实验室2014年1月新任命质量负责人王**,其技术档案中没有表明具备正确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与ISO/IEC17025标准相关的专业培训和工作经历方面的材料。

CNAS-CL01:2006 5.2.4

质量负责人资格不满足要求

25

没有刘**等五位内审员经过有关内审知识培训的记录。

CNAS-CL01:2006 4.14.1

内审员资格不满足要求

26

2014年3月内审计划和记录中显示王xx和付xx参与审核,但提供不出参加培训和具备资格的证据。

27

实施ICP现场试验项目的人员杨**、韦**为在读大专学生,但已获得检测中心的检测工作授权。

CNAS-CL10:2012 5.2.3

使用非长期雇佣人员

 

- End -


猜你喜欢


信息来源 | CNAS官网 质量与认证微信综合整理


点击【阅读原文】登录质量与认证官网

获取更多质量领域、检测认证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