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70年,面对苏联79个师的威胁,中国人民也未退缩一步

2017-02-06 爱我中华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爆发了激战。面对装备和数量均占优势的苏军,中国军队誓死捍卫祖国的领土。经过反复的较量以后,中国军队击退了苏军的进攻。在此以后,苏联在中国的北部边境上部署了100多万军队。苏联大军随时可能进攻中国,而中国也进入了那全民皆兵的时代。

一、79个师的苏军随时可能南下

1964年,勃列日涅夫取代了赫鲁晓夫,成为苏联的新一任领导人。但是这对中国并不是一个好兆头,同年的莫斯科会谈以破裂而结束,中苏两国逐渐走上了对抗的道路。从1967年年底开始,苏联就一直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挑衅。中苏两国高手上演了一年的冷兵器对抗,因为双方的底线都是不能开枪。结果苏军被中国各地云集的高手们打的满地找牙,苏军开火了,中苏珍宝岛之战开打。在两国军队的较量中,苏军是明显吃了亏的,苏联领导层反应强烈,大批苏军从欧洲地区调往远东。苏联国防部的态度最为强硬,苏联国防部长叫嚣:“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将中国重新炸回青铜时代。”

中苏友好时期,苏联在中苏边境上的驻军只有12个师,绝大部分兵力都在欧洲地区。蒙古一直是苏联的势力范围,为了顾及中国的感受,在冲突爆发以前,苏联在蒙古的驻军只有2000多人。但是在珍宝岛冲突以后,苏联陆军在中苏边境上的驻军增加到了43个;蒙古地区的驻军更是由2000多人猛增到了12个师,仅仅是苏联陆军就部署了55个师,其中绝大部分是机械化步兵师和坦克师。苏联的空军和防空军也在中苏边境上部署了24个师,其中10个航空师,2个空降师。苏联在国土中部建立了35个导弹基地,大部分导弹保准了中国。当时中国沈阳、北京、南京、武汉、上海等城市都在苏联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唯一安全的大城市只有南部的广州。

二、中国方面积极准备,周恩来和柯西金全力斡旋

面对苏联方面的威胁,中国提出的口号是“苏联屯兵百万,亡我贼心不死。”当时中国北部边境上的苏军已经达到了118万,中国军队在武器性能上远远不及苏军,因此只能靠数量取胜。中国当时的总兵力有500多万,其中300余万都集中在了中国北部。在小说《亮剑》中,李云龙的战友孔捷就是在东北防御苏联。不要看电视剧,上边不会有。中苏两国剑拔弩张,但是两个国家都有明白人,那就是中国总理周恩来和苏联总理柯西金。两人都不希望爆发战争,当时的苏联主战的气氛很浓,柯西金在全力维持。在中国局面更难,当时的中国处于十年动乱时期,偏左的思想和狂热的个人崇拜弥漫全国。周恩来总理的工作也不好做,这位老人在全力阻止战争。

柯西金冒着极大地风险到了北京,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同周恩来会谈。他此行十分秘密,瞒着苏联的主战派。周恩来为了柯西金的安全,建议避开那些过度激进的中国示威人群。两国总理在机场举行了会谈,这就是关乎两国命运的机场谈判。柯西金向周恩来表示,自己会全力劝说勃列日涅夫。周恩来也想柯西金交底,中国不会主动挑起战争。柯西金离开时说:“只要自己还活着,苏联就不会进攻中国。”但是柯西金的队友勃列日涅夫水平太烂了,1969年9月,200多名苏军在中苏边境的西线,围歼了一支中国巡逻部队。42名中国军人全部阵亡,最重要的是苏军是越境袭击中国军队的。

三、八亿人民八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西线的消息传到了北京,中国认为苏联的大规模进攻即将开始。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开始分散撤离北京,周恩来总理进入了西山战略指挥中心。东北平原、蒙古草原、新疆戈壁这些地区无险可守,非常适合机械化军团快速推进。中国下达了一号命令,命令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各级指战员进入指挥位置,军队随时准备打仗。南方地区征集了大量的列车,一旦北方战事吃紧,随时运送南方的部队增援。毛泽东亲自做出了指示:“加紧生产武器,要准备打仗。”除了解放军在积极备战以外,中国的民兵也在准备,当时中国的口号是“八亿人民八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鉴于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中国的北部地区有失守的风险。为了更好的对付苏联坦克和装甲车,解放军和民兵都在积极联系如何炸回坦克履带。当时中国尚没有武器可以对抗苏联坦克,只能靠悍不畏死的精神和精巧熟练的技术。民兵干部也在接受游击战的教育,随时对付进入中国境内的苏军。全国都动员了起来,中国北方地区到处都在建设防空洞,以至于在改革开放以后,很多防空洞成为了地下商场。从1969年开始,中苏两国进入了全面对抗时期。1970年,中苏边境上两国军队的总数超过了400万。一直到80年代后期,苏联已经病入膏肓以后,中苏关系才开始缓和。1989年,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正常化。但仅仅两年以后,苏联就走进了历史的坟墓,成为了曾经的往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