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4月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印记】“龙岗记忆”今收官!发布君将带领大家走进龙岗建区以来的那些精彩瞬间!

2016-07-01 龙岗发布

今日,第50期“龙岗记忆”见诸报端,再度带领广大读者走进龙岗建区以来的那些精彩瞬间。至此,“龙岗记忆”大型文史项目正式收官,50个口述故事将龙岗发展历程中经济、社会、人文变迁一一串联,龙岗城区的变迁与龙岗人的精神被铅印于纸上,成为一份宝贵的文化财产。


  受访者冯水兴向深圳侨报记者讲述当年历史。


致力存史、资政、育人  

曾经的龙岗人烟稀少,荒山连绵,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文化、城市面貌、公共交通等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促使昔日深圳东部的一片僻壤,发展成为深圳东进的桥头堡,活力迸发的新龙岗。


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历届领导班子推动改革、加快发展的智慧和勇气,也饱含着来自全国各地建设者的辛勤汗水。也正是他们开拓进取、勇于拼搏的个人故事,汇聚成龙岗的发展史。为此,去年11月16日,“龙岗记忆”文史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由龙岗区政协主办,深圳侨报社、龙岗区广电中心协办,龙岗区委书记冯现学、区长吕玉印担任顾问,从全区范围内寻找50名建设者代表,透过他们个人的奋斗故事,重现龙岗区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快速发展、不断探索的图景。


寻找龙岗历史“代言人” 

在“龙岗记忆”项目启动仪式上,龙岗区政协主席陈少雄指出,“龙岗记忆”的口述人物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尽可能选取那些故事生动、亲身经历的代表人物。


为此,项目组开展了紧锣密鼓的“寻人”工作,在各街道、各部门和广大市民的热情推荐下,50名参与龙岗早期建设或重大项目建设,在社会不同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龙岗人被推选为历史“代言人”。其中,有张伟基、陈昳茹等一批见证龙岗发展的本地居民代表;有苏品宗、刘须恕等一批重大事件和重要工程的参与者、决策者;有马伟武、王雪娟等一批各行各业优秀代表;还有黄江、高燕等一批具有特殊经历、饱含正能量的人士……


打造龙岗文化精品  

从去年12月15日见报的“龙岗记忆”首期栏目开始,“龙岗记忆”就在整个龙岗掀起了一场“忆往昔、看发展、品精神”的热潮。


“龙岗的起步十分艰辛,条件非常艰苦。当时有种说法——深圳早起的有三种人:扫街的,杀猪的,还有在龙岗上班的。”在“龙岗记忆”栏目开篇之作——《苏品宗:开拓创新 潜龙飞天》中,亲历龙岗建区的苏品宗回忆起当时的艰苦奋斗。这些细节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对于和苏品宗一样在建区之初就扎根龙岗的老一代建设者来说,50篇“龙岗记忆”字里行间都可觅得自己奋斗的足迹。对于建区20多年来先后落足龙岗的新一代建设者来说,这些口述史则以平实的语言、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埋藏在岁月里的传奇故事。


喜人的成果浸润着“龙岗记忆”项目组的辛勤汗水。半年多来,项目组工作人员四处奔波、加班加点、反复打磨,终于成功捕捉这些宝贵的“个人记忆”,编撰汇入“龙岗记忆”。


随着第50篇口述故事见报,“龙岗记忆”文史项目迎来收官,深圳侨报社、区广电中心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图书出版和纪录片制作工作,还将为龙岗文史工作献上一份厚礼。


声音 

龙岗区政协主席、“龙岗记忆”项目策划 陈少雄:

文史资料有着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搜集第一手历史资料,帮助龙岗完善史料,既能为政府决策方针提供资料和参考,也是对龙岗百姓的一份献礼。“龙岗记忆”文史项目,是对龙岗历史的一次全面回顾、精细品读,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龙岗区政协副主席、“龙岗记忆”项目策划 陈红:

作为该项目的受访者之一,我亲身体验了项目开展的不易之处,为了记录龙岗的历史,项目团队在人物采编、资料整理等方面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希望为龙岗保留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为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远的历史整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龙岗区档案局副局长 周玮:

口述史不仅能够丰富龙岗史料,还能够从不同于地方史志、大事记的角度,道出更有温度的龙岗历史。能够在“龙岗记忆”当中看到龙岗发展的细节、花絮和生动故事背后的人文关怀,我感到非常高兴。


深圳侨报全媒体采集部主任、“龙岗记忆”项目执行 艾丽:

为了确保“龙岗记忆”每一篇口述故事真实客观、丰满精彩,我们翻阅了大量资料,查找了大量图片,认真撰写提纲、反复打磨稿件……今天,“龙岗记忆”终于全部刊登完毕,看着我们用心用情的作品,心底充满了无限的成就感。


龙岗区广电中心总编办副主任、“龙岗记忆”项目执行 曾宇:

在参与项目时,对照前人的开拓精神和艰苦奋斗,我们也在反思自己的工作,觉得自己为龙岗发展做得太少。为此,我们决心做好“龙岗记忆”,为深度参与龙岗建设的前辈、现在正在参与建设的一代和未来将来到龙岗的人们留下一段珍贵历史。



2015年12月15日,刊出的第1期“龙岗记忆”,受访者:苏品宗


2016年2月19日,刊出第13期“龙岗记忆”,受访者:王雪娟


2016年3月25日,刊出第28期“龙岗记忆”,受访者:萧彦红


2016年4月15日,刊出第29期“龙岗记忆”,受访者:何小培

“龙岗记忆”节选▲



简介赵国良,河南开封人,中国民主建国会深圳市委委员。1992年来深的他是首批参与龙岗建设的外来技术人员,历任平湖镇政府副镇长、龙岗区建设局副局长、区建筑工务局副局长、区水务局局长、区建筑工务局局长、区发改局调研员、区政协副主席,曾参与龙岗大量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其中包括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大运场馆、国际低碳城等,是构筑今日龙岗的主要工程师之一


带着深圳梦“上山下乡” 

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进入凭借政策红利快速发展、面向全国各地广纳人才的“黄金时期”,内地人才都跃跃欲试。我还记得,当时我所在的设计院出台了一份文件,内容是“如何防止技术人才流失”。即使是这样,当时设计院内的7名设计师中有5人都选择南下,其中也包括我。


1982年,我从郑州工学院土木工程建筑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随后在河南开封建筑设计院工作了十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深圳正需要工民建人才,我也相信自己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于是毅然踏上南下之路。


1992年12月5日,我前往当时的宝安县组织部报到,有幸成为宝安县最后一批从外地调入的干部。当时正值龙岗建区前夕,龙岗到处都急缺人才,其中平湖镇建筑公司急缺一名专业工程师,我刚好符合他们的要求,这也成了我在龙岗的第一个岗位。


来到平湖,第一感觉是“上山下乡”了。对于从小在城市生活的我来说,平湖的条件与城市相差太大。环境脏乱差、村道尘土飞扬,刚刚告别了农业的村民们正在大搞建设,工地上的技术员、工程师搞不懂最基本的建筑问题,一问之下才知道根本不是专业出身,只是上岗前培训过几天。不仅普通市民如此,镇政府干部的规划意识也都比较薄弱。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投入到平湖的建设中。听说我是正儿八经的工程师,镇里、各村常有人带着建筑上遇到的问题来找我,这些问题往往都算不上难题,凭借专业知识和过去的工作经验基本都能解决。


一来二去,我和平湖人熟了起来,我能感觉到大家对我的信任和尊重,也开始了解平湖人、喜欢平湖人。平湖人非常淳朴,知道我千里迢迢初来乍到,不仅在工作上支持我,也在生活上帮助我。平湖镇政府一位领导跟我聊了一次,就提出想调我进镇政府工作,后来因为建筑公司坚决“不放人”才作罢。当时的龙岗就是这样淳朴可爱,朝气蓬勃。



建成后高颜值的深圳国际低碳城。深圳侨报资料图


平湖有了位“北佬镇长” 

平湖人管我叫“北佬镇长”,这曾经是一个贬义词,强调我是外地人。但如今,我已把它当作一种荣誉、一个勋章。作为一个外地人,我和当时的镇委镇政府班子一起带领平湖老百姓走向富裕,让一代人心目中永远记着有位“北佬镇长”带着他们闯,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嘉奖。


1993年底的一天,我忽然听说自己被任命为平湖镇副镇长,这简直做梦也没想到。我到处去打听,为什么把“副镇长”的职位交给我这样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


后来才知道,1993年龙岗建区,对辖区各镇领导班子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例如分管科技的副镇长必须是本科生,分管基建的副镇长必须有工程师资格。因为平湖科班出身的人才少,而我与镇里、各村打交道比较多,大家觉得我能胜任,就把我推荐到区里,经区里同意后直接任命。我就这样当上了副镇长。


作为分管基建的副镇长,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带着全镇轰轰烈烈地搞建设。在那个技术匮乏的年代,我们无意间建成了很多“第一”。


从平湖通往布吉的平吉大道是平湖修建的第一条市政道路,将小小村道规划、修建为市政道路,当时放眼龙岗也绝无仅有。我们带着规划审批材料去区里报建,竟然没有部门可以受理。后来还是按照“特事特办”的形式批准建设,龙岗这才有了各镇牵头规划建设市政道路的概念。


如今还住着200多户居民的平湖花园是平湖首个商品房小区,也由我们承建,它极大地改变了平湖人的生活方式,也标志着镇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引导本地人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有计划地开展城市化建设。


在当时,最困难的工作莫过于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展非营利项目。2003年,我牵头建设了全区首个镇一级污水处理厂,当时的建设方式是省、区、镇各出一部分钱,但镇里很多人不愿意花钱,一些领导认为这是不盈利的,没必要建。但我们知道,要走城市化发展的路子,就不能对污水不管不治,污水处理厂是服务当下、造福后代的项目,不能不建。为了这个项目,我跟镇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跟相关部门不知吵了多少回,最后终于说服镇里出资建设。直到今天,这个污水处理厂还在发挥作用。


前一天拍着桌子瞪着眼睛吵,第二天又拿着图纸坐在一起谈——在平湖十年,我有很多这样的经历。但我觉得,只要是为了平湖发展,为了百姓富裕,不怕争,不怕吵。只要心系着这片土地,到头来老百姓一定记住你的好。2000年,龙岗区评选十佳公务员,平湖人将这个宝贵的荣誉给了我,让我更加坚信这一点。


2002年,我被调到龙岗区建设局工作。离开时,我才知道,平湖人一直叫我“北佬镇长”。一开始,这个称谓或许有点地域歧视、看不起外地人的意思,但经过十载相处,当他们笑着告诉我这个外号时,我想这其中已经饱含情谊。

  建设中的深圳国际低碳城。资料图 许能裕 摄


建设培养干部的“黄埔军校”  

2005年,龙岗区建筑工务局正式挂牌,时任区委书记的李铭提出,要将建筑工务局打造成培养干部的黄埔军校。2011年以来,从区建筑工务局提拔出来的处一级干部有20多个,在全区各部门可谓一枝独秀。这群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战经验的年轻干部在全区各岗位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没有辜负区委区政府的期望。


2002年到2005年,我在龙岗区建设局工作,并加入了民主党派中国民主建国会。到了2005年,听闻龙岗区将设立建筑工务局,负责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除了负责大型房建、市政等政府投资项目的组织实施以及其他本职功能,区委区政府还对这个部门投入了更多期望——培养基层干部,提升干部能力。因此,对于该局领导班子的人选,区领导再三斟酌。最后,我被任命为副局长。


2005年10月18日,面对从零做起的崭新部门,加上区委区政府的高度期望,我们感到压力很大。


众所周知,对于建筑工务局来说,安全隐患多,运作风险大。其中安全问题不仅包括生产安全,还包括队伍安全。为了保障队伍安全,防止违纪问题发生,我们首先从制定制度入手,严把纪律关。


良好的纪律保证了工作人员的战斗力,区建筑工务局在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为龙岗区培养了不少实战能力强、沟通能力好的基层干部。尤其在深圳大运会以后,区建筑工务局20多名工作人员被提拔为处级干部,成为备受各部门、各街道欢迎的人才。


如今走在龙岗大街上,我还经常看到由区建筑工务局承接的项目。沙荷路、红棉路、碧新路、北通道、南通道等主要干道,龙岗中心医院、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改扩建项目及区中医院建设项目,横岗高级中学、龙岗区外国语学校等院校,龙城公园、红花岭公园等公共设施……能够参与这些项目的建设,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全龙岗接受“大运洗礼” 

对于龙岗来说,大运会就像一场洗礼。在大运会期间,许多部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高难度、高强度工作,工作人员们放弃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大运会创造了“龙岗奇迹”,将龙岗送入发展快车道。


2010年12月底,龙岗区建筑工务局接到一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承接深圳大运会自行车赛场、网球赛场和水上项目场地建设。当时还有8个月就将迎来大运会开幕,这些原本由深圳市承建的项目还是一张白纸,我们是硬着头皮接过来,全局上下压力非常大。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自行车山地越野赛场看现场,那里还是一片荒山,根本没有一点开工的迹象。我想设计图纸总该有吧?现场工作人员说:“有的,有的。”结果拿出来一看,是一张等高线图。我简直火冒三丈,但也只能从头开始,以最快速度投入建设。


在国际自行车赛场改造工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当时,龙岗区已有一座自行车赛场,但年久失修,赛道老化严重。原合作设计院给出的方案是,对原有木质赛道全部铲除,用一种压缩板来代替,工程报价1650万元,可谓一笔巨款。


有没有其他方案可以解决?一方面是出于节约资金,另一方面不舍得浪费原有板材,于是我们向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富有参赛和办赛经验的专家请教,又从香港自行车队请来了沈金康总教练。


“太漂亮了!”沈金康总教练看到赛场内原有板材不禁赞叹。这种木料来自非洲,非常适合自行车赛场,而且市面上已经再难觅得。我们请来专业工匠用特制刨具一层层刨去表面,再将刨下来的木屑收集起来,填充赛道裂缝、孔洞,让赛道焕发出新的光彩。


后来我们才知道,如果采用原方案使用压缩板,赛道很可能无法通过验收,如果赛道重建后未通过验收,我们绝没有再做更改的时间,整个比赛面临“办不成”的危机。正是因为我们的坚持,才确保比赛顺利开展,同时足足节省了约1000万元的费用。


比赛期间,位于龙岗的自行车比赛受到了极高的赞誉。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中心主任说:“深圳大运会自行车项目超越了环法赛等多个国际赛事,如此圆满不可思议!”国际大体联自行车CT主席称:“这是我看到的最美的流线设计!”

  视察大运场馆建设情况。受访者供图



打造世界瞩目的“绿色名片”  

经过四年的建设,深圳国际低碳城从一片荒芜的处女地变成了满眼绿色的低碳新城,实现了从传统低端工业发展到新型“集约、绿色、节能、低碳”之路的华丽转身和发展,并制定了独特的低碳城市指标,综合考虑区域的生产、生态和宜居性,俨然成为深圳一张闪亮的“绿色名片”。


作为深圳相对落后的片区,坪地街道一直存在引进项目难、发展速度慢等困难,2012年,该街道提出了打造环保、生态、绿色城区的思路,与具有国内绿色建筑标准制定资格的深圳市建科院合作,提出建设深圳国际低碳城,并决定于2013年6月在新落成的深圳国际低碳城举办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


2012年8月21日,深圳国际低碳城核心区项目在坪地正式启动,当时这里一片黄土。面对一年后将举办的国际盛会,龙岗区建筑工务局再一次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


论坛开幕前夕,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王荣前来视察,眼看大家虽然加班加点,场馆还是没有彻底完工,甚至提出:“实在不行就去市民中心办”。顶住巨大的压力,龙岗区、坪地街道动员一切力量,彻夜赶工。6月17日论坛开幕,当天早上6点钟,低碳城门前的马路才铺完沥青,花了2个小时晾干路面,到了9点钟,论坛准时开幕。


虽然时间如此紧张,国际低碳城在建设过程中还是保证了100%为绿色低碳。在建筑方面,国际低碳城沿用传统岭南建筑中低成本通风、隔热、遮阳节能技术,采用适应深圳本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同时,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力求资源可再生利用;地面、道路安装了雨水收集、过滤系统,使雨水得以净化后再流向丁山河;利用钢结构完成后废弃的钢材做成广场、花园里生动形象的各式雕塑,利用打地基时废弃截桩做成各式休闲景观或凳椅,利用废弃混凝土进行河道护坡整治,都充分体现回收利用的理念,而广场一角由旧集装箱拼合成的四合院也成为一大亮点。


如今的国际低碳城不仅清新美丽,更作为深圳市十五个重点发展区域之一快速发展。按照创新引领、高端低碳、重点跨越的发展方向,已逐步构建起以节能环保、新能源、生命健康、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和低碳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格局。过去四年,国际低碳城片区共引进规模以上高新企业42家,总产值达154亿元。


高速发展无疑为坪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在经济发展、环境提升的背后,更为喜人的是老百姓意识的变化。过去坪地人出租厂房“饥不择食”,现在村民们都有了挑选好项目的意识,都欢迎具有低碳、科技、创新等特质的项目,把自己作为坪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长远看待收益。


如今我到了退休年龄,如果有人问起我的基层经验,我想告诉他们:政府有责任引导老百姓转变观念,老百姓“想通了”比什么都珍贵。


难忘事件:大运会催生无数幕后英雄  


 大运场馆建设连夜赶工。深圳侨报资料图片

接到建设深圳大运会部分龙岗场馆的任务时,其时间的紧张程度、任务的困难程度,让龙岗区建筑工务局不少工作人员心里打鼓。区建筑工务局做了很多动员工作,但到了实战中,还是得靠各个岗位上的同志发挥主观能动性。值得欣喜的是,在这一场“恶战”中,区建筑工务局的同事可谓一腔热血、全情投入,“5+2”、“白加黑”成了工作常态,还诞生了许多幕后英雄。


有一次凌晨两点多,我接到七星湾分赛场的电话,得知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把我们已经建好的公开水域出发台打沉了。我连忙赶到现场,看到一片狼藉,而距离水上比赛开赛仅有两天。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出发台是用钢板焊接的,没有被海水冲走。我们连忙去深圳市海洋局借调海上吊车,经过40多个小时,才将出发台打捞起来、重新安装。当时,区建筑工务局工程师彭水平在现场连续工作了40多个小时,最后晕倒在工作岗位上。


马拉松项目前一天需要摆铁马,现场工程队一口气摆到凌晨两点多。但市大运执行局来验收说不行,大家又重新摆,直到天亮才完工。通宵开工让许多工作人员精疲力竭,但看到9点钟的比赛如期开展,赛场内外热闹非凡,大家都觉得很值得。


大运会期间,由龙岗区建筑工务局承接的自行车赛场馆、小轮车、山地车场地项目荣获了国际自行车联盟颁布的国际认证证书,大运会自行车赛场馆、网球中心场、篮球馆、羽毛球馆荣获国家住房和建设部“国家装饰工程奖”,大运配套工程区体育中心新建综合性功能楼获得广东和深圳“优质工程奖”。同时,创造精品建筑的工程师也赢得了耀眼的荣耀,原副局长岳登先被授予省部级深圳大运会工作先进个人,并在大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接过了荣誉的一棒。那位连续工作40多小时晕倒在现场的工程师彭水平于2012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选为“梦想与力量”感动龙岗人物,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运英雄。


人物问答  

记者:龙岗建区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您看来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赵国良:城区面貌、经济发展等变化都很惊人,但其中变化最大的要数龙岗人的意识。建区之初,龙岗迈入城市的行列,但龙岗人的思维却还停留在过去农村式的发展。例如,龙翔大道规划建设时,许多人嫌“太宽了”、说“很浪费”,但事实证明,龙岗城区发展需要这么宽的主干道,需要这样的远见。值得高兴的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这种远见已经成为龙岗人的共识,立足长远的项目不再受到掣肘。


记者:作为当年“孔雀南飞”的人才,您如何看待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

赵国良:良好的发展态势、优秀的创新环境对人才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对于当年辞去内地“铁饭碗”、不远万里南下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深圳的工资水平、生活水平不一定比他们过去拥有的高出多少,甚至还要面临从头来过的挑战,但深圳的创新氛围和“深圳速度”却让未来充满希望。时至今日,对于渴望吸引人才的龙岗来说,打造鼓励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也尤为重要。

记者:您认为“龙岗记忆”文史项目具有怎样的意义?


赵国良:在龙岗区政协开展联系委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政协委员投入了龙岗区最早期的开发建设工作,了解龙岗今日成就背后的故事。相比于龙岗区档案馆存储的龙岗发展史、龙岗大事记,建设者记忆中的故事似乎更能反映龙岗人的智慧和精神。为此,龙岗区政协牵头开展了“龙岗记忆”文史项目,面向全区征集口述者,不仅反映了各行各业建设者的贡献,也更加全面地展示了龙岗社会的变迁。我想,有了“龙岗记忆”,龙岗的故事变得更加动人。



来源|深圳侨报


你可能错过的精彩内容↓

【关注】深圳仅两家,一家在龙岗!坂田入选广东首批“互联网+”小镇!

【福利】@所有人!你有两次免费领票的机会啊!

【交通】深圳交警设一周过渡期,后排不系安全带下周才正式开罚!不过以后想不被罚还得这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