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9年10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揭秘!刚领完免费鸡蛋,这位6旬老人就猝死在保健品推销会场......|心水推荐

龙岗发布 2019-10-09

你是否也见过这些奇怪的景象?

每天早上,一群老年人集体出现在街上

人人手里拿着鸡蛋,有说有笑

看起来像赶集似的,好不热闹


这时候的你,一定要谨慎了!

看看人群中有没有认识的老人

如果有,赶紧告诉他真相

提醒他别入了诈骗团伙的圈套……


7月18日,早上6:00,63岁的老人张大娘又接到了催促她听课的电话,早上6:30她便骑着电三轮来到了位于忻州市学府东街的康寿堂生活馆,不大的个屋子里,里面却足足有二十多位老人簇拥在一起,像往常一样,做一些小游戏、领一些小奖品、听一听保健和养生...早上8时许张大娘突然倒地,从此再也没有醒过来...


题图:张大娘遗体上挂着写有“上线”名字的参会证


7月19日,张大娘的女儿彭女士将遗体带到了康寿堂生活馆,要讨个说法,但相关人员一直没有出现。据彭女士讲,康寿堂生活馆负责人18日事发后已被公安机关带走。


涉案保健品店面


据家属陈述:老人可能是因为吃了康寿堂的保健品才发生了突然猝死也可能因为当天停电,听课时人多,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导致猝死。具体原因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


张大娘生前所购保健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收入且年龄在六十到七十岁左右的老人们成了养生和保健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各种噱头的保健品被能言善道的说着外地口音但普通话并不标准的讲师讲的天花乱坠,因为他们的产品总是“没病吃了能养生,有病吃了除病根”。


张大娘购买保健品的宣传海报


张大娘生前所购买的保健品


只有老年人才能领到的入场券


老人女儿发布的朋友圈截图


保健品店的培训笔记


从以上笔记中看到,推销人员是有针对性的选择老年人,重点是:“有钱、有病”,其次是:“有保健意识、有时间、无负担”


登记参会老人相关信息的笔记


从以上笔记中可以看到,笔记中标明了每一个老人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身体状况(吃什么药品)、家庭情况等内容。


到会老人的考勤笔记


有些老人甚至拿出存折

不惜把养老的钱都买了一堆所谓的保健品


推销人员还会想尽各种招数获得老人青睐,小到发鸡蛋、脸盆、大到免费旅游、全程陪护,帮洗手、帮洗脚、帮喂饭,无所不用其及。老人便被这“温情”所感动,觉得遇到了最贴心,最真心爱他(她)的“干女儿”、“干儿子”,所以自然而然就去关照“干女儿”、“干儿子”的业务,保健(食)品、家用电器、锅碗瓢盆、玉石珠宝不一而足!



老年人有保健意识并非坏事,某种程度上也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部分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是为了“防未病”,降低生病风险。也有不少生病的老年人在医院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转信保健品的功效,进而陷入更深的身体和经济危机漩涡。商家利用老年人体弱多病、渴望健康的心理,开设健康养生讲座,夸大所推销保健品的效果,致使老年人上当。


当然,身体因素

并不是类似“保健品”消费案件的唯一变量

家庭功能的弱化、市场监管的缺位

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等

都是导致老年人过度消费保健品的源头


保健品的销售,大多都以寻找特定顾客、提供亲情服务和产品说明会等方式进行,这种销售方式叫会议营销,简称会销,是传统销售的增值服务。当下保健品行业的会销人员素质鱼龙混杂,通常以冒充专家、诱导老年人成为会员享受优惠等方式进行销售,形同传销,但却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对其约束。销售人员许下的诸多如旅行、温泉度假、赠送豪华礼品等口头承诺并不会写进合同,也就不具有法律效应。当老年人或其家属发现上当受骗找保健品销售公司进行理论或者打官司时,往往杳如黄鹤,胜算微乎其微。


在保健品消费乱象凸显的现状中

一方面,老年消费群体本身要有足够的认知

老年人的子女们也要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发现老年人上当受骗时要及时规劝


 同时,更重要的是

相关市场监管部门

应该对保健品消费乱象及时、从严处置

从制度上保护老年消费群体的切实权益


本文由龙岗发布编辑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

信息来源:防骗大数据

你可能错过的精彩内容↓

只因这件事没做到位,同为空调安装工的他们都悲剧了...

看病不知该如何挂号?这份“挂号就诊”指南全替你安排明白了丨心水推荐

【平安龙岗】系列短视频之三:学会这些“必杀技”,轻松防溺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