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马时评 | 杨振宁回国与外国“热钱”逃离,哪个更可怕?

2017-02-24 石骐恺 二马看天下

据商务部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1月份,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为120亿美元,同比下跌14.73%。尽管1个月的数据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可如果我们往去年甚至更往前的一些日子翻一翻热点新闻,可能会看出一些端倪。比如甲骨文的裁员,麦当劳的卖身,希捷的关门,飞利浦、诺基亚的纷纷关闭中国工厂。再往前那些中国“三来一补”兴起的加工制造工厂向东南亚转移,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的类似新闻。会不会做出这样一个判断?中国的某些制造业开始遭遇危机了。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岌岌可危,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严重影响了等等悲观的情绪?

先看一个媒体传出的数据,有媒体计算出外商投资在中国直接关系着4500万个工作岗位。假定这个是真实的情况,这个4500万工作岗位,可比前些日子那3000万光棍的事难解决多了,毕竟那个自给自足也是可以的。而这4500万,可不是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消化掉的。如果我们仔细看一看那些撤走的外资,会不会发现它们大概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劳动密集型。哪怕是软件编辑那样的看似高大上的工作,也不过是“码农”而已。所以她们的撤离,基本上也踩着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节奏,被我们主动淘汰的东西。只是,要引起重视的还是那4500万工作岗位,需要我们在产业调整、人力资源开发上多下一些功夫。

本文说的热钱,并非投机分子们手里的钱,或者理解成一个投入周期更长的投机资金也是可以的。其实,钱到底还是要到能够生钱的地方发展,而环顾世界,恐怕没有中国更合适了。因为这里消费能力还有很大潜力,而制造业水平也亟待提升,更关键的是各种环境相对安全稳定。所以,兜兜转转的钱,早晚还是会回到中国来。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钱毕竟要流动起来才有意义,进进出出的是个好事。所以,这个跑,并不可怕。

这几天,杨振宁回国的消息又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嬉笑怒骂各有声音。让人觉得甚是有趣。相比“热钱”的出走,杨振宁回国当然要比它更可怕,但害怕这件事的并非我们,而应该是看我们不爽的那些“番邦”们。杨至少在世界物理学界代表了一定的水平,其回国是否具有一定的标杆和示范意义,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从他们回国的角度看,是否也说明了中国的崛起已经值得那些世界精英们来建设?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相信随着我们发展的越来越好,机会越来越多,一个个的顶尖科学家都会向往来到中国工作。这世界,没有人办不到的事,同样,没有人也办不成任何事。千金散尽还复来,人才留住成大业。

当然,你可以说我“意淫”,但我就是喜欢沉浸在这种快感里。


推荐阅读

    

如果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够时常将死亡视为亲密的伙伴,那么死亡将会与我们结盟。当我们企图要躲避自然变化中的死亡时,我们也就是在躲避生命。(《茅蓬语录》之“死神的警示”)

友情提示: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欢迎其他友情组织或个人转载分享。尊重作者,尊重原创,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二马看天下(EMKTXWTT)”,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点赞,您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