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灵焚:丽江印象(三章)

2017-07-20 灵焚 二马看天下



丽江,艳遇之都说艳遇

与商业炒作的丽江败笔无关,那些昂贵的门票只是时光不寻常的骚动。雪山只适合肃穆,街道属于流水,不应该承受这般空洞的叫喊,整齐划一的盛大歌舞。

把你领到这里来的应该是那些或闲散或失意的人群,五颜六色的表情,特别是滇西北高原内心的那一片湛蓝。当然,还应该与一次艳遇的预期有关。

可以不知道是谁,但你一定要相信有人在丽江等你。

“还给我时间!”/“还给我爱情!” 据说,这是你踏进丽江的第一印象,也是你离开丽江带走的唯一记忆。

在你愿意的时候起床,不需要刻意整理心情临水而坐的午后,走来、或者路过的任意一群男女,一定会有一个你梦里拥抱过的帅哥,或者曾经让你心跳的靓女。

来到丽江,你最好把身边的位置空着,只管在时光的水面发呆。只有那样,时间才属于你的,爱情也属于你的。如何挥霍,悉听尊便。

那么,人们热爱丽江,应该与这种来自于个人意志取舍的自由有关,所谓的艳遇也因此因人而异。更多的人在这里找到的可能就是自己跟自己的相遇,明白了自己才是自己的最爱,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等待的、寻找的就是自己本身。

被时间驱使,被生计与情感放逐的日常,在丽江与五彩石铺成的街道无异,无论冬日的雪片还是夏日的阳光都不会在上面过多停留,一切都会从那松散的缝隙里自然漏失,只有那些无人认领的足音,把路面磨得光滑柔顺,日益趋近流水行走的曲线。

丽江,殉情之都说殉情

爱,本来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而在这里,却曾经成为一种死的启程。

静静地闭起眼睛,让我从千年前的玉龙雪山走来,沿途是云杉坪----游午阁----锦绣谷,所谓的“情死之地”----“玉龙第三国”。

我想告诉那些从月黑风高里出走的情侣们,再炽热燃烧的情感,一旦挂到树上,最终只能剩下僵硬而冰冷的夜色。而纵身空谷,除了那些多嘴的风声不会摔疼,抱得再紧的山盟海誓也要粉身碎骨。

不要相信“殉情是痛苦的结束,幸福的开始”。爱情,不应该有“另一种结合”的谎言。爱是鲜活生命的相互践约,不是共赴天国的彩色门票。

想说出这些,我已经来迟了?“玉龙第三国”门前除了一卷被煽情润色,被文字装饰的坚贞细节,那些肉体狂欢后的余热早已被荒草踩碎,比露水在草尖上的停留更短暂。

那么,丽江,让我再一次闭起眼睛,为你千年来的情感事件祷告吧!让那些至死不渝的情侣们的每一次爱情献祭都只是一场电子游戏,即使Game over,亡魂们也能在start按钮中苏醒过来,重新活着,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魂·侃侃的歌声

即使仅仅为了侃侃的歌声,也值得一个暑期两趟去丽江。真的!

侃侃的“嘀嗒”只适合在丽江听,最好漫步石板路,面朝玉龙雪山听,反复听,从早上到晚上不间断地,就像环绕古城的那股流水。

一个我不认识的女孩,一个满城的游客们都知道的女孩,她的名字叫侃侃。

丽江古城的石板路上,侃侃的歌声水滴一般,水流一般,有时在小跑,有时在细淌,能把时光磨得悠长而散漫。人们想象着她抱着吉他的姿势,有些透明的忧伤在泪眼里发呆。

她的泪水当然是为了来到这里散心的游客,为了寻找时间和情感的游客,为了那些失恋者苦恋者暗恋者……梦呓般流着。

可她就是不为那些不打算恋爱的人准备哪怕一个字的歌词。

曾经的殉情之都,丽江面朝玉龙雪山,千年来痴心不改。侃侃把殉情的心声,在时针和雨滴里模拟,反复着,重复着,让一对一对透明的游魂,让一群一群五彩的游魂,就这样跟随日落日出,月圆月缺,在古城闲逛。

那些心情踩出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嘀嗒铃·嗒铃·嗒铃·嗒……”。

钟表在走动,雨滴在叶片上路过,情侣的心跳溅起了水花,一滴泪珠终于不需要掩饰地落下:“嘀嗒铃·嗒铃·嗒铃·嗒……”。

时光在石板路上用象声词敲打;心声在时光上用象声词敲打。

侃侃的歌声不应该有歌词,只要让人们听着就行;侃侃的歌不需要歌名,只要歌声嘀嗒铃·嗒铃·嗒铃·嗒……。

侃侃只用歌声交代场景;侃侃的歌声凿空了语言的含义。

旋律填满了语言的空洞,歌声来自每一颗心灵中飘浮的魂。

记忆若隐若现,当下若即若离……

嘀嗒铃·嗒铃·嗒铃·嗒……/ 时针它不停在转动 / 嘀嗒铃·嗒铃·嗒铃·嗒……/ 小雨她拍打着水花 / 嘀嗒铃·嗒铃·嗒铃·嗒……/ 是不是还会牵挂他 / 嘀嗒铃·嗒叮·嗒铃·嗒……/ 有几滴泪已落下……

嘀嗒铃·嗒铃·嗒铃·嗒……/ 寂寞的夜和谁说话 / 嘀嗒铃·嗒铃·嗒铃·嗒……/ 伤心的泪儿谁来擦 / 嘀嗒铃·嗒铃·嗒铃·嗒……/ 整理好心情再出发 / 嘀嗒铃·嗒叮·嗒铃·嗒……/ 还会有人把你牵挂……

嘀嗒铃·嗒叮·嗒铃·嗒……/ 还会有人把你牵挂……

嘀嗒铃·嗒铃·嗒铃·嗒……

侃侃的歌声如此嘀嗒铃·嗒铃·嗒铃·嗒……

古城柔软的时光嘀嗒铃·嗒铃·嗒铃·嗒……



作者:灵焚,中国著名作家,二马看天下特邀专栏作家

责编:红红


焚,本名林美茂,福建人,现居北京,日本归国哲学博士(Ph.D.),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古希腊哲学,日本近代哲学、日本汉学。出版学术专著、合著、译著、编著等多部。“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重要发起人、组织者之一,曾主持《诗刊》《青年文学》《诗歌月刊》等散文诗专栏,现为《星星·理论版》“散文诗现场”专栏主持,出版散文诗集《情人》《女神》《剧场》等。

推荐阅读


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

欢迎其他友情组织或个人转载分享

尊重作者,尊重原创

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二马看天下(EMKTXWTT)”

谢谢!



微信号:EMKTXWTT

以文会友,以文载道

贯通正能量,打造新思维


如果您喜欢,请点赞,您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