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疆的白杨||木生手记

2017-08-30 李木生 二马看天下


不管都有谁写过新疆的白杨,我还是要写出我的新疆白杨。

新疆的白杨不是为观赏而来,她就是这片土地的化身,或曰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化身。

当然要让身心浸泡在苦难里。戈壁上独有的寂寞,盐碱的侵袭,风沙的肆虐,干旱的熬煎,还有漫长冬季的酷寒,她都要反复“享用”。

但是她从不退缩。直直地立在天地之间,让粗砺干燥的戈壁有了水的意味,空漠的西部也便悄然升起着一种干净的妩媚。她的直,是一种挺拔,没有丝毫的拖泥与旁逸,气贯乾坤,又简洁无比。挺拔,却绝对不板不滞,仿佛能够听到她血脉的汩汩地流动。

长期存活于污浊里,对于清洁的向往因为无望而几乎成了一种酷刑。跨过万里的路程,一眼看到白杨的当尔,这种“酷刑”便一下子解脱了:终于找到了世间最为洁净的生命。白嫩而饱满的躯干上,纤斑不存;而绿莹莹的叶片,在强烈而通透的阳光里,流溢着翡翠般的纯粹的光泽。常常会忍不住,将脸贴在她凉荫荫的肌肤上,就有了清流潺潺在心上的感觉。还会听到维语一般流水的歌唱,仰起头,便见敛翼般的树冠上的叶,在风中欢快地翻动。音符般颤栗的翻动中,会于疾速交换的绿与白间(叶的背面是灰白的),筛下星星点点的火苗样的阳光。

她的貌当用“清朗”二字概括。而这种清朗,又因为内敛而有了梦幻般的美。笔直的干箭一般射上宇空里,绝无散漫的枝;细小的枝上是略微嫌小的叶,都紧紧地抱着惟一的干,一起向天空里伸延、再伸延。简捷间却蕴藏着大智慧:这是风沙苦寒的高原之上最佳的生存姿态,直的干与因向上抱紧而呈合伞状瘦长的冠,不是可以以最小的消耗而最大限度地迎接风沙吗?我们好说抗争,其实她是在与环境相知相恋中的融会贯通。

行走在新疆,会有一种洪荒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外来人的心境。白杨们却用自己的热爱,构筑着也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只要有人的地方,总有白杨们秀拔清婉的身影,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又奋力地射上天空,去与纤尘不染的金子般的阳光亲吻、嬉戏。没有尔虞我诈,更没有排斥、倾轧、践踏,只有相互的爱翠绿地生长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白杨们,挤挤挨挨地共同生长(常常会密密麻麻地挤在一处,亲热地生长),为庭院,为庄稼,为牲畜,挡住风挡住沙,也守住水守住土守住生活。即使倒下,成为房梁门楣或箱柜车辆,也是在以另一种生命的形式,与农人融洽在一起,酿造出世上最为有滋有味的家常。

新疆白杨独一无二于天下。善,美,还不屈着。

作者:李木生,中国著名作家,二马看天下特邀专栏作家,二马中国梦精神家园文化交流群成员

约稿:千山独一鸟

责编:谢天谢地

作者简介

李木生:诗人,作家,编辑。童年失恃,孤梦飞依星月;少年挨饿,生吞西游红楼;青年国乱,缘遇马列鲁迅,荒漠之心,遂萌诗之芽苗;中年新闻,醒忌喉舌,有杂感发思索之音;八九之秋,寒凝横眉,黜迁副刊,却塞翁失马,得自由笔墨。垦荒散文之僻壤,又操诗歌之杂音,忧愤仍不得抒解,则偶犁小说之贫地。不觉进入生命的初冬,却不惧不怠,只是垦荒不止,期待于真相中觅真理,于黑夜里举烛台,于奴役中发战叫,以心血炼文字,以生命荐轩辕。

推荐阅读



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

欢迎其他友情组织或个人转载分享

尊重作者,尊重原创

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二马看天下(EMKTXWTT)”

谢谢!



微信号:EMKTXWTT

以文会友,以文载道

贯通正能量,打造新思维


如果您喜欢,请点赞,您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