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亚洲随笔 | 一碗小面与八个汤包

2017-09-06 黄亚洲 二马看天下



我不是美食家,对美味学说一向梳理不出个甲乙丙丁,但倒有兴趣说说这一趟南京之行里一碗小面以及八个汤包的舌尖感受。

一碗小面,是指“孟非的小面”,完全冲着孟非的声名去的。

我一个杭州人,喜米饭远胜于喜面食,但因为杭州近九百年前做过首都,朝廷从喜面食的北方搬了过来,所以杭州人像不拒绝卷舌音一样也不拒绝面食,这一传统绵延至今,当代杭州大街小巷的面馆之多就是一个明证;同样,我对面食也有相当兴趣。而我此趟到南京,愿以面食当米饭,一个更为直接的原因,是想趁此探个究竟,看看孟非三年前到底捣鼓了个什么“小面”能如此闻名遐迩,看看电视圈的大名人在商业领域到底有没有实实在在的效应与进账。

仅仅是一份好奇。

面馆果然熙熙攘攘,满座,且需门外排队,地点是在南京万达广场大楼的第三层,但使我意外的是,这熙熙攘攘进门出门的男女顾客,并不是我想象中的脸带惊奇与喜悦的“孟粉”,而是扎扎实实的眼盯价目表的食客,皆是冲着面来的,不是冲着名来的。我相信我的这一判断。

进门的食客四目顾盼,关心与讨论的皆是品种、价格、微辣还是麻辣乃至不辣。价目表上,面当然是主打,品种不少,也卖麻糍这样的名小吃,也卖各式自制的热饮,生意很有点风生水起的样子,而所有顾客关心的也都是自己的食欲与美味的搭配,没人在意门口的招贴是“孟非的小面”还是其他人的小面,更没有人欣赏那副高挂的写有“一碗小面老少咸宜”字样的贺联,联是郭德纲书的,字体有如画符,烂得跟我有一比。 我坐下来。我要一碗什么样的面呢。

孟非公司办公室的段主任郑重建议我要一碗“豌杂面”,说这面味好。我问辣吗,他说辣的,但辣得还行;我问你吃过吗,他说没吃过。我说你没吃过怎么就判断是好呢,他说吃过的人都说好吃,所以就推荐这一款。后来我就知道这位帅哥是苏州人,不喜辣,之所以自己从未品尝过重庆味道却兴致勃勃地领我进入“孟非的小面”,估计也是一种恪尽职守的表现。 一尝“豌杂面”,滋味着实不错,但那味,不是微辣,比微辣还略胜一筹,正好达到我能接受的辣的上限,而且那辣味里还明显地裹着一种鲜味。豌豆煮得酥软,杂酱调得香甜,面条也是手擀的,似有骨骼与肌肉,经得起嚼。所以我一下子就吃得唏哩呼噜,满嘴跑香,看得段主任发笑。

不吃面的段主任却告诉我这碗小面的煮法,说这碗面的煮法非常讲究,豌豆是事先用骨头汤煮得又烂又糯的,那杂酱,更是调得地道,五花肉要切成极细的颗粒,豆瓣酱与甜面酱的选取也很注意质量,然后要加入葱白、榨菜末、蒜末、姜末、干花椒、料酒、糖。段主任还说,为了保证重庆味儿的正宗,厨师都不用当地的,全要从重庆专门选来南京,所以一系列的安置事务很多,很费孟非的心思,但为了“一碗小面”的高品质,什么都顾不得了。

很明白,孟非开店,招徕顾客的着眼点不在名,而在实。“孟非的小面”这招牌的前两字不是关键,后两字才是要害。毕竟是在“食文化”领域,货品本身的质量才是实实在在的;当然,在影视界,那关键就在前两个字了,光芒四射的。 当夜,孟非在录制完毕他著名的电视品牌栏目“四大名助”后,请我吃饭,说起面条的事儿,他一下子就严肃了,说面条的质量与好吃才是他最为关注的,最最要紧的,只要顾客盈门是冲着面条的好吃而实现的,那我开面店这事儿就算是成功的。他说南京已经开了三家了,北京马上也要开张一家,接下去若干城市都有筹备的。

一听,就觉得这生意经很对路。质量有了,数量就跟着来了。

关于第二天的早餐安排,美食家段主任提议去吃正宗的金陵鸡鸣酒家汤包,说就有一家特正宗,开设者是鸡鸣酒家汤包的开创师傅居银根的女儿女婿,馅子特别地道,在一条小巷子里,黄老师你难得来一趟南京,不吃这样的汤包太可惜,那宾馆的自助早餐有什么好吃的,我最不喜欢吃了。

听这小帅哥说的,这跟我的想法却是相反啊,五星级宾馆的早餐多诱人啊,中式西式兼备,可以豆浆油条,可以煎蛋馄饨,可以牛奶蛋糕,末了还有咖啡水果冰淇淋,甚至最后吸着一杯酸奶出门,我每次吃这样的早餐必是食欲大开;可是段主任却不由分说,说明天一早必得尝汤包,说那才称得上叫早餐,就这么定了。真是拗不过这位美食家。

一大早司机就上门来接了,说是现在可以赶过去,段主任已经在小巷子里排队了。

汽车去寻地方停车。我下车,穿过马路,沿着指定的巷口钻进小巷。那巷子名字挺高大上的,叫热河南路,但真个挤窄,显然是属于未曾改造的旧城区,自行车与来来往往的行人裹在一起,走路都要瞻前顾后。我进入百米左右,就看见了心情平和的段主任站在七八个排队的人中间。那支队伍孤零零的悬在巷子的一侧,而窄小的汤包铺子在巷子的另一侧,中间必须留出窄窄的巷道供行人与自行车通过。

段主任见了我,不动声色,笑嘻嘻,轻声解释:“生意好,要排队。”

铺子就叫“徐健萍汤包店”,只一个窄窄的门面,门外置着炉子与层层叠叠的蒸笼。我伸头看店堂里面,里面怎么也那么逼仄呢,拢共只两排座位,各五只小小的塑料凳,顾客分别面对着两侧的白墙进食。中间留出的空道就供人进出了。这么有名的一家正宗老店,就做十个顾客的生意?再看里面的那一小间,就是制作汤包的工作室了,两位厨师正以娴熟的手势挑着一张张面皮子裹肉馅。

我在半个小时后终于轮到了一张小塑料凳,挤进一个缝隙坐下,两侧肩膀都挨着人。面对的这张长条桌也够窄的,但够放一蒸笼的汤包与一只醋碟子了,甚至还可以挤下一碗鸭血粉丝汤。

品尝汤包之前,我就知道了南京人自有一个吃汤包的小口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吃汤,最后一扫光”。我先在心里记下了这一谆谆教导。

汤包终于来了,一笼八只,样子可爱,白里透黄,黄里带白。嘴里放入第一只,才轻轻咬下半口,一个啜吸,就斜着嘴惊呼一声“好吃”,直至整只吃完下肚,才缓过气来对段主任说,这汤包皮这么薄,一坨馅子不咸不淡不油不腻既带甜又带鲜,怎么这么的入味啊?

后来才知道,这肉馅子的制作特讲究,选上等精肉不算,各式的配料极为复杂,至今对外保密,属于“祖传”一类,不钻进这条小巷子还偏让你尝不到。据说有大商家曾希望出高价买配方,但这位“鸡鸣汤包”的传承人就是不干。

当然不干,商业社会了,讲究的就是竞争。

所以这里的十只小塑料凳还是很金贵的,要想挤进来坐上还非得巷子里排半个钟头的队不行。出门时,段主任告诉我,他本人每个月必得来这条小巷两次。

真是个美食家,为了一份口味的地道,不管酷暑还是寒风凛冽,都要坚持来这里排队。咽着口水的同时,是满心的渴望和幸福,这是必定的。

显然,做一个古都南京人,还是挺圆满幸福的,起码在美食这一份上。但段主任立马纠正我,说不仅是南京啊,我们江苏各地都有特别精美的东西。他加重语气说黄老师你下次来,我开车带你往苏州方向去,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好东西,我都知道它们在哪里,都跑不掉!

别的地方我没有尝,还不敢说,只是,这一次我诚诚恳恳对段主任说,今天到这里品尝了一客金陵鸡鸣汤包与一碗鸭血粉丝汤,这般别致的享受,确实胜过了五星级宾馆的高档自助早餐,我再也不后悔了。

作者简介:黄亚洲,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共十六大代表、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兼主席。现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影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游记名家联盟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诗刊》编委、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理事。已出版长篇小说《红船》《雷锋》等各类文学专著30余部。长篇小说《日出东方》获国家图书奖。诗集《行吟长征路》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诗集《狂风》获首届中国屈原诗歌奖银奖。组诗《行吟孔子故里》获马鞍山李白诗歌奖金奖。电影文学剧本《R4之谜》《开天辟地》《灯塔世家》《邓小平1928》《落河镇的兄弟》等16部作品被搬上银幕,作品先后获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华表奖、夏衍剧本奖,并在德国、埃及、美国等有关国际电影节上五次获奖。创作电视剧有《承诺》《张治中》《相煎上海滩》《上海沧桑》《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作品多次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国家“五个一工程” 奖等。戏剧剧本被搬上舞台的有话剧《雷锋》。曾获“首届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全国优秀电视剧编剧”称号。


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

欢迎其他友情组织或个人转载分享

尊重作者,尊重原创

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二马看天下(EMKTXWTT)”

谢谢!


微信号:EMKTXWTT

以文会友,以文载道

贯通正能量,打造新思维


如果您喜欢,请点赞,您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