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篇一“律”,新意再不见||二马汉字评书

2017-10-11 范登生 二马看天下



成语“千篇一律”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宋·苏轼《答王庠书》:“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 成语基本含义为: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模样,都是些公式化没有新意的东西;多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教条。

话说晋朝时期,司空张华经常模仿东汉时期著名诗人王粲的作品写诗,他的诗多叙写儿女柔情、风花雪月,讲究绮丽的辞藻和修辞,在当时也挣得了一些名头,赚得一些眼球。但真正内行人并不十分欣赏他的作品,认为程式化的成份太多,没有什么新意。南朝诗人谢灵运评价他的诗是千篇一律、如出一辙、没有新意。

下面给大家解读“律”字,不要小瞧了这个再简单再熟悉不过的汉字,不自夸地说,真正明白这个字含义的并不多,多是一知半解、人云亦云。

“律”(lǜ)字是个有声会意字,甲骨文写作,从彳从聿,“彳”(chì)是“行”字的左半部分,“行”字甲骨文写作 ,形义为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所以“彳”形义为路口,引申为行走。许慎《说文解字》“彳,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 如“彳彳亍亍”即行走的脚步声。“聿”( yù)表声兼表意,甲骨文写作(又)表示手,为指事符号,指事对象并不确定,有时指事为书写的笔,有时指事为吹奏的乐管,有时指事为喂养,因此“聿”字形义为手拿笔书写,或手拿乐管吹奏,或手拿食物喂养。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聿”字为“所以书也。”即书写。《汉书·扬雄传上》“武骑聿皇。”这里“聿”字表示轻快的意思,由书写引申而来。《后汉书·傅毅传》注:“聿,循也。”这里“聿”字表示遵循,由书写法律条文引申而来。因此,“聿”在“律”字中表义为毛笔、乐管。彳与聿两形会意,“律”字本义为手持毛笔在街道路口书写让百姓遵守的法律条文,或在街道路口手持乐管吹奏为位高权重者壮威开道。

由书写法律条文引申出规范、规则、限制、约束等义,如律法、律令、律条、律师、军律、铁律、纪律、自律、定律、规律等。由手持乐管吹奏引申出乐器、节奏等义,如音律、韵律、旋律、律动、规律、律诗、格律、七律、五律等。

许慎《说文解字》“律,均布也。十二律均布节气,故有六律,六均。从彳聿声。”即均匀分布。《尔雅•释诂》“律,法也。”即法律。《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这里“律”字也是表示法律、法典。《易·师卦》“师出以律。”这里“律”字则表示军法。《礼记•礼运》记载“五声六律十二管。”这里“律”字表示律管,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诗·小雅·蓼莪》中有“南山律律。”这里律律表示高大险峻的意思,应是从法律、法典中引申出来,喻指法律、法典都是高高在上的人制定的,见之令人生畏,触之岌岌可危也。

此外,“律”字还有其他一些义项,这里不再赘述。可见,真正弄懂一只汉字绝非易事,非追根溯源、逐流析变不可。(第239讲)



作者:范登生,二马看天下特邀专栏作家

责编:恬恬

推荐阅读

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

欢迎其他友情组织或个人转载分享

尊重作者,尊重原创

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二马看天下(EMKTXWTT)”

谢谢!


微信号:EMKTXWTT

以文会友,以文载道

贯通正能量,打造新思维


如果您喜欢,请点赞,您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