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黑人变白,多芬广告玩砸了:是你种族歧视还是我们想太多
10月9日,全球著名品牌(Dove)在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上发布了一条宣传广告,然而,引起大家注意的不是多芬的新产品,而是广告极具争议的内容。
这个内容,让他们再次陷入舆论的沼泽。有人看了广告之后说:“这就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有人看了广告却说:“我觉得是你们太敏感了”……
在这个三秒左右的视频里,一名黑人女性使用了多芬的新品后,脱掉了T恤,居然变成了一个白人女性!而白人女子脱掉T恤后居然变成了另一种肤色的女性。
这则新闻的前半段“黑人变白人”的内容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许多网友纷纷直呼:“你这是种族歧视啊!”
多芬广告引争议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多芬把一个‘黑人女性脱掉体恤变白人’的广告发布在了社交媒体上,网友直呼:我们都不敢脱衣服了!”
随后,多芬马上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扯下视频广告,并且在脸书(Facebook)上贴出了一条致歉声明。
就连推特(Twitter)也贴出了类似的致歉声明。
但是,网友们纷纷表示:不买单!
“这是我在本周见过的最没有诚意的道歉!你是要加入川普行政府吗?(川普前段时间闹出“白人至上”事件)”
“在你们董事会眼里就是白人至上啊,何必假惺惺道歉呢?是我们太愚蠢才会相信你们很重视黑人朋友。”
大家的反应都很激烈……
但是,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多芬在广告上搞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以前他们曾经也发布过涉及“种族歧视”的广告。
洗一洗“黑人变白人、黄人”
这则广告也被细心的网友挖出来了。
广告发布在2011年,当时图中的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分别被标注为“使用前”和“使用后”,意思就是,只要用了我们的产品你就会变成皮肤最白的白人女性。
并且在当时发售的多芬沐浴露上还标注着:“对于颜色较深的皮肤使用。”这句话瞬间引爆了网友的敏感的神经……
其实,由一条广告引发的“血案”不止出现在国外,中国也曾经出现过。
2016年,某制造商在官方微博上投放了一则洗衣液视频广告。广告中,一名身上脸上都沾着油漆污渍的黑人男子,让女主角喂了一粒洗衣溶珠后,被按着头塞进洗衣机中。洗衣结束后,女主角打开洗衣机,一名肤色白皙的亚洲面孔男性从中出现。
广告一出,引发了大量外媒的转载和关于种族歧视的指控。种族歧视话题一度被推倒了风口浪尖。
也许是迫于舆论的压力,制造商随即删除了相关视频,并贴出了解释声明:
也有不以为然的中国网友在评论里留言:心中有歧视的人才觉得羞辱黑人是歧视,你们真的是戏太多,想太多了。
甚至早在两百年前,英国就出现过类似种族歧视的香皂广告。
洗一洗,黑人变白人。
面对这样带有争议性的广告,有人高声抗议,也有人不以为然。
究竟种族歧视说主观意识还是客观存在的呢?
“无意”和“有意”的歧视
其实,说是主观意识也不假,但种族歧视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广告被称之为“种族歧视”,实在是有些小题大做了,是黑人朋友们太敏感了,那只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种族矛盾较少的社会里。
在中国这个民族融合,种族矛盾较少的社会里,大部分朴素的中国人都不会对“黄黑白”三种肤色有着过多的想法,也不会过分敏感。
但是,美国甚至许多西方国家,由于历史和社会环境等原因,造成了种族矛盾难以调和,所以,哪怕只有一丁点儿涉及种族歧视的小问题,都很容易被放大。
比如,在美国吃西瓜都有可能被认为是歧视,只因为《波士顿先驱报》的一篇漫画中,一名男子跑进白宫,向坐在浴缸里的奥巴马(黑人总理)推销西瓜味的牙膏……
那么,多芬及其类似的投放广告等到底算不算种族歧视?
应该说,这类广告视频确实涉及种族歧视,并且应该马上下线。
因为,不论作为沐浴露还是洗衣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去污,清洁和干净。也就是把“脏”变成“干净”。而按照投放广告的主要内容来看,黑人自然而然的让人想到了“脏”,而白人则代表着“干净”,这无疑是一种歧视。
就好比一些人对黑人的印象是“文化低”“社会地位低”“犯罪率高“的,除此之外,便没有什么正面的词汇了。而这些负面的标签也没有什么来源根据,但是,黑人的刻板印象就这样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其次,这类产品往往是国际大牌,它的受众是全球各地的人,那就包括黑白黄三种人,没有理由不顾及不同种族的人的感受,只能说,商家这样做,是不厚道不负责任的。
所以,种族歧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商家在面对涉及种族歧视的问题时能够及时的道歉并且撤除视频,也恰恰说明了我们的社会正在一步步前进,种族矛盾的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人重视。
相信我们的努力会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好,也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被温柔的对待,不论你的肤色是白色,黑色,还是黄色。
凤凰卫视欧洲台综合报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习编辑:撕纸小番茄
责任编辑:李乐
精彩推荐
继章莹颖之后,又一北大女留学生失踪在美国旧金山失联,海外留学到底安不安全?
把自己刚出生宝宝的尸体包塑料袋里扔在下水道藏了3年,于此同时孩子的爸爸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