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打动12亿中国人,这个“大眼睛”姑娘经历了什么成为了副书记?
1991年,一名记者在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发现了一位小女孩。在三河中心小学的教室里,她手里握着笔,眼神直勾勾的看着前方。尽管这个女孩看着有些怯懦,但她那双大眼睛流露出的求知若渴的神情却很打动人。于是,这名记者按下了快门。
后来,这张名为“我要上学”的照片,成为了当时希望工程的宣传照,一时间感动全中国。
但,这也改变了这个女孩的命运。
照片发表后,无数中国人为这双大眼睛所动容。于是,全国各地的小朋友,大学生,工作人士们都陆陆续续地资助起照片中的主人公,苏明娟。
李万就是他们中的第一人。他将自己微薄的津贴攒起来,在苏明娟读小学期间,每学期给她寄100元。苏明娟升入初中后,天津的一位老人每年都会给她寄糖果和生活用品,直至高中,从未间断。
2002年,苏明娟凭着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走出大山的上学梦。她考入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攻读金融专业。
2005年毕业后,她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
再后来,她结婚生子,像一名普通白领一样,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2007年时,她也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安徽赛会志愿者招募形象大使。
今年12月15日,在共青团安徽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苏明娟被选任为共青团安徽省兼职副书记。
之所以是兼职,与2016年出台的《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有关。为了能更好的发挥青年主力军的作用,共青团决定建设一批“专职、挂职、兼职干部相结合,符合群团组织特点、充满生机活力的干部队伍”。
后来,团委的书记班子从原来全部由团的专职工作者组成,变成了由“专挂兼”的干部们组成。这些挂职和兼职的副书记们,很多都是来自基层的青年、非团干出身。
他们的人事关系和工资都在原单位,不需要每天坐班,也不享受行政级别待遇。
尽管如此,对于苏明娟来说,这也是一个她发挥优势的平台和机会。
苏明娟是幸运的。曾经,家境贫困的她几度失学,而现在,她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和备受重视的事业。
苏明娟说过:“如果没有希望工程,我很可能连高中都上不了。我和数百万贫穷家庭的孩子,都因希望工程而改变了命运。”
1989年,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发起了“希望工程”公益项目。
它给超过五百万贫困山区的孩子带去了“走出去”的希望和机会。
作为希望工程第一批资助的学生,张胜利长大后回到老家担任小学副校长。因为他知道想读书却没书读的痛苦,他希望做一名老师,改变更多贫困孩子的命运。
他也将自己女儿的名字,命名为张希望。“希望”两个字,对于当时接受资助的他来说,是“终于有书读了”的象征,也是改变命运的象征。
刘英爱,张胜利的学生,受希望工程的资助和张胜利的影响,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董合肃,在希望工程的资助下,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读书期间,他和同学一起设计作品,成功获得了意大利设计大赛入围奖。毕业后,他成为家居产品设计师,作品屡次获奖,事业有成。
曾经连身穿的衣服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他说:“以后会尽可能的回馈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让“希望”能够传承。”
这些曾经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孩子们,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帮助过他们的人,回馈这个社会。
苏明娟上班后,把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之后,她也一直在捐助不同的贫困儿童。作为“希望工程”的受益者,她希望把爱心一直传递下去。“今后的日子,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到乡下的学校看一看、走一走,告诉这些孩子每个人都有希望。” 她说。
张胜利,和苏明娟还有许许多多曾经接受过希望工程资助的孩子,约定每人每天捐1元钱,建立 “希望之星基金”。钱虽少,但在不断的积累中,却能帮助无数需要帮助的孩子,在不断的积累中,希望得到了传递。
有国内媒体评价,“抛开希望工程这件事不说,我们可以感受到也应该明白,当人们获得了一次来自社会的关爱后,成长、生活、成熟…… 这些 “人们” 最终也更容易想到去感恩、去回报、去奉献。因此,这也启示我们:不要冷漠对待他人,不要冷漠对待这个社会,因为拒绝麻木的你,最终也会感受到别人回馈给你的温暖。”
凤凰卫视欧洲台报道
实习编辑:丁小熊
责任编辑:李乐
精彩推荐
刚刚,美国对中国下手?! 特朗普最亲密的两个小兄弟却在此时反水...
1984年到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注意了!今天你“震荡”了吗?
零下2度,“亚裔”男孩被发现陈尸街头,英国网友在评论区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