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刀刃向内”攻坚税收征管改革

2018-02-11 《瞭望》 国家税务总局


纳税人在安徽省濉溪县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大厅办理业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其中的重头戏就是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着眼于更好发挥国税、地税各自优势,着力解决现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目前,《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出台两年多。

  

  “我们把征管体制改革放到与组织收入等重要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列为‘一号落实任务、一号考核内容、一号督办事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力以赴确保改革取得实效。”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军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指出,征管体制改革既是顺应纳税人期盼的民心工程,又是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建设,更是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

  

  两年多来,我国税务系统聚焦《方案》目标,将《方案》确定的6个方面31类改革事项,细化分解为96项具体改革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目前《方案》确定的主要改革任务已基本到位,成效日益显现,更加有效地发挥出了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

  

“一号任务、一号考核、一号督办”

  

  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国家税务总局在《方案》通过第一时间就专门成立《方案》督促落实领导小组,国家税务总局机关18个司局和5个综合改革试点省税务局为成员单位,建立周谋划、月小结制度,全力推进这项“一号落实任务、一号考核内容、一号督办事项”贯彻落实,推动改革向纵深挺进。

  

  这其中,关键是紧盯改革谋布局。深化征管体制改革的步步推进,既有来自刀刃向内的内生动力,也有来自协调推进的改革合力。国家税务总局积极推动各地将《方案》贯彻落实纳入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盘子,正确处理好条与块、内与外的关系,争取改革最大公约数。

  

  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纷纷成立以分管省(区、市)领导为组长的《方案》落实领导小组,所有省(区、市)均以党委和政府名义印发了《方案》实施意见,各地税收保障办法陆续出台……税收共治的合力迅速转化为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

  

  根据《方案》有序实施的要求,国家税务总局综合考虑确定了“5+7+N”的试点格局。“5”即选择上海、江苏等5个省市作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7”即选择北京、广东等7个省市作为专项改革试点单位,“N”即鼓励其他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先行先试。

  

  “5+7+N”的试点格局,充分激发了基层改革活力,系统集成了191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样本,国家税务总局先后选出了2个综合改革试点单位、3个专项改革试点单位和11个示范改革项目,对各地试点推行的跨区域税收合作、“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等40多个改革试点项目实施全国推广,并将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上升为制度成果。

  

  从顶层设计抓谋划到上下联动齐推进,全国税务系统跑出了改革的“加速度”。截至目前,《方案》各项改革任务基本按时限要求落实到位,各方反映积极良好,改革蹄疾步稳向纵深挺进。

 

“触深碰硬”知难而进

  

  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获悉,两年多来,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啃下了不少改革前进路上的“硬骨头”。

  

  一是国税、地税合作持续优化。国家税务总局以“职能交叉”为突破口,围绕《方案》提出的“服务深度融合、执法适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部署要求,发布实施《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推动国税、地税合作在服务联合、征管互助和协同稽查等8个方面有序开展。

  

  目前,国地税合作实现全面升级,合作事项已达60个,推动国税、地税在更高层次、更深领域谋求共赢。数据显示,全国联合办税服务厅已近9000个,占全部办税服务厅的7成,努力实现让纳税人“走进一道门、来到一个窗、办好两家事”。

  

  二是税收制度改革有序推进。2016年5月1日,作为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据统计,2016年5月~2017年9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共减税10639亿元,有效减轻了纳税人负担,拉长产业链条、扩大税基成效明显。

  

  OECD(经合组织)发布的《东南亚、中国和印度经济展望2018》研究报告认为,营改增作为近几十年来中国最重大的税制改革,带动了中国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17年12月1日起,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由河北省扩大至北 49 31926 49 15884 0 0 2832 0 0:00:11 0:00:05 0:00:06 2832、天津等9个省区市。采访中,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司长蔡自力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改革不仅节水成效明显,还成功探索出‘税务征管、水利核量、自主申报、信息共享’的水资源税共治模式,更好地形成税收共治合力。”

  

  2018年1月1日实施的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税法。为组织实施好这部新税法,国家税务总局与环保部、财政部研究细化配套政策、强化技术支撑、夯实征管基础,全面做好开征准备工作,助力实现人民群众对“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好期待。

  

  三是税收征管方式科学转变。“《方案》的公布实施,标志着新型税收征管模式的构建基本完成。”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向本刊记者介绍,国家税务总局积极探索建立以“实名办税+分类分级+信用积分+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闭环管理机制,有效提高了征管效能。

  

  2016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纳税人分类分级管理办法》,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对涉税事项进行合理分级,通过差异化管理提高整体税收征管效能。国家税务总局还将1062户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层级提升至税务总局,提升对大企业集团的税收服务管理水平。

  

  四是税收共治大格局逐步形成。税务部门全力打造“党政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收共治格局,不断扩大税收治理“朋友圈”,实现减轻纳税人负担和基层工作量的“双赢”目标。

  

  税收诚信作为“信用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税收共治的重要领域。201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中央文明办、中国人民银行等29个部门签署了《关于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实施联合激励措施的合作备忘录》,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实施41项守信联合激励措施。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步步难行。国家税务总局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34个部门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28项联合惩戒措施,有效震慑了涉税违法犯罪行为。

  

征管改革纵深持续推进

  

  李万甫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近年来,征管改革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抓落实的任务之重、压力之大也同样前所未有,“关键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积极开展全方位的督察,既抓正面典型,总结鲜活经验,又深入查找问题,弥补工作短板,推进改革落细落小。”

  

  其一,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保证改革“含金量”。2016年,国家税务总局共分5个批次组织30个督察组,对各地改革试点落实情况和改革推进情况进行明察暗访,覆盖所有省份。2017年,先后4次组织24个督察组重点对24个省份国税局、地税局开展实地督察,既总结各地好经验、好做法,又通报各地问题和不足,推动改革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其二,纳税人的感受是检验督察实效的“试金石”。“以前,我们对资源综合利用税收政策的理解不到位,借助税务部门的实地督察,辅导完善相关资料,使我们享受到了140多万元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烟台东方蛋白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高波告诉本刊记者。

  

  因此,纳税人“获得感”成为检验征管体制改革成效的首要标准。据第三方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显示,2017年国税、地税满意度综合得分比2016年同口径分别提高了5.49分、2.04分。

  

  其三,绩效管理成推动改革落实的利器。2017年,税务系统绩效管理已升级至5.0版,将《方案》每年需落实的事项全部纳入绩效考评,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任务到岗、责任到人,进一步加大了考评结果运用力度,将考评成绩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和公务员年度考核挂钩,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相结合,有效发挥了绩效管理“抓班子、促落实、提质效”的积极作用。

  

  “我们对《方案》中的各项改革任务实行全覆盖考评,通过制定税收战略规划及按年度计划分解考评指标,形成了‘战略—目标—执行—考评—改进’的抓落实闭循环机制。”据国家税务总局绩效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严格考评,税务系统各层级、各部门和各岗位逐项明确具体工作任务,保障了改革任务的高效完成。

  

  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绩效评估中心开展的第三方评估显示,经全国13.5万名税务干部不记名受访,72.5%的干部认为“绩效管理显著发挥了‘指挥棒’作用,成为各级党组抓班子的有效手段”。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专家评价,“中国税务部门把现代化管理与大数据理念运用到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先进和超前的。”



来源:《瞭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