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致孩子:疫情之下,我们该读懂什么?
春天已至,孩子们的“云端课堂”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不少校长们都开始与学生相聚线上,隔空喊话。疫情之下,我们该读懂什么?今天,一起来听听中国教科院杭州胜蓝实验中学校长李建飞的线上思政第一课。“等风雨经过,待春暖花开,愿归来,你已自然生长”!
2020年这个春天似乎来得有些慢,在这个非常时期的今天,我们以空中在线这样特殊的方式跟大家交流,说真的,我的内心是复杂的。孩子们,你们这个假期过得还好吗?是不是想念学校生活了?疫情当前,尽管我们身居家中,不在一线,但我们同样不是局外人。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很多超出你们的经历,超出我们的想象,在我看来,它就是一本鲜活而沉重的教科书,值得每个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读懂它。疫情之下,我们该读懂些什么呢?我想与大家分享三点:
好多年前,我曾经在一节自习课时一个男孩的抽屉里翻到一本郭敬明的书,书名叫《悲伤逆流成河》,那天下午我把他“请”到办公室,我让他谈读这本书的感受,谈为什么要读这样悲伤的故事,他的一句话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老师,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了”。是啊,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写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的只有一次”。我想说,一个人不管你的身份如何、财富如何、成绩如何,他都只有一次生命,生命一去不复还。在这点上,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绝对公平的。
疫情以来,我们时常听到一些悲伤的故事。之前,湖北电影制片厂员工常凯一家四口,就因感染新冠不幸去世,他的遭遇让人扼腕、痛惜。“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其实就是一座山”。新冠肺炎已让数千人失去宝贵的生命,数万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目前,国内的疫情形势持续好转,但境外的形势却异常严峻,感染病毒的人数还在持续增加。全球,正处在疫情“至暗时刻”。我们不禁感慨,生命是如此的宝贵,有时又是如此的脆弱。
在我们身边,生命面临的危险,除了疾病,还有成千上万,火灾、溺水、车祸,毒品、野味、网络,甚至醉酒驾驶、校园欺凌……在众多的危险中,有些是天灾,更多的可能是人祸。像毒品、野味,对我们的诱惑很大,但对我们的潜在危害更大,一旦感染上病毒,那是非常致命的。像校园欺凌,轻者让同学受伤,重者让同学致残,更严重的是让同学的心灵受到难以愈合的创伤和痛苦。法国思想家史怀哲说,“善是保护和促进生命,恶是伤害和毁灭生命”。《论语》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类的伙伴,我们怎能忍心滥杀野动物呢?作为我们的同窗,我们又怎么可以随意拳脚相加呢?
我们要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了。疫情之下,我们要学会科学防护。比如坚持有规律的作息,不可熬夜,不沉迷电子游戏;坚持适量运动,做到劳逸结合;要管控好情绪,合理调节学习节奏;要注意卫生,勤洗手,勤通风;还有戴口罩、不串门等等。我觉得让自己的免疫力强大起来,这是抵御病毒的最好药物。重要的是,我们要守住规矩,沉着应对,不再慌乱,不再抱怨,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我们只是被困在家里,那些逝去的人,却永远困在了2020年的冬天”。我们所要做的这一切,其实只是尽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什么是生活?生活的意义在哪里?这是疫情之下我们需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最近,网络上两个梦想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河南南阳的这个男生叫小通。学校给孩子们上网课,小通家没有安装Wifi,但邻居家有。每天上午,他准时搬个小凳子,在自家平房的楼顶,蹭邻居家的网络。为了不打扰邻居,屋顶就成了他的“空中教室”。同样,在武昌方舱医院也有一间特别的教室,医护人员称之为“梦开始的教室”。原本它是一间堆积医疗物品的库房,后被整理而成的。它属于一名确诊为新冠肺炎的高三女孩小付。她一边坚持治疗,一边努力学习,为了梦想不轻言放弃。网友评价说,她们俩努力、专注的样子真美!
确实,疫情之下,居家学习、居家锻炼、居家劳动,便成了孩子们寒假生活的常态。其实,大家要面对的是一张难度不小的“生活考卷”,而且我们每个孩子也都有一份“校长特别作业”,即制定学习锻炼计划、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说,这是最能考验孩子们自主品质和自律能力的时候了。是放纵,还是慎独?是混日子,还是抢时间?是走向优秀,还是自甘平庸?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已经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我看来,疫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场大浪淘沙。它会淘出那些品质和能力更好的人。小通、小付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始终认为,读书、学习虽然辛苦,但这是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不是可有可无的生活附属品。无论你们来自哪里,家庭背景、家庭条件怎么样,甚至曾经怎样叛逆、又怎样颓废过,最后的最后,我们仍然要走一条普通人走的路,考进高中,考进大学,我们别无选择。我相信只有自主的人、自律的人,才能实现笨鸟先飞、弯道超车,成为更好的自己。
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讲过,“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纵然生活苦涩,也要怀揣希望,向下扎根,向阳生长,让生命不断增值、发光。我想起疫情期间的一则温暖的报道。一群环卫工人因隔离住进武汉一家酒店,14天后退房时,让人惊讶的是他们所住的9间房子居然“一尘不染,好像没人住过一样”。他们干的是城市最脏最累的活,但他们的内心却最强大,心灵最纯洁、最美丽。
在这次战疫行动中,既有像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那样的国士级专家,也有大批90后的医护人员,还有科研科技攻关团队,更多的是奋战在疫区和后方的普通劳动者,他们舍生忘死,主动请缨,夜以继日,负重前行,用生命拯救着生命,用生命守护着生命,用生命温暖着生命。一位在浙大一院康复出院的新冠患者哽咽着向医护人员道别,“我看不到他们的脸,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看到他们的眼睛给我莫大的力量”“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没有见过护士的眼睛、医生的眼睛!”,这是多么真挚朴素的语言。
法国罗曼·罗兰有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我想,正是千千万万最美逆行者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勇气,撑起了整个湖北、整个中国寒冷的冬天,他们不愧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疫情以来,人类的生存问题继2003年非典之后再度成为热议。最近一个名叫《大自然母亲》的小视频,在网络上一度走红,“在大自然中未来是否还有人类的一席之地?”的质问引起我们深思和忧虑。
我非常欣赏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三体》一书中的一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事实也是如此。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开始加速对大自然无情的索取,甚至大量捕食野生动物,彻底打破了原本平衡、稳定的食物网、食物链,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和地球环境的恶化,人类陷入被逐出地球、无处安身的巨大危机。
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一书中,把人类发展历程中始终面临的三大问题归结为瘟疫、战争和饥荒。就从2020年来看,澳洲山火,美国流感,东非蝗灾,包括这次新冠肺炎,截至今天,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疫情,所有这些都给人类再次敲响警钟。
古人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我们要学会自警自省,敬畏自然,敬畏地球,敬畏生命。我想人类只有遵循生存的法则,与大自然和谐共存,才可能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生生不息。也正是这样,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行动之迅速,态度之鲜明,值得我们点赞。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地球就是个“村”,人类就是“命运共同体”。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更离不开中国。面对新冠疫情,中国采取了比世卫组织更加严格的防控标准措施,用莫大的勇气和巨大的牺牲,为全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时间,积累了经验。灾难当前,我们还为巴基斯坦、伊朗、意大利等国家伸出援手,投桃报李,雪中送炭,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制度优势。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艾尔沃德所评价的,“我们要认识到中国人民所作出的贡献,世界欠你们的!”。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国,哪来的家?家庭的命运从来就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想,作家艾青的这句话,最能代表我们的心情,我们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片伟大的国度而感到无比幸运和自豪!疫情之下,我们要以爱之名,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我们要倡导绿色环保,关注公共安全,在成长中体验责任和担当,在经历中厚植家国情怀和法治精神,共同守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孩子们,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世界只有变化才是不变的,只有不确定才是确定的。我们要读懂生命的价值,读懂生活的意义,读懂生存的危机,在适应世界的不变和不确定中更好地改变世界。一场疫情也让我们明白,磨难压不跨,奋起正当时。我们要永远保持上进心,像风一样,搏击长空,永不停息,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努力让生命更丰盈、更出彩、更幸福。等风雨经过,待春暖花开,愿归来,你已自然生长!
大家都爱看
●战“疫”先锋| 汇聚力量,构筑起疫情防控“红色堡垒” ——我校机关第二党总支用行动诠释“硬核”担当●看全文!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学院党委书记唐闻捷带队赴永嘉开展春季农业生产“三服务”活动发 布 | 党委宣传部
来 源 | 教育之江
编 辑 | 陆淑杭
审 核 | 彭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