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说美国对华“贸易战”更是一场美国“内战”?

2018-03-23 吕祥 百万庄通讯社

如果真的发生贸易战,

要看的不光是现在谁输谁赢,

而是谁是最后的输家。


特朗普当政以来,其政府的最大特色就是“混乱”。


混乱的争权夺利


在执政不过一年的时间内,众多白宫高级幕僚和内阁高官纷纷离职,反映出特朗普政府“政治基本面”的高度不稳定性,而其背后则是各大利益集团之间的无情争夺。

回顾2016年美国大选,特朗普赢得共和党党内初选,这不是共和党主流势力期待的结果,但出于对“大局”的考虑,共和党背后的利益集团——特别是以科氏兄弟(Koch Brothers)为代表的“土豪”工业集团势力还是与特朗普达成了默契,其结果就是特朗普接受彭斯为竞选搭档,这被班农称为“浮士德式的交易”(即与魔鬼的交易)。

这样的政治交易的直接结果就是每一股势力都试图成为白宫的幕后主宰者。2017年6—7月间,不同势力之间的争斗导致了一轮规模巨大的换血。而以国务卿蒂勒森被炒、总统经济顾问科恩辞职、国家安全顾问再换人等事件为标志,一轮更大规模的“换血”行动正在进行中。预计今年上半年内,白宫办公厅主任、司法部长等关键角色都面临被替换的结局。

新一轮换血行动表明美国共和党背后的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的加剧,预计特朗普政府到今年下半年或许可以实现相对的稳定。


“贸易战”其实是“内战”


正是在此争权夺利的背景下,一些被称为“鹰派”的人物纷纷跳到前台,试图在当前的乱局中谋取他们个人的利益和其所代表的极小利益集团的利益。

▲  以知名的对华贸易“鹰派”纳瓦罗为例,他并不能代表美国共和党的主流主张,而只能代表美国本土产业中很小一部分企业的利益。在有关进口钢、铝的关税问题上,纳瓦罗的主张部分可视为钢、铝生产企业的利益诉求,但并不能代表美国更为庞大的使用钢、铝材料的制造业企业的利益。

可以说,美国正在发起的“贸易战”,首先是美国的一场“内战”。


特朗普关税主张引发多方反对


在此次有关钢、铝关税问题上,比较诡异的一点是,支持特朗普的主要声音来自民主党内的“极左”人士,而共和党主流皆与特朗普保持着距离。

比如,众议院议长莱恩对特朗普的关税主张提出了明确反对,另有100多名众议员也以公开信形式予以反对。

因为涉及各相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加拿大、墨西哥、欧盟等经济体的反对自不待言。尤其是欧盟,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反制措施,这对特朗普的关税主张所形成的压力是巨大的。▼

在对外政策上,特朗普的嗓门很大,但行动是有节制的。贸易战没有赢家,这是共识,而且我相信特朗普内心也深深地理解这一共识。发出贸易战威胁,就是使得相关各方陷入“懦夫博弈”(chicken game)的局面。特朗普是否一意孤行,取决各相关经济体的决心、意志和博弈技能。

毫无疑问,在很大程度上说,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是增加美国对贸易伙伴国谈判砝码的伎俩。但是我认为,在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事务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轻易就范。


“301调查”致美股全线猛跌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额是如此巨大,以致于双边发生的任何贸易冲突都将深重地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无疑,中美贸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问题,但这绝不是中方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由美方的劳动力结构、经济结构以及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美元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的结果。

美方若要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必须在供给侧实施大力度的改革措施,增加其高性价比产品的对外供给能力,而不是试图限制别国的供给能力。

▲  美东时间3月22日午时(北京时间23日凌晨),特朗普签署了基于所谓“301调查”而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处对中国贸易采取制裁行动的总统备忘录,对中国发出明确的贸易战威胁。且不说这一备忘录中对中国的指责有几分实质内容,其在美国华尔街引发的巨大恐慌就足以证明,美国企业和股市投资人正是特朗普政府可能发起的贸易战的最大受害人。

▲  22日午后,美国股市全线猛跌,以致于代表美国最强大企业的道琼斯指数成分股无一见涨。对于一再声称要重振美国制造业的特朗普而言,最具讽刺意味的事实是,跌势最猛的企业恰恰是卡特彼勒和波音这两家美国制造业龙头企业。


中方如何应对?


我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在中长期可以得到缓解。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很积极的趋势,比如,美国对华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气正在大幅增长。美国能源部也刚刚提出了“少监管,多创新”从而扩大美方能源对外供给能力的政策。在此方面,中国扩大从美国的进口从而缩小美方对华贸易逆差的潜力是巨大的。

应对特朗普贸易战威胁的最佳途径,就是要向美方清晰表达以下几点:

第一,处理双边贸易纠纷的唯一有效途径是相互间进行平等协商、妥善管控分歧;

第二,只要美方能够改善自身的供给能力,中方将可以极大地扩大从美方的进口;

第三,如果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地发动贸易战,那么中国只能奉陪。从金额角度来说,中方在一场贸易战中可能损失更大,但中国的制度会确保中国承受损失的能力远远高过美国。

如果真的发生贸易战,要看的不光是现在谁输谁赢,而是谁是最后的输家。基于我对中国制度的信心,我坚信最后的输家肯定不是中国。



撰文 / 吕祥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

编辑 / 宁静、郑楠、蔡海若

图片 / 网络

制作 / 徐曦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