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辅食添加原则 -- 纽约喂养师带我重新解读
图片来自网络,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公众号请不要随意转载
小D是早产宝宝,所以很多喂养上的问题都会被放大。她从矫正三个月开始就有一个专业的喂养/语言康复师。康复师从喂养原则、喂养姿势到辅食营养等一点一点抠细节,帮助小D不仅要吃的健康,而且要用正确的方法吃饭,这样才能锻炼口腔肌肉,不仅让宝宝成为快乐“小吃货”,也为她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基础。现在小D矫正马上要11个月了,她从一开始每顿奶都哭不愿意吃,到现在可以自己坐着啃手指食物。我如今回头再看网上关于添加辅食的原则,发现很多是需要额外解释,甚至是错误的。
开始正文前,先让大家看以下三点并判断是否正确:
· 宝宝到了6个月就需要添加辅食;
· 一岁之前不吃易致敏食品,如蛋黄,海鲜,坚果;
· 宝宝吃了食物后出疹子,这是过敏现象,要忌口
如果有任何一条你觉得是正确的,请耐心看完这篇文章,看看大J根据从纽约语言/喂养康复师学来的知识是如何重新解读。
原则1:宝宝到了6个月就需要添加辅食 -- 不一定
添加辅食的关键是看宝宝是否符合以下四个条件,而6个月只是一个参考值,这是大部分宝宝可以达到这些条件的时间:
· 有好的头部控制,包括可以稳定地把头保持在正中央或者转头表示不要再吃了;
· 有支撑可以自己坐稳;
· 推舌反应逐渐消失了;
· 对大人食物开始感兴趣
很多地方没把这个主次关系说清楚,结果大家都只记住了“6个月”这个结论。四大条件中有两个是关于宝宝大运动发展的。而每个宝宝的大运动发展节奏有快慢,所以6个月这个说法不该一刀切。
小D的辅食是过了矫正7个月开始加的,因为她之前无法很好地坐稳。美国这边的康复师有个理论叫"Everything comes from core"。什么意思呢?一切精细运动都是需要大运动作为前提的,大运动最重要的就是核心肌肉力量(core)。口腔进食是最最精细的一个精细运动,如果一个宝宝竖头不稳,支撑着还坐不好,她是需要花很多精力去维持自己的头部和背部平衡,是无法有额外精力专注在咀嚼吞咽这件事上的。如果躺着喂,那更是万万不行的,容易发生窒息不说,宝宝的咀嚼吞咽都没有得到锻炼,大部分食物都是滑下去的。但是,辅食添加也不能晚于8个月,因为这样宝宝就错过了锻炼口腔肌肉和开发味觉的关键期。
小D矫正都快7个月了,我们的喂养/语言康复师迟迟不松口,不让开始辅食,大J那时也挺着急的。后来她说了一句话,让大J释然了,“宝宝如果身体没准备好,强行喂辅食只会让宝宝不爱吃饭。你想想,宝宝接下来一辈子都在吃饭,为什么要着急这一两个月呢?而且一岁以内的宝宝,营养大部分来自奶,辅食更多是为了让他们锻炼口腔肌肉和开发味觉。”
大J的解读:什么时候开始辅食添加,关键是看宝宝是否满足四大条件,6个月的时间是参考值,在4个月到8个月之间都是合理的。
原则2:一岁之前不吃易致敏食品,如海鲜,坚果等-- 错误
上个月,小D有个playdate来我家玩,夫妻双方都是波士顿外科医生,他们家宝宝和小D一样大。他们看到小D吃鸡蛋,吃花生酱,都惊呆了。然后大J也惊呆了,按说这个已经是非常普遍的辅食知识了。一问才知道,他们看的美国儿科协会的书是第4版的,里面关于容易致敏辅食的知识已经过时了。第6版最新的美国儿科协会指出,通过研究发现,晚引进容易致敏的食物并不会降低过敏风险,相反反而容易提高宝宝过敏风险和养成挑食习惯。
在大J一些国内妈妈朋友看来,大J在给小D引进新食物方面是属于“激进派”的。尽管激进,但小D的喂养/语言康复师一直提醒大J在引进新食物的时候还是遵循一个一个食物添加,每次吃新的食物都是在早饭那顿加,这样万一有任何不适,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每次新食物添加后,大J都会观察四天,没有问题,再继续引进新食物。到如今,小D几乎大部分食物都吃过了,每天的辅食安排都能保证品种丰富,营养均衡。
那一岁以内的宝宝到底有没有不能吃的食物呢?有的,有意思的是,以前这个清单很长,如今已经很短了。
· 蜂蜜:不是致敏原因,但会引起肉毒中毒的可能;
· 牛奶/豆奶:在1岁前不建议替代母乳或者配方奶,营养不全面。而且有些宝宝无法消化牛奶/豆奶中的大颗粒奶蛋白;
· 其他:有窒息风险的小颗粒、高糖高盐食物
大J的解读:过敏和引进易致敏食物的时间没有必然联系,相反晚引进易致敏食物反而会增加过敏几率。1岁以内宝宝不能吃的食物只有:蜂蜜、牛奶/豆奶、有窒息风险的小颗粒和高糖高盐食物。
原则3:宝宝吃了食物后出疹子,这是过敏现象,要忌口 -- 错误
小D第一次吃燕麦米粉后四小时,午睡醒来,我发现她脸上和胸前都起红疹子了。大J当时第一反应就是“食物过敏”,马上打电话给小D的儿医。医生听完我的描述后,和我说这不是“食物过敏”(FoodAllergy) 而是“食物不耐受”(FoodIntolerance)。
这是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食物过敏”的特点是症状凶猛,而且出现症状快。“食物过敏”是会影响身体免疫系统,会影响体内好多器官的,甚至严重的会危及生命。“食物过敏”在进食后一小时内就会出现像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一旦确诊是“食物过敏”一定需要严格忌口,不吃致敏食物。而“食物不耐受”没有那么严重,它的特点是症状缓和,出现症状慢。大部分都是影响消化功能(比如腹泻)和出现皮肤问题(比如出疹子),而且它基本都是在进食几小时以后才缓慢出现症状。引起“食物不耐受”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肠道没有某种酶。
所以小D的这个情况是“不耐受”而非“过敏”。对于“不耐受”,小D的儿医建议先停几天,然后再重新引入。是的,只需要停几天,因为宝宝和成人不同,他们的肠胃器官每天都在日益成熟中,很多不耐受都很快很容易就消失的。大J大概停了4天燕麦米粉以后,重新又给小D食用了。第一、二天减量,观察小D没问题,第三天就按正常量,小D之后没有再因为燕麦而出疹子。
大J的解读:清楚区分“过敏”和“不耐受”的区别,客观对待忌口这件事。“不耐受”是正常的身体应激反应,导致“不耐受”的食物不用“判死刑”,当时可以停掉,但过段时间可以继续再尝试。
其实很多宝宝并不是“教科书”宝宝,他们的好多发展都没有按照育儿书的节奏走。所以我对于育儿的观点是,不仅仅要知道结论,还要知道结论背后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经常“玻璃心”,才可以少一些焦虑,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宝宝发展。
回复标题前数字,看更多大J小D的精彩文章
2 我的宝宝“正常”吗?
17 美国没有“厌奶”这个说法,“厌奶”到底是个什么鬼?
19 一个超级奶爸是怎么炼成的?
24 聪明玩具库 - 加拿大妈妈推荐的“无调味料”玩具
27 海淘婴儿营养补充剂,听听美国儿医怎么说
小D,倔强努力的28周早产宝宝;大J,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大J小D,一个早产宝宝奋斗的进行时,记录大J在美国学到的养育知识以及小D的成长故事。我们还不知道未来如何,但我们一直在努力
这是我的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jiayoubaobao2015" (加油宝宝的拼音),或者扫以下二维码
进入公号底部菜单,查看更多热门文章和栏目
或者回复"m"看所有文章列表
把文章分享给更多需要的父母们,让我们的能量传递下去,是对大J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