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培养出了无能的孩子(附音频)

2017-06-05 大J 大J小D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


今天的文章有录音哦~


上周在休假中,堂姐一定要和我视频,她被她的儿子气到不行,来和我倾诉。她告诉我说,儿子已经上初二了,从上学开始每天就是陪读。现在更是变本加厉,有时干脆自己啥都不干,就等着堂姐回来帮他做。


堂姐上周自己工作也忙,下班回家晚了,看到儿子作业一点都没做,气就蹭蹭蹭上来了,开始数落儿子,“你怎么就没有一点不让我操心的呢?自理能力差也就算了,就指望你读书好一点。我和你爸爸在单位都是骨干,怎么就有你这样一个无能的儿子呢?” “我无能,不也是你教出来的?” 


堂姐没料到儿子会这样顶嘴,顿时语塞,伤心地哭了,稍微平静一点后就联系了我。堂姐大我8岁,儿子出生时,正好是他们夫妻打拼事业最忙的时候,当时就找了保姆照顾儿子。


堂姐因为一直没时间照顾儿子,对儿子其实是非常宝贝的,在家基本上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外甥5岁时,还需要堂姐追着喂饭,后来上小学开始,堂姐就开始了陪读生涯。有几次两个人都耗到太晚,堂姐就索性帮着完成了。


那天关掉视频,我自己也在回想堂姐从小到大养育儿子的一幕一幕,让我也有了不少反思。特别是外甥还嘴的那句话一直围绕耳边,后来几天休假空的时候,我就一直在问自己,为人父母,我们是怎么会一步一步培养孩子的“无能”呢?



高功能父母培养出无能的孩子


现在大部分父母都因为上班而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孩子,这会让很多人感到内疚,而内疚的背后我们就想到了补偿,这可能就是很多很多的玩具,也可能是在有限的陪伴时间内替孩子做很多事情。不少父母会一边抱怨一边“享受”这样的过程,这样的补偿会让我们自己心理觉得好受很多,觉得孩子是需要我们的。


另一方面,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赶赶赶”成了主旋律。很多时候的包办代替是因为我们“等不了”,让孩子慢慢来还不如我帮助孩子完成。而且常常一天工作下来本身就很累了,花时间教孩子其实要比替孩子完成累的多。于是很多父母就妥协了。


但恰恰就是这样的“高功能”父母培养出了很多很多“无能”的孩子。小时候追着喂饭,大了帮忙做作业,成年后替孩子操心就业婚姻。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步,我们都精心安排,替孩子铺路,唯独忘记了教会孩子“替自己负责“这件事。


很明显太多的孩子无法为自己做事思考,因为我们替他们做了思考了。这就是过度养育


可是很多父母无法也没有能力替孩子铺一辈子的路,等到孩子大了,他们就开始恨铁不成钢了,开始指责孩子的无能了。这就好比我曾经听到过的一句话,“父母他们从小替我打怪,现在我真的遇到大boss了,他们说不管了,你自己来吧,但我从小连基本练级都没经历过啊!”


堂姐的这个案例不是特例,特别是当我自己做了父母后,我更加从这件事里有了很多反思,提醒自己不要用爱却一步一步培养了女儿的“无能”。


如何察觉我们过于包办替代了?


也是自己当了母亲后才发现,什么时候帮、什么时候不帮,这个度真的好难把握。我上了儿童早期教育的课程后,就找了机会和我的教授探讨。他提出了三个问题,当下面这三个问题我们都回答“是的”的时候,也许是时候检讨一下,我们过于包办了:


1、孩子的某些事情没有完成或者做不好,你比孩子还感受痛苦(比如孩子不吃饭,孩子没完成作业时)


2、当你的孩子拒绝做哪怕是最简单的任务或者家务(比如明明会搭积木了,会穿鞋子了,偏要说,妈妈做!)


3、当你发现自己都不知道对孩子的期望到底是什么了


教授特地强调,不帮孩子做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个坏父母了,更加不意味着你就少爱了孩子。相反,这意味着,你更加爱孩子,你只不过用了一个更加有效的方式在帮助孩子成长。



分清问题盒子


在小D小的时候,我也有一段时间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该帮她,毕竟小孩子的确有很多事情都是不会做的。后来我就把自己和小D分别想像成两个独立的抽屉,我的抽屉里是满的,有很多技能,而小D的抽屉就空的。


我所要做的就是把我抽屉里有的尽我所能教给她,而且有一个原则,当小D自己可以做了,即使做的不完美,要花很多时间,甚至总是失败,我就意识到这个技能已经进入了她的抽屉,接下来她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失败,不断练习直到熟练掌握。换句话说,这已经不在我的帮忙职责范围之内了。


这样假想中的两个抽屉一直帮助我到现在,每次我忍不住想帮她做的时候,我脑子里就会出现这样的抽屉,然后我就会问自己,“这是属于我的还是属于女儿的问题?我想帮她是因为她真的不行,还是因为我自己看不得她不行,或者只是我焦虑她万一不行?”



帮助她而不是替她做


每次这样的一个内心暂停键,常常就会让我更加明确我到底该怎么做。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就“袖手旁观”,而是更加有策略地帮助孩子。


在这类问题上,我见过一些父母是属于非黑即白型的,要么就是直接替孩子做了,要么就是命令孩子做,然后说孩子不肯做。其实孩子最愿意和我们一起做,我们自己回想一下,我们平时做事时,孩子是不是就像个跟班一样总是围着我们。


因此,当孩子刚刚学会某个技能,而你又开始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包办代替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事,在做的过程中将需要完成这件事的技巧用简单而且孩子听得懂的方式讲解给孩子听。


这个过程其实不容易的,因为很多事情我们做了太多遍了,以至于我们都没有想过,“吃饭该怎么自己吃,如何拿勺子,如何把东西放进嘴巴不掉下来”。但正是这样的“不容易”的过程,才是父母需要去学习的。


所谓“做父母”,不需要替孩子做很多事,但需要让孩子自己完成很多事,细微差距导致的结果却全然不同。很多父母跳过这一步直接替孩子做了,不但剥夺了“做父母”的责任,而且也剥夺了孩子迈向独立的机会。

关于如何教孩子,我以前写过三篇心得分享可以戳标题

讲真,别再冤枉孩子不听话,明明是你自己说不清

“你怎么学习不动脑筋呢?”原来这个能力需要从小启蒙

偷师|纽约幼儿园老师用“搭脚手架”的方法激发孩子潜力


说实话,每个父母都见不得自己孩子经历困难。但是只有这一点一滴的“克服困难”的过程才能让孩子变得坚毅,变得独立,变得有责任心。这些品格不是凭空养成的,就是从小到大这些困难时刻,他们自己解决了,他们自己承担了后果,他们哭了受伤了,然后擦干眼泪继续完成了。


真正聪明的父母都是脑子动的快一点,但行动会慢一拍。不要让我们的“超能”养成了“无能”的孩子。


大J叨叨叨

周五刚从加拿大度假回到纽约,我们周六一早就开车3个多小时来到了纽约旁边的一个海边城市,老公参加铁人三项,我和小D来助阵。 这边其实气温才23度,海水还是很冷的,我根本没给小D准备泳衣,可是看到海水的她,兴奋地一个劲往海里冲,根本抓不住啊!


讲真每次度假其实更累,但总是特别开心。好了,我们生活又回归了,恢复一个星期更新五次的节奏了,大家也要记得回归,看文章给我留言哦,比心!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经不起挫折的孩子,小时候父母肯定没做这三步

思维模式决定潜力,这是每位家长该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为啥害怕女儿被夸漂亮?我们真正应该警惕的是这个

学龄前完成这三件事,远比认识多少字,会多少算数重要!

比天赋智商更重要,美国人最希望自己孩子拥有的品质

6个月到3岁,如何让孩子自己吃饭?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微信公众号:大J小D


新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正在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等各大电商持续热销。




别让我们的超能培养出孩子的无能

苹果手机专用打赏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