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厉害看不上去不是干部料的孩子,也许更能当个好领导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小D的幼儿园也有学前班、小学和中学的,因为很喜欢这家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自然的我也就特别想了解他们的学前班和小学设置。前段时间争取到了去学前班随听一节课的机会。
我对于她们班级的一个小女孩印象很深刻,这个女生长得小小的,也不是特别爱说话,一点不起眼。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在“项目讨论”的环节。
当天讨论的是设计下午去社区书店购物的计划,6、7岁的孩子的天性就是“爱出风头”啊,几乎每个孩子都在那里争先恐后地说,好几个都没轮到老师点名已经边举手边对着老师说,“我认识钱,我知道怎么结账”;“我认识路,我们这里出发,出去要经过两个红绿灯”。
那个小女孩一开始也不插嘴,就是默默听着,等到大家一轮说完了,她才举手,得到老师点名后才开口,“我们要不分工一下吧,Bea,你认识钱,那钱就由你和Philip负责;Leo你认识路,那就你和Mia负责带队。。。”她的提议很快就得到大家的支持,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职责,这个计划就这样很好地制订好了。
因为这件事,我开始对她额外多留意了。我发现,相比有些孩子在自由玩耍时争着去拿自己想要的玩具,她会等待大家先选,然后自己再拿,遇到其他伙伴因为玩具发生纠纷,她还会出主意协调。
相比其他孩子开会时间争着说话让老师看到自己,她总是非常认真地听着,时不时还会点头,然后自己有想法时就会举手等待点名。她的性格挺淡淡的,用大人的标准来看也许就是“与世无争”的样子。
那天参观后,我还特地和班主任老师提到了她,老师给我的反馈,这个孩子虽然不争不抢,但她内心是很有自己主意的,同学们都很愿意听她,很有领导力的一个孩子。
领导力,这是每个父母都希望培养孩子的。随便打开任何一个美国常青藤大学招简章都会强调这点,任何一个公司招聘经理以上职位也会看重这个。但对于孩子世界的评判,我们似乎更容易简单化,印象中似乎就是那个愿意表达、愿意说,凡事都是主动争取第一个,很“厉害”的孩子才是做班长做领导的料。与之相对的是这样的声音,“孩子不声不响,不争不抢,会不会成不了大器?”
但这个学前班的小女孩是特别高高在上,气势压人的吗?完全不是。对于“领导力”这个定义,我们似乎有点走偏了。因为每个地方都在说“领导力”,于是我们都没停下来认真思考,到底哪些素质可以形成一个好领导?
这一点在美国教育中也开始逐渐引起注意了,哈佛大学的领导力学科的Barbara Kellerman教授甚至还提出了“跟随者”概念:先让孩子成为一个好的跟随者,好的跟随者更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其中这两大品质尤为重要:觉察力和合作精神。
觉察力
和大家说过,小D是个慢热的孩子,我曾经一度也有压力,总是希望她可以像其他孩子那样可以争着说话,可以争着去参加某些活动。现在回 48 33009 48 15840 0 0 6214 0 0:00:05 0:00:02 0:00:03 6214看,其实我也是不经意陷入了追求领导者的怪圈了。
领导最关键的能力就是可以聚拢一群人,让大家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一起完成一件事。如果只是一味鼓励孩子做“第一个”,为了追求表面上的那个“快”,也许反而错失了让孩子观察周围环境的机会。
“你刚刚大喊大叫,你怎么了?”-觉察自己
“刚刚B想拿A的小推车,然后B就大哭了,为什么啊?”-觉察他人
“幼儿园老师在分配任务,你想做什么,那为什么你后来主动把机会让出来了呢?”-觉察环境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个小女孩,最后大家信服她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她的觉察,她充分观察了每个人的优势。好的领导力体现就在于可以统筹环境达成任务,而这是需要建立在“懂”人的基础上的。
合作精神
父母的关注就像阳光,洒在哪里,哪里就会生根发芽。懂得竞争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只是一味地教孩子,“你要举手告诉老师你会,你要做第一,你要第一个上去拿这些东西”,这样的教育反而让孩子离培养真正领导力又远了一步。
当一个孩子眼里只有“输赢”和“第一”时,他不仅容易和同伴们成为不必要的“敌对”关系,而且他也会因为怕输而固步自封。我们更需要让孩子建立这样的意识,“如何让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一起解决一个问题,这更有意义”。
当孩子的关注重点从“我”变成了“事情”本身后,他们才能真正地去思考想办法,真正去集结大家的力量,真正去体会全力以赴“做成”一件事的酣畅淋漓,而不再因为一点点个人得失而伤心。
这一点在孩子集体活动时尤为重要,遇到需要有竞争的活动时,不要总是刻意去强调名次,多引导孩子观察自己的努力过程,多让孩子反思,如果重新再来一次,怎么调动外力,如何和他人合作可以效果更好?
伟大的领导从来不是以领导自居,而是关注于自己的努力会发生怎样的影响和改变。领导力从来不该是一个职位名称,而是一个做成事情的目标。
养育孩子过程中,最怕的就是把“目标”和“目的”的顺序搞混了。培养领导力,需要注重培养像今天上面提到的觉察力和合作精神,也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等。这些领导力的软实力的培养是我们的育儿目标。
但我们绝对不能带着“让孩子做领导”的目的来育儿,不然就会出现一味追求“领导”这个名词表面意思,也会下意识地因为孩子无法达到表面标准而出现“恨其不争”的焦虑或者用力过猛。
目标,是我们每个人生而为人可以成为更好自己的软实力;而目的,只会让我们困于某个单一价值观后裹足不前。
培养领导力,比让孩子“做领导”更重要;育儿,要有目标,但不要有目的!
大J叨叨叨
这个周末纽约才刚刚有一点点春意,送给大家,无滤镜的中央公园。可是,明天纽约又要下雪了(哭~~~)。而且小D的幼儿园明天开始放春假了,我又要连续5天一个人带这个精力超级旺盛的小妞了,你们祝我好运吧。
不管怎样,愿你们都不负春光,新的一周好心情哦~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1、思维模式培养
2、表达能力
3、慢热孩子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畅销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的作者,微信公众号:大J小D
我已经写了800多篇原创文章了,想看更多历史文章,欢迎点击下方二维码
参考资料:《Followership: How Followers are Creating Change and Changing Leaders》by Barbara Kell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