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期【怎样学习:微理论】读眼术——认识学生的六种方法(一)
读眼术
——认识学生的六种科学方法(一)
项恩炜
大家都晓得要关注学生,要了解学生,问题是,怎样了解学生呢,具体有什么办法吗?哪些办法是经过科学实证,且行之有效的呢?通向这些问题答案处的道路一定千千万万,但作为复杂处境中的个体之人,却也只得努力摸索着梳理出那“一”条道路来。因此,结合笔者的阅读、培训与实践体验,试着分享一种个人觉得行之有效的、认识学生的方法。
方法一:关注眼球
一、理论简介
在NLP(神经语言程序学)中,介绍有这样一种被实证证明有效的理论:眼球转动的方向,与大脑思考的过程有对应关系。具体言,除了一般的注意力对外情况,眼球向上,大脑进入“视觉图像”处理的状态;眼球居中,大脑进入“听觉声音”的处理;眼球向下,则大脑进入“感觉、身体触觉、情绪、内言(即和内在的自己对话)”的处理。眼球运动不仅可以按照上中下方位解读,还可以结合左右进一步解读。若按照“右利手”(生活中习惯使用右手)者的眼球运动标准,可以这样解读。眼球运动至左上方,为“回忆画面”,可以进入到再现曾经留意过的场景,而运动至右上方,则为“构造画面”,会主动或情不自禁地进行画面改造或创造;当眼球运行至中间偏左,则是回忆曾经出现的声音,至中间偏右,则是进入努力捕捉收听声音的状态;当眼球运动至左下,则是进入“自我确认”的状态,进入右下则是启动了对“感觉”的体验。
二、经验链接
谚语有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意指日常经验中存在着透过对眼睛变化的观察,发现一个人脑海内部活动迹象的体验。(在神经学发展的进程中,相当长时间人们的认识上以“心”代“脑”。)
中国古诗也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然后,“举头”“望明月”,继而进入情绪体验,“低头”“思故乡”。此处所谓低头思故乡,就明显地进入了“感觉、情绪”体验的“眼球往下”状态。而或许“举头”望着明月之时,脑海中正浮想联翩,或回忆亲人的音容笑貌,或畅想来日聚会的欢乐场景,总之,是进入到了“图像”处理的状态。当然,也有“侧耳倾听”、“低头沉思”等说法,无意中为这一理论提供鲜活的素材。
而更为经典的是,我们用此来考察古人背书时“摇头晃脑”的样子,会发现,在脑袋转头的过程中,眼球也随之而运动,于是,不仅容易激发大脑处理声音,而且还容易引发对诗歌画面想象与情绪体验——从眼球运动触发大脑思维的角度看,“摇头晃脑”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由此,也提醒我们,关注眼球运动的路径,可能会为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认识学生提供一些别样的视角。
三、教育运用
在教育中,借助此术,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判断学生状态、调整学生状态调、甚至简单实现测谎检测。此处具体举例谈如何借助眼球观察技术来调整学生状态。状态调整包括情绪状态的调整,认知状态的调整,此处只谈情绪状态的调整。
那是2007年的冬天,晚上9点多突然接到班级男生小七妈妈的求助电话,说,晚上小七的舅舅到家里,因为孩子不听妈妈话玩游戏机而狠狠凑了他一顿,刚才舅舅一走,小七威胁他妈妈说,今天晚上有你好看!小七妈妈问:项老师,我很害怕,我该怎么办?我知道小七是单亲家庭,幼时丧父,性格有冲动暴躁一面,家中平时是与母亲两人生活,亲子关系紧张。当时情况危急,在确认小七母亲孩子有单独在家过夜的经历,且没有自我伤害的先例情况下,建议她先到亲戚家住一晚上。我马上来家访,请小七等在家中。等家访结束,看小七情况,再决定是否搬回来住。她接受了我的建议。我则心急火燎地在这个冬夜赶到小七家。
门大开着,屋内寂静无声,地上一片狼藉,脸盆书本床单横七竖八,我心里也很紧张,很难想象这里发生或怎样的打斗场面。再走进去,才见小七虎着个脸坐在床上,一走进,叫一声小七,他一抬头,才吓我一跳:整个脸都肿起来了,嘴角和眼角沁出红色的印记,额头发青,右边的耳朵到脸颊那里一道长长的指甲印,赤红赤红的肿了起来。真难想象,白天在教师一脸阳光的小七,会这般状态。他嘟囔着叫了一声,又不做声。一个人气鼓鼓地坐着垂着脑袋、默不作声。似乎也未必希望我了解更多。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整个氛围实在压抑。
不能打开话匣子通过叙事环节,那怎么地得打破这个状态吧。怎么办呢?我想到了这个眼球理论,得把他从眼球向下的情绪体验状态给转变出来!怎么没办呢?得让眼球动起来啊。我想,干脆去逛街吧!“走,太压抑了,出去走走!”我一把拉起他。他倒也不抗拒,跟着出来了。
记得当时外面很冷北风直吹。我指着前面的路灯问:穿过这路灯,可以到哪里啊?他抬头望望,回答了一声——这是他第一次眼球这么明显地上抬。虽然泪眼朦胧,但一下子感觉学校中的精神气瞬间流露了。“好,我们到那里去走走吧。”他没异议。一路走,“哇,你们这楼在这一片算高的了?有几层啊?”我边问边抬头。果然,他也跟着抬头:“哦,18楼啊。还是最高的,那里的楼比我们这里的高!”“哦,哪里啊?”我故意逗他。果然,他抬手举目,为我指点了一下。真令人高兴,他开始手臂也动了。更多身体器官的复苏,会帮助他走出刚才的状态的。穿过红绿灯,正好看到挂在人行道旁栏杆上的政府横幅被风吹散了一端绳结,在北风中狂扭。哈,就让我们一起全身运动吧。如果把这个横幅系好,那就得蹲下站起爬树,眼球肯定运动得咕噜咕噜转,绝不可能停留下下方情绪处啊。小七倒也没意见,两个人开始干了起来。我很惊讶他的动手能力,很快把被扯断的绳子解开并重新系好。他有点开心,是啊,我初中老师一直说我动手能力强的。我体育也很好。说着,蹭蹭蹭地爬上了树,开始把绳子系到树丫上去。等他蹭得跳下,我对他初中的故事很感兴趣,缠着他多说说——希望他进入到回忆美好画面的状态啊。果然,随着故事细节的丰富,我们呢情不自禁地都抬起了头……乘热打铁,我继续追问回忆性问题,再追问未来的构造性问题“你觉得四个月后,你会在怎样的大学里面啊?”当我们这回来的时候,他已经不再低头了。正好走过了一排公寓,我笑着和他说,我小的时候,经常在公寓下面恶作剧学狗叫,引来整个一片区域的狗都叫起来才罢休。说着,自己放开嗓子学起了狗叫。他有点紧张,不过,当轮到他叫的时候,倒也主动了,“我能不能不学狗叫,我有个喜欢的声音可以发出来的。”“当然好啊!”于是,他双手合掌,露出两个拇指交接处的缝隙,啜口一吹,竟然发出清脆的呜呜声。我一脸惊叹他一脸得意……到这个时候,我知道,经过抬眼、运动体验、回忆想象到现在的声音制造,一路上基本没给什么机会让眼球长时间停留下下面,感觉他已经完全从情绪中走出来了。
快到家的时候,和他商量起接下来做的事情。把家里收拾好,把妈妈请回来,明天先躲在家里休息下,等脸上伤肿消退了再来学校上课……他都答应了。还电话给了妈妈,请她回来。这一夜的危机,算是顺利地渡过了。
回顾这次干预,起指导思想的就是这一眼球转动与大脑状态的理论。借助眼球的转动,促进大脑状态的切换,实现了情绪地调整。
四、教学运用
和教育不同,学习与脑活动的关系更为显性。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此理论,尤其有效。
(一)个案诊断
班级同学小夏,男,数学差,经常不及格,但教师家长评价他:人很聪明,脑子活络。我请他来办公室教我做数学题,顺便观察他做题时的眼球运动轨迹。结果发现,整个过程,无论他自己做题还是给我讲解,还是在努力回忆并动笔默写公式的过程中,他的眼球竟然都没有在左侧停留!——至少我没有观察到。这意味着他的思维过程,更多的是重新构造,缺少再现精确。这让我大吃一惊。仔细检查他的题目并与之对话,发现他说到答题思路滔滔不绝——而且方向正确;说道公式选择振振有辞——甚至还说出这个公式在书本左下角,如此看来,似乎啥问题都没有。然而,一旦请他精确,在脑海中看清楚公式的每个字母,就遇到了困难:他脑海中的公式,是模糊的、不稳定的、抖动的,只是感觉存在,而看不清楚从左至右每一个字母。当然,也就无法写清楚。只是他习惯了从这样的感觉来获得自信:我会了!
为何他会习惯于感觉和构造呢?联系了他的家庭,发现父母对其教育,一方面追求自由和开放,一方面对结果要求很高。孩子的童年生活,缺少来自父母的规则尊重体验,却几乎时时上演自圆其说的“编造”体验——用各种办法,瞒、骗、哄父母。或许正是这样的体验,导致了今天数学学习的规则模糊,构造的冲动。造成了评价中聪明,考试时数学差的现状。
在以上判断的基础上,学生和我、父母、共同约定了一个实验项目,父母在与孩子的对话方式中,增加精确性提问的语言;学生做眼球操;学生做数学公式的默写和编题工作。过程中,父母无法坚持,几乎让这个尝试功亏一篑,孩子表现也有反复,幸好四个月之后,在数学考试中成效有所体现,才得以坚持。最终高考数学成为其优势学科。
(二)教学设计
首先,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学习过程的体验,判断眼动规律,设计相应流程。
比如,数学答题,一般经过:
这个过程,是需要眼球有向下确认、向上回忆并构造、然后左上回忆或右上重新推到公式,最后书写后眼球向下确认的过程。如果判断有误,会有一次思考路径的再体验。
那就需要在设计中,用教师语言,帮助学生区分并顺利体验每一个环节。
我关注到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与教学成绩平平的教师课堂指令的差异,其中,指令有无体现完成相应任务的思维过程,显得极为关键。就以此例而言,在读题之后,大部分同学是对要点确认环节自动化处理,并没有觉察停留。而题目解答的关键,往往从这一步开始。有经验的教师,会在此处停留“看完题目,你觉得最重要的是哪个词?”“哪几个信息被你发现了”等等。长此以往,学生审题时内心活动的标准也就建立起来。如果每个环节坚持引导,并通过读眼判断,也丰富了课堂学生学习反馈的判断依据,利于对学情的把握。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目标指向,借助眼动理论,精确教学用语。
比如:教学中经常需要学生进入一个情境。
所谓进入情境,不外乎,场景如在目前,感受如同己出。前者,一般眼球向上,或构造环境,或回忆画面调动经验;后者,一般眼球向下,沉静情感之中;唯独眼球居中,可能是个例外——除非这是一个由许多声响构成的情景,尤其需要听觉开发,否则,眼球居中的状态,是很难进入情景体验的。
所以,在进行情境体验设计时,不妨对引导语稍作推敲,在“体验”“想象”的指令前,增加一个帮助学生实现“如何体验想象”的暗示,类似“请大家抬起头”“请大家眼球朝上,想想一下……”“请大家闭上眼睛”“请大家低下头”等等。
(三)眼球体操
如果我们承认,落实到每节课上,不同学科、或者说每一学科的不同任务都需要不同的思维过程,表现在眼球运动上,呈现不同的运动轨迹。虽然眼球运动轨迹是丰富的,但专家与新手,尤其在思维的要害位置处,大体还是有共性的。
所以,发现本节课学习任务所需的一般思维路径和眼球路径,除了在课中进行语言或其他设计的暗示驱动外,在课前课后,也可借助类似眼保健操的活动,进行学科任务的眼球训练,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关的偏好——事实上,由于生活体验不同,大部分人的眼球会更喜欢往几个方向走,而不乐意停留在某几个方向,此时,有意识的训练可以起到弥补思维路径盲点的作用。
五、要点提示
训练时,学会不看而看。从开始看着眼球,到可以正常对话,看着额头。
【此文获黄浦区2012年“黄埔之光”青年论坛优秀奖】
-------------------------------------------------
喜欢我们的文章吗?你可以这么做:
----微信订阅成为学习者
----登陆成为学习者网站www.52xx.net 或 www.beingalearner.com
----加入成为学习者练习QQ群176834581
.................................................
成为学习者,是一个民间教育实践研究组织。
我们致力于:
朝向成长:关注成长中的点滴片段;
专注学习:关注学习中的真实问题;
读行双叙:通过实践叙事双重方式;
互为背景:成就彼此各自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