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244期【成长篇】我是怎样做起观察记录来的?

2015-01-30 文:项恩炜 成为学习者

本文也是一个特殊的个案,因为案主就是我自己。

我尝试着通过叙述的方式回应几个问题。


一、我是怎样做起观察记录的

似乎还真没有什么伟大的动机。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动力。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不甘心做一个只会教学生挣分数的、每日哼着老调吃着老本的“教书匠”,总希望自己的教师生涯能够生动一些,丰富一些,精彩一些,有价值一些。

所谓的价值,对于刚从师大毕业,跟着教育系的学长们一起做过课题的我而言,就是“史料”(当时还真这么想)的积累。把每天遭遇着不同的细节尽量地记录下来,一方面知道自己干了点什么,日积月累,勾勒出一个普通教师的命运图景;一方面可以给高校做研究的保留一些真实而值得研究的数据。

就是这个想法,一头扎进了教育生活的“记录“之中。当时借助了刚刚兴起的博客。在“歪酷”上注册成立了“象行文字”,记录着自己和班级一起成长的故事。

为了保存资料,也是自娱自乐,每年教师节的时候,会将文字进行简单编辑、装订成册,当做自制的礼物,分发给恩师、同行。似乎这样做了,我就对这一年有了一个交代:我没有白白度过这一年的光影。记得当时尊敬的李校长和师傅不止一次地说过这样的话:小项,这些都要好好记下来,这都是你的!领导和同行的回应,让我备受鼓舞!

而过程中,我不由得发现,学生的无限生机,生活的不可预测,确实精彩至极!记得我动情地为班级的每个学生用文字画像,每天关注一个学生。记得当时班级一位叫杨水山、郑戌龄的同学,在一次阅读课上发现了教材的错误——这是我自己也未曾发现,而区期中统考的参考答案也依照教材而出错之处!这样的学生太让人惊喜了!在学校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决定向校刊《卢湾科学教育》投稿。于是,我与学生、师傅一起研究,一起成文,一起修改,把零星的发现整理成了文章的模样,最后将这篇意义非常的小文章成功发表在校刊上!这对学生与我都是莫大的鼓舞!而班级中调皮捣蛋的活宝们,也让我们的生命如此的与众不同!记得当时给学生王曦之画像,给班级的大师兄画像,给车夫画像……然后贴到班级墙壁上,大家一起阅读一起欢笑一起难过。后来,承蒙教育学院东平老师与冯秋萌老师的关照,小文《我的学生王羲之》得以在院刊《卢湾教育研究》上刊发,虽然是当时一气呵成之作,但是后来反馈还不错。也是一种鼓励。

再后来,随着工作的深入,遇到的问题更为真切而深入。一种出于专业交流的需求与快乐促使着我的记录开始聚焦问题。因为阅读李镇西老师的作品,找到了“教育在线”,因为阅读万玮,找到了K12,因为有了些网络的朋友,于是又同时关注了”班主任之友”论坛。在论坛上,在QQ群,我们分享着自己的困惑与智慧。要说清楚问题,前提是得把问题本身说清楚。而这,又涉及到记录。

于是,我汇聚到了教育叙事的大军之中。一发而不可收拾。与网友们天天记录,天天交流,分享彼此班级的精彩。

记得当时写了《班主任八戒》、《2分钟如何提高阅读效率》等小帖。在子夜听风老师、甘国祥老师、村夫老师、王晓春老师、易谷老师、初荷老师(李迪)、艾岚老师(钟杰)、平和老师、如此老师、山里老师、火车大婶、蜗牛兄弟等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受益匪浅。而当时错蒙院刊编辑厚爱,邀请加盟班主任叙事栏目的编辑队伍,主持了几期稿件,还发了艾岚老师的一篇文章。从作者到编者的转变,也给了我莫大的动力。当时在教育在线还遇到了本区清华学校的老师qhtsg,非常亲切!读他的文字,感受着他的关注,似乎也能获得思想与激情的力量,支持着我不断行走。

在朋友们的鼓励督促下,当时的记录更加的具体了。譬如,会聚焦到“课堂的节奏”、“教师的呼吸”、“座位的排法”、“迟到的处理”、“粗心的干预”、“为什么手插口袋的学生会学得很好?”等等有趣而真实的问题……

而当时的学校,在“倪怀玉班主任工作室”的引领下,我们一帮年轻的“班主任小鸡仔”们,跟着“老母鸡”一起前进,真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同中存异,精彩纷呈!倪老师的教育艺术与人格魅力一直让我至今还受益无穷。这样的氛围,自然欢迎真实问题的提出与研讨。而这样的研讨,与平时网络的文字记录与交流,正好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记录,是如此的水到渠成!而我,却又是如此的自得其乐!


二、我是怎样做观察记录的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喜欢写充满主观情感的、叙事接近浪漫的教育故事。因为学生喜欢看,可读性强。在这样叙述的过程中,自然就组织起了生活中的真实事件。

然而时间久了,心生不满。不满来自于阅读其他同行这类文字带来的“苦恼”。每当我遭遇某类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时,试图通过阅读同行的叙事来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甚至智慧,然而我常常发现,除了情感的感染、信念的唤醒之外,很难获得方法、策略,甚至智慧层面的启迪。在叙述的过程中,往往在最最关键的环节,真实的细节被煽情的叙述给替代,具体的操作被充满哲理与概念的总结所遮蔽。蓦然回首时,竟然发现自己也生产了不少这样的文字——仅仅满足于情感的流淌,仅仅能够达到情感的沟通,而在教育教学的技术层面的可探讨性严重缺失。

于是,改变!

由于当时主动接受了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比较重视个案的价值。所以,一方面,抢救整理以前做过的重要个案,搜集补充了如“学有人”等的成长过程的点滴。另一方面,重新开始新的、真正的观察与记录:

在07年初,班级学生“2007”因厌学,面临着中途退学的困境,我和他同吃同住同行40天,希望能够帮助他见证他自己创造的奇迹。这个过程,第一次完整地采用了实录形式。每天做了什么事,关键环节说了什么话,他的日记,我的日记,他家人的记录……也就是每天在网上书写这个记录的时候,遇到了对我影响颇大的NLP教练技术与易谷老师。发现了真实客观的记录所带来的巨大的研究价值,也深刻地感受到记录的同时必然遗失大量信息,所以信息的选择直接反映了记录者的学养与研究的方向。于是,耗尽半年薪水继续自费学习NLP教练技术,参加教育咨询技术的学习,同时开始了对于学习者更为微观而有趣的记录:从学生的作文语言习惯看当事人的思维特点,再判断其幼年曾经接受的训练;从学生的站姿甚至眼球转动的方向看当事人的脑海活动,再请当事人给予印证……

这个阶段不再热心于网络,而是埋头做了大量的个案。出于习惯,每个个案,都单独成册,内有相应的咨询记录与过程跟踪记录。从最初的本班学生到后来的本校学生,再到外省的孩子,有幸接触了来自北京、江苏、浙江、深圳等地不同类型的学生个案。涉及的内容也很有趣:“朗读文言文时脑海活动过程”、“为什么每天看报纸作文还是提不高”、“为什么她的英文单词记得比我快”、“为什么我上课很用功,却总是效率低”、“为什么我努力做数学,却还是不及格”等等。

由于文字趋向实录,在保证研究的科学性的同时,可读性却大大降低了。这段时间几乎没有写像样的文章,似乎在现实世界找不到可以共鸣的同伴。然而,《卢湾科学教育》的特约科研员团队,组里的学文老师、学院的杨东平老师、朱震远老师等对我工作的关注,在精神上给了我弥足珍贵的支持!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09年。随着对于处于具体的文化“场”中的个人受文化影响的认识,同时很致命地发现,在神经学综述中无法寻觅到NLP的踪影时,我的关注点开始转移到了集体的教学与建设上来。记录对象也随之发生转移。更关心“课堂教学的流程大致有哪些环节”、“概念教学如何开展比较好”、“好的课堂定向具备怎样的特点”、“怎样的教师提问会对学生思维有干扰与阻碍效果”、“班集体文化形成、发展、成熟、形成特色的过程是怎样的”、“一个伟大的故事对班集体作出抉择时的效果”……而在科学理论的寻求上,转而沿着NLP向神经科学前进,最终摸到了神经教育学的大门,重新坐进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室。新的领域,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如何搭建,我不得而知。但是感觉未来的方向就在那里!于是,再一次陷入了真实的困境,有方向,但走得极缓慢。上溯科学实验,下有生活实证,我想,这样的路是有意义的。目前能做的,就是把手头的事情做好。

10年,邓彤师加盟我区学院,主持的版块中竟然有学生研究一栏。得幸入邓老师法眼,得以将以前的一些记录整理成文并发表在《卢湾教育研究》,虽然写作时在可读性与实录之间依旧摇摆不定,但好歹已经挤出了几篇,过程中在邓彤师、东平兄的启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语言。非常感谢两位老师!

三、总结

1.从“证明自己的存在”到“证明学生的存在”。前几年还一直觉得坚持记录坚持写作,是对自我生命的一种尊重。然而到了这两年,越发觉得,其实,所有的记录,最终与其说是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倒更是“证明了学生的存在”。在证明学生存在的过程中,自己的生命也就交融在其中了。

2.从“提供研究的依据”到“提供存在的证明”。和以前刚学点东西就觉得似乎捡到个威力无比的“金箍棒”不同,最近两年越发觉得所谓的真正科学,却总难找到一个最完美的;所谓的最完整记录,却永远是写得越多落下的也越多。最终能真正为科学研究用上多少,谁也说不好。但过程中,却不经意地发现,自己和学生都曾经这样存在过。

3.从“向理论学习”到“向事实学习”。一直以来对理论的力量总是非常信服,然而近两年越发发现,事实比理论充盈得多,实证比实验有力得多。在课堂,以前感受到理论的力量更大,现在感受到学生提出的质朴的建议对我的启发更大。在科学理论中打转的同时,在保持一份警惕的同时,还是得努力做到那四个字“实事求是”。

4.比较欣慰的是,虽然方向一直在调整,但凡有记录,大体总是追求着真实、具体、客观;所有的行动,大体总是与内心的学理背景与追求有所联系的——虽然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学理背景与研究方法亟待完善。感谢卢湾教育同仁们创造的良好科研氛围,感谢卢湾高级中学同仁们创造的科研氛围与和谐校园!感谢一直以来关注、支持、甚至努力包容、等待着我的领导、师长和朋友们!

2011年2月

(本文是原创。转发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喜欢我们的文章吗?你可以这么做:

----微信订阅成为学习者

----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转发我们的文章

----登陆成为学习者网站

www.52xx.netwww.beingalearner.com

----加入成为学习者练习QQ群176834581

.................................................

成为学习者,是一个民间教育实践研究组织。

我们致力于:

朝向成长关注成长中的点滴片段

专注学习关注学习中的真实问题

读行双叙通过实践叙事双重方式

互为背景成就彼此各自精彩绽放


68 23119 68 15793 0 0 2852 0 0:00:08 0:00:05 0:00:03 30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