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期【怎样学习】感觉学会了,一做就歇菜,怎么理解?怎么办?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群:“成为学习者”微信聊天群
分享时间:2015/9/24
整理:梅香
大象:感觉学会了,一做就歇菜,怎么理解?怎么办?这是昨天晚上学法课上搜集是素材。
忧郁的午餐肉:看看具体是算到哪部(分)算不下去了,找节点。再把这步给你那样就能算出答案了吗?
大象:学生懂,是感觉。如果把这个感觉比喻成为电脑文件的压缩包,我们就得关心,压缩了哪些内容也就是解压缩后,里面是什么。
大象:咨询时候,当孩子说,哦,我懂了。学习者团队的伙伴会习惯性追问:哦,那举个例子吧。或者:说说看,一提到……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我们理解,这样的操作,会协助学生意识到——懂与会有不同,并找到由懂到会的路径。
大象:分享这个个案
看图说话:老师上课讲台前说了一会,问学生:懂了吗?
学生齐声回答:懂了。(注意:是集体回答,再响亮再整齐,也无法说明具体某一个小孩真的懂了。)
然后老师请孩子们做学案,提示,有问题可以提问。
这个时候,这个孩子举手了,老师过去,我也跟着过去。孩子问:这道题怎么做?
老师的反应是:欸,我刚才不是讲过。(转过身体,指黑板。’)
大象:这时老师假设是:我讲过了,学生就应该懂了。学生不知道怎么往下接话。
忧郁的午餐肉:一般老师都会这样认为是学生没有认真听。
大象:恩。关键的问题是,学生到底懂了吗?
superb敏:是的。
大象:怎么知道?
superb敏:做题时,就看出来了。
大象:@superb敏 比如说……
superb敏:昨天,老师讲了小数与分数的混合运数,孩子做题的时候就蒙了。
Lear:中国课堂学生太多,活动,互动开展少,所以无法检验课堂效果,除了考试,其实上小组教学,学生像菜市场一样,提升快!
忧郁的午餐肉:这个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一个知识点是需要用另外一些知识点进行铺垫的。就像砌墙,要把a完美理解,首先要理解b ;要完美理解b,首先要理解c ;……老师在传授a的时候是默认学生理解了bcd的,可能学生并没完美理解。这就是所说的基础不同,底子不同,这在刚入学第一节课时尤其明显。大家基础不同,有些确实听懂了,有些也确实不懂,那就是bcd理解不同的差距。
大象:@superb敏 如果有照片就更好。
superb敏:其中有一题的题目是2.8+6/9*2/3做的是时候就不知道怎么转换了。
忧郁的午餐肉:这个就是abcd这种堆砌加减乘除运算和小数,分数运算都有 可能就是某块砖没有砌好。
superb敏:还有两题是全是小数相加,孩子就不知道是用小数直接算,还是转换成分数来算。
忧郁的午餐肉:我当时学的时候老师是说把小数转换成分数算得,因为分数并不能都转化成小数,但小数却都可以转化成分数,出题时候是这样。
superb敏:再有这样的案例,我就会拍照,留存。
superb敏:老师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孩子做的时候就只记住了,小数与分数混合运数能简便运数就要简便运算。
大象:@superb敏 有机会问下孩子,一说起“小数”脑海中会想到什么……
superb敏:嗯,然后呢?
大象:再看书看昨晚练习题,看好,再汇报下,提到小数,脑海有什么……
superb敏:嗯,好的。
忧郁的午餐肉:理论上说数学这个东西,只要能给出逻辑正确的过程,同时把结果算对了。都是ok的,但那一课教学的内容是把小数变成分数,然后进行分数运算,所以如果孩子一定要把分数变成小数,再进行小数运算,说白了这节课老师就会觉得白上了。
superb敏:好的。
大象:关心比较前后两次孩子汇报的差异。这里有孩子“懂”的变化在。
大象:回到昨天晚上观察到的孩子。老师那样问,孩子不知道怎样回应了。
忧郁的午餐肉:如果我是学生的话,就说确实没听懂。当然老师很可能会问:你是怎么进这个学校的为啥别人都听懂了就你没听懂,让你同桌教你吧!我:……
大象:嗯嗯。抱歉,被手头事情打断了。昨晚现场老师的做法是:倒吸一口气,缓了缓情绪。说,好,那我现在再说一遍……(请注意,老师努力调整,调整的结果是,说。)
于是,老师说了偶数的定义……孩子和我一起听。我当时的体验是,有点晕。
不知道学生听“懂”了么。于是打断老师,直接问学生:刚才老师说完,你脑海里有什么印象吗?
孩子受过学法课训练,汇报是不错的。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了,有感觉到老师着急……
小梁:估计您身边的老师压力也大。
大象:老师说话的内容是什么呢?孩子眼睛直勾勾。几秒后,说,听不清楚。(注意:孩子知道听老师说过,但是具体内容是不清晰的。)
大象:@小梁 其实我是学习者,代表学生立场。老师面对学生觉得压力大,好奇每一个教学行为之后学生“懂”到什么程度,才好。
小梁:可以想像到您在场“入戏”的状态,沉浸其中。
大象:本来想帮助老师进入一个背景:得关心孩子脑海发生了什么。但是孩子刚回答说听不清楚,老师就着急着再说一遍……
青青:有趣。
大象:我就撤退了。拿着手机采访其他正在学习的孩子。问:一听到“偶数”,你脑海蹦出来的是?
第一个孩子说:2-4+6-8-10
第二个孩子说:1-3-5-7-9
第三个孩子说:书本的样子。问他看清楚写了什么孩子说看不清楚上面的字……
我想,这也是呈现了孩子在学习后,不同的懂的状态。
青青: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萧妤:我觉得对小学生说单双更容易理解吧!偶数奇数是很专业的数学名词。我们总是用成人、专业的词汇灌输给孩子。从来没有蹲下来看孩子眼里的世界,比喻啦!
大象:分享这个片段,是回应@Luyi 今天贡献的话题:数学觉得懂,不但是不会做……这一话题中的“懂”。先了解孩子真懂假懂,懂到什么程度,或假懂到什么程度……
大象:@萧妤 在知识发生的阶段,真的需要这样呢。
相关链接:
第371期【怎样学习】大象分享 为什么我数学会,但就是考不好?
回复“学法咨询”,可以跳转“成为学习者门户”阅读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