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4岁少年跳楼身亡:这样的爱,比恶魔更可怕!

创意社长 创意社 2021-03-30


本文作者 | 青霭


有一个关于恐怖电影的理论:


说怎样判别一个恐怖片好不好,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声音关掉,如果还能吓到你,那就是好的恐怖片。


如此说来,前几天那位14岁少年跳楼的录像画面绝对是社长这几年看过最恐怖的,比任何恐怖电影都更让人毛骨悚然。



虽然没有声音,但它让每个人都切实感受了“绝望”两个字。



9月17日,武汉江夏的的一名初中生——张同学,因为在教室里和其他人一块玩扑克牌,就被老师请了家长。这段录像就是他母亲到学校后的情况。


录像中,那位母亲先后打了男孩两巴掌、掐脖子、还用力推他的头,重重撞在墙上。



而张同学的反应是,最开始还下意识地挡了一下,后来就放弃了,只是站在那里,任由母亲教训。


恐惧?麻木?不得而知。



母亲在动手的同时,嘴里还说着什么,虽然听不见,但我们大致也能想象得到。


然后,母亲在旁人的劝说下暂时离开,他就默默地在那站了好几分钟。


期间,他朝着护栏外看了一眼,然后转回头,若有所思。



几秒钟后,他转身翻上护栏。



当晚九点,宣告不治。


整个过程中最细思恐极的一点是:


他不是在被骂后因情绪激动而立刻跳楼,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默后才做出的选择


这几分钟里的绝望感,想想都让人窒息。



在评论区,绝大多数人都表示出对他极大的同情——



这些“感同身受”的评论在让人略感欣慰的同时,也反映出:


张同学的遭遇,中国的孩子实在是太熟悉了。



很多人还记得这条新闻:


去年4月,上海的一座高架桥上,一名男孩突然从一辆车中冲出来,跑到桥边,一跃而下。



虽然她的母亲紧随其后,但还是没能阻止悲剧。


事后人们了解到原因: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矛盾,母亲在接他回家的路上批评了他。


只是,从后果看来,恐怕不只是简单的“批评”。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写过一篇《如何毁掉你的孩子》,其中有2条大概是说:


“和孩子说话时口气决不能和蔼,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


以及


“当众出孩子的丑,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


当然,郑老师这里是故意说的反话,


但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实实在在这样做了。


可以说,中国绝大多数孩子,都是一边被父母毁掉,一边长大的




在这些新闻的评论下,声音主要有两2种——


一种是对孩子的同情,


另一种是对父母的讨伐。



但社长觉得,单纯的指责并不能解决问题。


父母有错吗?有。


谁又能否认,他们对孩子的爱


社长相信,哪怕是那些逼得孩子自杀的父母、那些动不动就打骂孩子的父母,我相信他们也是爱孩子的,就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在生活中也都愿意把最好的给孩子。


上海男孩跳桥后母亲伏地痛哭。这是不爱吗?


但,“爱”是真的,“不懂爱的方式”也是真的。


听听那些关于教育的俗语:


“打是疼骂是爱”、

“爱之深责之切”、

“棍棒底下出孝子”

······


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传达这样一种观念:


“只要爱你,就能打你。”


“只要出发点是好的,那方式就不重要。”


《狗十三》


至于更重要的理解、沟通和尊重,


“父母已经为你操碎了心,你哪还能对他们要求这么多?!”


一声叹息。


以爱为名,却行伤害之实,或许这就是中国式家庭关系之殇。


父母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认为这就是天经地义,并继续施加在我们身上。



沟通和尊重的前提是平等。但不尊重个体的独立精神,恰恰是我们文化传统中比较负面的一页。


所有人,包括我们的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在内,都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亲人之间,血浓于水。


孩子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上,这层血缘关系是抹不去的。


但在很多家长在潜意识里,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看待,而是当成一个私有财产——


“我生你养你,你的命就是我的,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有时真的让人感叹:要真是素不相识的仇人,反倒好说,


可这实实在在、重逾千钧的血缘关系,你能怎么反抗呢?


唯一的解脱方式,大概就是——


“你们不就是仗着生我养我、对我有恩吗?好,我把这恩还给你”。


有些人会说:孩子怎么那么想不开?


其实恰恰相反——他们这是想开了。


就像哪吒在“削骨还父,削肉还母”之后,才终于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


还有人认为孩子是太冲动,


可你看武汉的张同学,在跳楼之前的那几分钟沉默。


他没有冲动,只是想通了——我要的就是鱼死网破、一刀两断。


他们都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对这抹不去的血缘的最后反抗


从此,不亏不欠。


来源:微博@rev4357。使用已获授权




希望所有父母们都能意识到:


孩子首先是个独立的人,


其次才是你的孩子。

 

作为孩子,他属于你,


但作为一个人,他只属于他自己


就像评论区的风气从:


“现在孩子怎么那么脆弱”


转变到了:


“我理解他”


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社长相信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法会逐渐消失。


诗人纪伯伦在他的《致孩子》写到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独立的自己。


愿每个孩子都能爱这个世界。



高圆圆产后生图曝光,口碑反转


这个山区女孩,凭什么能在抖音刷屏?


“土味”张雨绮,怪不得你会唱粉红色的回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