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惊雷尸变”、“老树吞人”:我讲个鬼故事,你可别笑啊​

创意社长 创意社 2021-03-30

本文作者 | 青霭


虽然现在人们看电视越来越少,


但还是挡不住有些过于优秀(shā diāo)的节目强势破圈。



前段时间,“被浴室门划破手的小张”登上了热搜,



同时,他也让一档久违的节目回到了观众视野——



《1818黄金眼》原本是浙江的一档民生节目,


却因为盛产奇人,而硬生生变成了“网红节目”。



魏大姐喝了某品牌的减肥茶之后不舒服,


联系商家的时候,发生了如下对话:



不仅保留了这个片段,还精心地配上了字幕······节目组你是魔鬼吗?



宋师傅花了1500给孙子买了一台学习机,名字叫“二蛋”。



不过买回来之后却发现,


“二蛋”原来是个伪装成学习机的段子手。


傲娇的“二蛋”


记者问它:“一加一等于几?”


他最开始回答:


“一加一等于一”。



大家都笑了。


但随后,它唱起的一首儿歌,却让人细思极恐:



这到底什么神仙机器人?宋师傅你不要的话给我啊!


向来对金石古玩感兴趣的小王,在路边发现了一块“奇石”。



划重点:


《有些常识》。



找“专家”看过之后,说这可能是肉灵芝、石太岁,估价10万块钱1克,总价值可能上亿。



有人想和他私下里交易,不过需要小王先交5000块保证金。结果在交钱之后,那边的人就消失了。



另外,记者采访时也发现,这“肉灵芝”很像是被焚烧过的塑料模特



所以事实很明显了——他被人坑了。


但“有些常识”的小王表示不相信,坚持认为这就是石太岁,并称“这和塑料模特不一样”——




其实,社长非常理解小王:


要真是假的,那自己可就损失了一个亿啊~



最后还是请来了当地一位教授,当场烧一块验证。


(小王内心os:烧这一小块,至少值两万)



《是塑料呀》。



和《黄金眼》的欢乐不同,


还有些沙雕节目透出的是恐怖的气息——


比如江西卫视经典的《传奇》系列。



今天在视频网站上搜索,跳出的关键词都是这个画风:



作为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份,江西没有太多资金能给到电视台和节目组,


所以即便是这样几十年的老牌节目,主持人却连衣服都没怎么换过。



没钱,自然也就搞不了什么大场面、大新闻,只能靠“标题党”来吸引人。


它的选题相当广泛:



历史方面的也就算了,但“成龙替身”都能给整出一“谜”来,你这么淘气,成龙大哥知道吗?



当然,最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还是下面这种——



“古墓小新娘”


“300年女尸复活”


“诡异神洞惊魂记”



往往标题越恐怖,最后的结果就越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有一期叫做“惊雷尸变”,


它的氛围是这样的:



说是殡仪馆在火化一具尸体的时候,焚化炉内突然发生爆炸,几十斤重的铁门还自动打开了~




然而实际情况是:


这位村民是被一枚哑火的防雹炮弹砸进了体内而死,因为当时正好打雷,所以人们都只当他是被雷劈死的,没怎么检查尸体就直接送去火化了,结果存留在尸体中的炮弹就炸了。




还有一期叫“牛下蛋之谜”,说村里的一头牛下了个蛋,



村民最初还以为这是什么宝贝,找来专家一通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这牛喜欢舔自己的毛,这“蛋”是毛在它胃里堆积而成的。






当然,说到沙雕新闻,


我们不能忘了那个著名的


“人性扭曲之地,道德沦丧之谷”


“震惊部”的老前辈,“标题党”的祖师爷——




呦,您也发现了?


1998年开播的走近科学,绝对算得上国内“沙雕”节目的先驱者。


有网友这么评价这档节目:


“前面恐怖片,结尾喜剧片”


确实,它能把能把“铃儿响叮当”讲成“午夜凶铃”。



比如,一个人爬树时不慎掉树洞里的新闻,


他起了个标题叫“老树吞人”。


旁白还以一种十分正经的口吻介绍到:


“千年古树里,突然发出了奇怪的声音,里面竟然藏了一个大活人!”


还专门拍了这么生动(shā diāo)的镜头······手模老师辛苦了


尼玛直接说人掉树洞里了能死吗!人家树招谁惹谁了?


瞧瞧这配图,从哪个三流港片里找的?



还知道给“鬼”打个引号,可能算是节目组最后的善良了吧:



一栋曾经死过人的楼,每次有人遛狗经过这里,狗都会狂吠不止。


讲了半天鬼故事,最后告诉你:


小区年久失修,电线磨损,再加上地上经常有水,所以狗会触电



神秘儿童举止诡异,疑似“僵尸附体”,



调查后发现,因为长期得不到家人陪伴,故意这样做想引起注意。



以及大名鼎鼎的“UFO”、“水怪”、“飞棍”系列。



弄到最后,不是各种搞笑的原因,就是什么都没说清。


也难怪有网友戏称它为《走出科学》。




话说回来,


吐槽归吐槽,但其实社长还是非常喜欢这档节目的。


有人(社长曾经也是)觉得这节目“故弄玄虚”、“不够高大上”,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它最初的几期,是请的几位诺贝尔奖候选人来主讲的,但收视率非常惨淡。



我们后来耳熟能详的“沙雕”风格,其实是转型后的结果——


从一些普通观众喜闻乐见的事入手,潜移默化地把科学的精神传达出来。


可以说,对于那个知识获取渠道稀缺的年代来说,这样一档节目是很适时的,甚至是必要的。


2019年9月30日,在播出了最后一期之后,陪伴我们走过二十多年的《走近科学》寿终正寝。



点个在看,怀念一下这位给带给我们的童年无数欢乐的老前辈。



“赵丽颖,你情商太低了吧?”


李佳琦的直播间,也太疯狂了吧!


小学生谈恋爱,变化也太快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