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心”资讯 | 急性心梗治疗的“稀血疗法”;只有芝麻四分之一大的超声系统进入临床试验;CTO病变植入全程金属支架长期……

2017-07-10 医声网 医声网

 2017年7月第二周(总第6期)

  各位听众朋友,医生朋友,大家好。网罗“心”资讯,一周“心”开始。由医声网和国内权威心血管医院的专家团队共同策划的每周“心”资讯又和您见面了。

  “稀血”疗法或可用于心肌梗死治疗;只有芝麻四分之一大的最小超声即将在中国问世,可用于探查血管腔; 冠脉血管全程穿上了支架的铁盔甲,预后怎么样?捂住“左心耳”到底能不能完全堵住血栓来源,新研究产生质疑……。

  网罗“心”资讯,一周“心”开始。敬请收听: 医声网每周“心”资讯。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可下载对应原文。


心发现

稀血疗法能否成为急性心梗治疗的新手段

  急性心梗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血运重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血流虽然恢复,但可能引起心肌再灌注损伤,影响疗效。近日来自英国的一项研究,尝试在心梗患者中应用冠脉的“稀释血液疗法”。该研究纳入10名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即刻PCI术中经冠脉注入温度接近室温的溶液,整个研究过程中没有出现胸痛、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以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冠脉内温度降低约3.4℃。研究者Michael McGarvey博士认为,“稀释血液疗法”可以减少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浓度,降低血液粘稠度,缓解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有可能能够预防心梗后血运重建造成的心肌再灌注损伤,但“稀血液疗法”的真实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明。

四分之一粒芝麻大的国产超声探头核心器件进入临床实验

  最小的超声成像系统能有多小?说只有芝麻的四分之一大你信吗?7月7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宣布,国内首款超声探头核心器件“微型高频超声换能器”进入临床实验。这个只有芝麻四分之一大的换能器可提供超高分辨率超声图像,在血管内看得比国外同类产品成像更清晰,但价格只是国外产品的三分之一。


心观点

CTO病变植入全程金属支架长期疗效获肯定

  血管全程都穿上支架的铁盔甲,听起来有些悚然,但对于冠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的介入治疗来讲,由于病变复杂,开通过血管后,不可避免的要植入覆盖整个病变部位的超长全程支架。一项发表于《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杂志的最新研究显示,行PCI手术的CTO患者植入无间断、完全覆盖病变的长度超过60mm的全程金属支架(full meta jacket,FMJ)后,其长期临床结果值得肯定。该研究回顾性的观察了1126名成功行PCI手术的CTO患者,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植入的是FMJ支架,平均随访5.1年后发现, FMJ支架对于CTO病变安全且有效。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延迟支架植入不能改善临床结果

  既往曾有小规模研究显示,急性心梗在血管开通后延迟支架置入(从数小时至数天不等)或能够降低血流动力学紊乱风险。但2016年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的一项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DANAMI 3-DEFER研究显示,对此产生质疑。近日,《JACC》杂志发表了DANAMI-3-DEFER的亚组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延迟支架植入并没有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大数据资料显示轻度肥胖对植入支架的远期预后有利

  肥胖虽然影响形象,但对于需要接受手术,尤其是支架治疗的患者也许是件好事儿,近日发表于《美国介入心脏病学》的一项研究过对英国全国的近35万名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大数据分析,结果发现肥胖(25-30kg/m2)及超重(>30kg/m2)患者支架术后5年的存活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的发生率,都比正常体重或较轻体重的患者要更低。

捂住心耳能完全堵住堵住血栓吗

  左心耳封堵术正在成为国内心律失常治疗的热门技术,但近期发表于2017年欧洲心律协会年会的两篇摘要显示,LAAC的疗效并不尽如人意。这两项研究纳入的均是有出血史、行LAAC的高危老年人群,其中一篇报告显示,通过术后90天内行经食管超声发现,仍有5.3%的患者有血栓形成,而另一篇报告则显示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两项研究结果再次提示,在大范围推广LAAC之前,我们一定要先进一步确定其疗效。

左心耳封堵术后或需加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关于大热门“左心耳封堵”,这里还有另一项研究是关于术后的抗血小板用药。2017年欧洲心律学会年会发表的一项关于LAAC术后临床结果的研究显示,在行LAAC术后仍坚持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人群中,出现血栓的风险较未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人群大大降低。来自德国莱比锡大学心脏中心的Gerhard Hindricks教授对预防脑卒中方面,LAAC结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是否能完全替代抗凝治疗仍存在质疑。他表示,目前各类研究都不支持将LAAC作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首选,而只考虑将其用于长期口服抗凝禁忌的患者。


  感谢大家收听每周“心”资讯,我们下周再见。

 策  划:刘 巍 医声网

内容提供:刘 巍 席子惟

文字编辑:张晓静 吴 玲

后期制作:子 琪    


往期回顾

1. 2017年6月第一周(总第1期)

2. 2017年6月第二周(总第2期)

3. 心跳骤停,无人机或从天而降;蛇毒制剂将用于抗血小板;高龄患者慎用阿司匹林

4. 缺血损伤,心脏可通过“光合作用”修复;生物瓣膜钙化,不妨试试超声波;房颤消融,术前且莫停用新型口服抗凝药

5. 生物瓣膜“种”出来;急性脑卒中后应保持何种姿势;无导线起搏器时代无法阻挡;CETP抑制剂降脂效果获肯定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可下载对应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