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3400元到14580元!三年,他让村里人均年收入翻了三倍!


2016年5月6日,白云区嘉禾街委派城管科主任科员周武和赴英德市白沙镇水心村开展三年扶贫攻坚行动。三年过去了,如今,水心村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3400元增长到现在的14580元,比原收入增长了3倍,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2万元,已成功脱贫。




一座机耕桥拉近两地距离


三年前,周武和来到水心村担任扶贫干部,他还记得当时的心情:任务艰巨。


占地14.5平方公里的水心村下属共有22个自然村和4个片区(象贵、美田、先锋、前锋),村民约有800多户合计4700余人,其中贫困户就有98户。


“刚开始住进村里,村民只会讲客家方言,沟通就成了最大的难题。”周武和回忆说,不仅语言沟通存在问题,很多村民对国家的扶贫政策一无所知,认为扶贫干部是到村里做面子工程,然后升官发财。为了消除村民的误解,周武和三天两头组织村干部召开会议,再逐家逐户上门讲解国家的扶贫政策,这才慢慢获得村民的理解。



但真正取得村民的信任是在一个月后。经过走访研究,周武和发现水心村东围小组有个长期没能解决的机耕桥问题。东围小组大部分农田与村民居住的地方仅有一河之隔,每逢耕种和收获时节,农用机器需绕道两公里才能到达农田,遇上洪水,村民们更是无法耕作。得知这一情况后,周武和向街道相关领导作了反映。嘉禾街迅速作出回应,于2016年7月,出资4.83万元修建起这座机耕桥。这让周武和一下子取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东围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机耕桥的落成,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了村民生产、生活的诸多不便和问题,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村民们还在机耕桥旁边立下“白云区嘉禾街道办事处捐建”的牌刻,并向街道赠送了锦旗。现在周武和已经与村民融为一家人,忙里偷闲也会和大家打打篮球、喝茶聊天,沟通十分顺畅。


贫困户人均收入翻三倍


周武和坦言,精准扶贫,既要“精”又要“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水心村的贫困,必须找准当地的优势条件并依托这些优势向外发展的合作模式。



周武和通过联系当地有实力的企业,促成水心村与英德市东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同时,依托美田片区大棚蔬菜基地的基础优势,由嘉禾街出资扩大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增加基地劳动力。此外,促成水心村与英德市白沙镇同心蔬菜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每年合作社投资60万元,其中8%作为水心村年收入,解决了12户有劳动力贫困户的就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也获得了我区主要领导的肯定。水心村能够顺利脱贫,离不开“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这两大模式发挥的作用。



今年4月17日,嘉禾街辖内企业广州妮丹圣饰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与水心村满东围党支部进行党建结对。在此之前,周武和联系该党支部负责人洽谈农产品销售事宜,最终商议决定由水心村贫困户提供农产品,妮丹圣公司解决农产品销路,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村民的整体收入。


此外,三年来,周武和利用扶贫资金推动完成了28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加装路灯160套,修建美田片山门陂灌溉渠、公园路、村道路基路,象贵片区下坝陂头、上塅陂头,以及杨屋佰公陂灌溉渠、同屋护坡墙、石载面水圳等8个项目,共投资金65.5万元,灌溉农田2000多亩,惠及全村。


在贫困户潘祖觉家的危房改造现场,潘祖觉的妻子热泪盈眶地说:“真的非常感谢白云区的扶贫工作组,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的生活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据悉,2015年水心村贫困户的年人均收入约为3400元,经过近三年的帮扶,现有劳动力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约14580元,是原收入的3倍,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2万元。


------------往期推荐------------

让我们向青春致敬

违建别墅还带泳池?就算假期也得拆!

You are not alone!暴雨陪你一起上班

回家了吗?你要的回程攻略在这里~


▼“把白云发布加星标”指南在此

这样就能第一时间get我们的资讯啦




编辑 | 陈楚红
来源 | 区帮扶办、白云时事、广州日报

摄影 | 赖宇轩

投稿邮箱 | baiyunfabu@163.com

(本文由“广州白云发布”整理发布,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