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白云巧妙化解疫情农业生产难题
白云区抢占播种黄金时段
一手抓春耕生产
一手抓疫情防控
农业机械化生产呼之欲出
人和镇秀水村和镇湖村、钟落潭镇雄伟村等农户开始了机械化插秧的探索,解决了以往用人成本高,耗时长,秧苗密度不规整,亩产偏低的问题。
“当了这么久农民,从来没有想过手插着口袋就能耕田。”不少农户由衷地感叹。
根据区农业农村局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白云区早造水稻已全部插秧完毕,生产种植面积达1264亩,其中机种面积982亩(机插秧面积502亩,无人机直播面积480亩),春水稻机械化生产面积和规模均大于往年同期。
此外,白云区7家企业及专业合作社也在春耕时节中维持了正常生产、供应和配送,保障白云区疫情期间不减产,稳定“菜篮子”市场供应。白云区农业农村局一次性授予富民瓜果合作社、广州市弘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绿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合作社)10万元的奖励,以此表彰他们在疫情期间所作出的贡献。
▲疫情期间,江南市场货源供应稳定充足。
陈志修和妻子曾婉鸣两人独自经营着80多亩的果园,经营果园超过18年,园区内主打种植巴西柑、沃柑、皇帝柑三大柑橘类水果,去年总产量达20万斤,以开放自由采摘的经营方式为主,游人如织是果园一年四季的常态。
受到疫情影响,如今线下采摘无人问津。但这对夫妻档分工明确,一人负责线下种植,一人负责线上销售,两人默契合作,通过发动长期积累下来的老熟客,打开朋友圈销路。
近日,陈志修的10亩人参果进入了今年第一造成熟期,已于清明前后收获了第一批果实,现已全部售出。此外,陈志修今年还新增了火龙果、人参果、枇杷、无花果、黄皮等6、7个品种,错峰种植拓宽销售渠道。陈志修表示,每种作物的成熟和上市时间不同,也保证了自己对每种水果有足够的管养时间,保证果园的出品质量,同时等疫情过后也能吸引多元的消费群体,既不会出现滞销,也能及时看到市场的反应。
▲对果园进行错峰种植。
采取错峰种植的还有农业龙头企业广州市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此前滞销的20吨的彩椒虽然通过社区组合销售的方式售出,但损失的教训让企业开始了探索多元生产模式的路径。今年企业将试种小黄瓜,打开小黄瓜的销售市场,避免将种植生产放在同一种作物上,风险太大。
2月以来,白云区供销联社助农调研小组得知这一情况后,联合白云恒福驻村社工走访调研农户的水果、蔬菜滞销问题。掌握情况后,其决定发起线上蔬果爱心团购助农活动,依托白云供销系统网络优势和恒福社社区资源,搭建公益助农平台,贯通城乡农产品供需渠道,将滞销的新鲜蔬果直供城市社区。
公益助农团购活动发起后,得到了不少热心居民的帮助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关注人次达6819人。
其中还涌现了一批爱心企业、公益组织、志愿团队和热心居民。他们在得知助农消息后,鼓励村民村委认购,其中有175斤用于探访低保户残疾人,1422斤滞销蔬果送给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一线防疫值守人员、困境人员、环卫工人及孤寡老人。抗疫助农,不仅帮助农民解决滞销难题,同时也传递爱心,为这个疫情寒冬带来了温暖。
根据4月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两个月来,白云区供销联社通过不断磨合,与农户累计开展团购20余次,卖出滞销农产品超过1.5万斤,并帮助区内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6833斤杨桃、番石榴、桑葚等滞销蔬果,其中受惠的陈铕钿、陈志伟等农户的果园已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管养,顺利进入第二轮生长期。
目前,白云区农产品销售已开始呈现回暖态势。
文 | 肖惠津 图 | 石建华
编辑 | 陈若兰编审 | 罗盛光 温穗章 审核 | 刘海裕白云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