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96岁老顽童,用两张名片感动了你

2017-02-26 杂家Misc 网易新闻



2014年8月22日,外文局礼堂,中国翻译协会正在准备一场盛大的授奖仪式。


现场众多的观众里,坐着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两弹一星功勋王希季,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给他们的老同学庆贺。


获奖的老人缓缓地迈上台阶,虽然腿脚不便,可一开口讲话还是精神矍铄、声如洪钟,这位老人被授予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叫许渊冲。


杨振宁说,许渊冲一直都是个大嗓门儿。三人在不同的学院,相比自己和王希季,许渊冲很活跃:“西南联大当时的漂亮女孩儿,他都追过!”


许渊冲在舞台中间,没听清杨振宁说什么,等人解释才反应过来,挥挥手,笑了。


联大同窗合照,从左至右依次为“两弹之父”朱光亚、翻译家许渊冲、物理学家杨振宁、经济学家王传纶、两院院士王希季


2007年,医生曾断言许渊冲只剩下七年的生命。然而许渊冲不仅活过了这一年,还等到了这一天。


最近,在语言文化类节目《朗读者》中,这位96岁的老者再次感动了所有人,他说:


“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从晚上偷点时间,延长我们的白天”。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022an65jg&width=500&height=375&auto=0


现在老人仍每天工作至凌晨三四点,将诗词曲赋翻译成英法双语。


我们熟知的《西厢记》、《红与黑》、《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的翻译都出自他的笔下。


他的《西厢记》,被英国智慧女神出版社认为可以和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


老先生说,有生之年自己要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


现在,似乎有点明白那张名片上“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的真实含义了。


1999年许渊冲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10年获得了中国翻译协会个人最高奖项“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许渊冲说,他之所以印制那些名片,是为了撑起国人的自信,一个人没有自信,便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著名翻译家许光锐曾说,“西南联大培养的人才中,物理系的代表是杨振宁,中文系是汪曾祺,外文系是查良铮(穆旦),可惜他死得太早,现在许渊冲超过了他。”


而许渊冲说,超越自己(翻译的)才是最重要的。“翻译一句话,翻译的比自己翻译得更好就是乐趣。”


1921年,许渊冲在江西南昌出生。母亲爱画画,表叔是翻译家,这与许渊冲翻译时追求意境和美不无关系。


虽然从小就上最好的学校,但中等的成绩又让他有点自卑。


高二那年,外语老师要求同学们背三十篇课文,还要仿写测试。


别人还在死记硬背,许渊冲早早就背完了,还在测试中考了第二名。高中毕业后,许渊冲考入了西南联大外文系。


许渊冲高中毕业照


当时的西南联大集中国之学术精英、人才济济,许渊冲师从钱钟书、朱光潜等名家。


但让许渊冲倍受打击的,竟是因为暗恋对象的一句话。


当年,他暗恋一个叫林同端的女同学,可林说她喜欢天才,对于那种一生用功只写出一本文学史的人,她是瞧不起的。


后来为了追女孩,他还把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亡诗《别丢掉》译成英文,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这让许渊冲在翻译界声名鹊起。五十年后,许渊冲竟然还收到了回信。


在自传《逝水年华》中,他大方记录了自己与同学小林的“阳宗海之恋”,对一位叫如萍的女子刻骨的思念,以及在巴黎与外国女郎的甜美邂逅、温柔缱绻,真是个老顽童。


不过夫人照君却并不在意,她在乎的是他的才华:“他个性特纯,不是表面一套、心里一套那种。”


许渊冲和夫人照君


许渊冲一直都有股冲劲儿。


上学时,杨振宁物理考99分,微积分得100分,许渊冲就努力把俄文考出99分,法文考得100分。


杨振宁得诺贝尔奖的那一年,许渊冲翻译了四本书:一本中译英、一本英译中、一本法译中、一本中译法。




1941年太平洋战争,率领美国志愿空军来参战,联大所在的昆明就是志愿军的大本营。在欢迎会上,陈纳德将军提到的“三民主义”让中央大学来的翻译卡了壳。


国民党高级将领黄仁霖将其勉强翻译为nationality, people’s sovereignty,people’s livelihood,但老外还是听不明白。


只见许渊冲站起来,大声翻译道: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大家都恍然大悟。


后来许渊冲说,当时为了考大学,就背了三十篇英文经典,其中就有这段林肯的演讲。

1942年,许渊冲在美国援华志愿队(飞虎队)做翻译


许渊冲人如其名,他还有个外号叫许大炮。大学时他就指出傅雷的翻译不够全面,他修正了以后,竟然也得到了认可。


1944年许渊冲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时摄


1943年,许渊冲从西南联大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学习,之后又去欧洲留学,取得巴黎大学文学研究院文凭后回了国。


1949年,西南联大校友会成员在巴黎欢迎到访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右二),左二为许渊冲


回国后,许渊冲一心一意搞翻译。


他的翻译,讲究美,讲求再创造,这和翻译界强调的忠于原文有所出入,不少翻译家都曾公开和他唱反调。


1977年2月16日,钱钟书先生来信,谈到译文可以胜过原著的问题


但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风格,也渐渐地得到了国际翻译界的认可,钱钟书还称他的译文为“不忠实的美人”。


随着文革的开始,异样的翻译方法却招来了灾难。


他翻译毛泽东的诗句被认为“歪曲毛泽东思想,逃避阶级斗争”。挨了一百鞭子后,许渊冲坐都坐不下来。照君只能把救生圈吹足了气给他当凳子。


1950年代初,由于曾给陈纳德当过翻译,他又差点被打成国民党特务。


最后得到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结果。许多人都停止了翻译,但许渊冲仍旧坚持。


他说:“批斗完了,诗也就译完了!”


《许渊冲文集》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唐闻生向许渊冲先生颁奖


当年,奥巴马提出的医改方案遭到反对,许渊冲的儿子许明将父亲译的《江雪》寄到了美国,原本打算投反对票的共和党议员读了《江雪》,为其中的独立精神所打动,最后全民医保改革议案以微弱优势通过。


奥巴马还给许明寄了信件和照片,称许明是他的“厨房内阁成员”。


再来欣赏一下许渊冲翻译的《江雪》: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柳宗元《江雪》


96岁高龄的许渊冲在他人眼里依旧是个翻译狂人,在夫人照君眼中,这个傻老头是越活越年轻了。



两人在北大畅春园住了几十年。许渊冲每天九点多起床,晚上看新闻、散步,精神来了就坐在电脑前工作。



在这几十平的房子里,最惹眼的陈设就是满满当当的书架。



对了,许渊冲还有一张更“狂”的名片:“不是院士胜院士,遗欧赠美千首诗”。


这位年近期颐的老人至今仍笔耕不辍,坚持着自己的翻译事业。


活到老,译到老,狂到老,这就是许渊冲最真实的写照。


参考资料:

1.刘晋锋,“诗译英法唯一人”、“不是院士胜院士”,译界狂才是自信,还是自负? 新京报,2007.11

2.江胜信,许渊冲:译道独行侠,文汇报,2016.10

3.授予许渊冲国际译联杰出文学翻译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国际在线,2014.08

4.跟翻译“倔”了一辈子,人民日报,2014.08

5.王梦悦,许渊冲:活到老 译到老 狂到老,人民网,2014.10

6.邓郁,许渊冲 在功利与道德境界之间,南方周末,2014.09

7.CCTV10,翻译大师,大家,2014.

8.周翔,许渊冲:翻译家的自信与自负,三联生活周刊,2014.08


本文为网易《杂家》栏目出品,想了解更多精彩的人物故事,请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