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冲刺 | 50个心理学名词,绝对刚需!

闽试教师 2019-04-26


倒计时9天




不到最后一刻,

决不放弃!

狮狮小贴士:

临考前,

要注意调整作息时间,

保持最佳身体状态,

切勿加班加点!




50个心理学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语言、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3.实验法:是一种有严格控制的,特殊的观察形势。有目的,有方向,严格的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即控制无关变量,目的让自变量其作用,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即因变量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的探讨的研究方法。


4.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 的各种心理科现象及其变化和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5.反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6.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反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


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8.动力定型:是机能系统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是复杂的巩固的条件反射系统,是对复合刺激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的反应。


9.感觉: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10.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应。


11.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暂时起伏波动的现象。


12.差别感觉阈限:引起主观感觉的刺激物的数量是经常变化的,但微小的变化并不是被人发现,只有增加或减少到一定限度时,才引起我们新的感觉。人们把这种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受阈限。


13.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14.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感知能力。


1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心理过程。


16.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17.前摄抑制:指学习材料及学习活动队后来的学习产生干扰的作用。


18.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19.超额学习指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常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


20.联想:由一件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现象。


21.遗忘: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回忆的现像。


22.再认:是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时,仍然可以被识别出来。


23.回忆:是根据需要把经历过的事物独立的在脑中呈现出来的过程。


24.保持:是指识记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中保留与巩固的过程。


25.识记:是通过反复感知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深刻映像的过程。


2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认识。


27.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即通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28.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方面的加以思考。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找到许多新答案的思维方式。


29.思维定势:是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


30.创造性思维:是人以新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无意想象: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有一定刺激引起的,不由自主进行的想象。


31.有意想象:是根据某种目的,自觉的进行的想象。


32.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脑里构成相应的新表象的过程。


33.原型启发:是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34.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在人脑里独特的构思新表象的过程。


3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6.无意注意:预先没有确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7.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需要一定意志与努力的注意。


38.有意后注意:有明确目的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他是有意注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


39.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


40.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机。


41.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他激励着个体在自己认为重要或者有价值的工作中,乐意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42.习得性无助感:是由于连续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43.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44.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45.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他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46.外部动机:指把活动本身当做手段。由活动以外的人或事激发起的动机,也就是说,他是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


47.归因理论:是一种解释人得行为成功与失败原因的动机理论。


48.动机冲突:是意志行动主要的内部斗争过程,他是在内心中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愿望进行权衡和选择的过程。


49.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50.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收藏”起来,就不怕找不到啦~


精彩回顾minshijiaoshi

准考证打印时间已出!这些考试注意事项你要知道!

教育学萌芽期“人物思想”汇总,终于不怕乱啦~

时政轻松15分?突围攻略在此!

知己知彼!简答题高分有窍门~

教育学考点“记忆口诀”,冲刺走捷径~



点个“在看”,会更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