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感念在北语做博后的日子

12月15日,当评审会秘书吴倩同学受评审专家们的委托宣布通过我的博士后出站申请的时候,我竟一时有些恍惚。时光匆匆,我在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做博士后的三年时光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有幸成为北语书法专业第一位出站的博士后。

时间拉回到三年前,我博士毕业,看到北语发出了招聘书法专业博士后的启示,我怀着略显忐忑的心情恳请我的博士生导师叶培贵教授将我引荐给朱天曙教授。叶老师跟朱老师说:“亚刚跟你很像。你一定不会失望。”这句话我后来听朱老师在不同场合多次提起,刚刚在评审会的现场又再次听他说起,可见正是叶老师的这句话打动了朱老师。朱老师收到叶老师的推荐,当即邀请我第二天一早见面。没想到节奏这么快,快到都没有时间认真准备一下。


第二天是个雨天。每逢下雨,我都会莫名地开心,享受雨润天地的那份幸福与喜悦。我带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和博士期间发表的所有文章,用一个简陋的布袋拎着。朱老师亲自开的门,与我面对面坐在一张小桌旁,伸手翻开了我的学位论文。只见他一下翻到最后,竟最先看起了“参考文献”。看完参考文献,朱老师接着看了目录,然后打开内文,看了中间一段关于朱彝尊《金石文字记》的内容。此前,我曾听南京艺术学院八十多岁的奚传绩教授说起过,他审论文最关心两个地方,一是参考文献,二是目录。所以看到朱老师也这样做时,我顿时感受到他对文献学的关注和熟稔。果然名不虚传!我跟老师聊起了我的经历、我的学术理想、我的博士论文,以及未来进站后想做的课题。朱老师带我参观了他的书房,给我看了他正在做的一些项目。朱老师异常勤奋,著述丰富,他对自己的学术规划很清晰,并且能矢志不渝地坚持做下去,这不禁让我打心底升起了对他深深的敬佩之情。不错!面前的朱老师就是我想象中的学者的样子,静谧而渊深。窗户外的光照在他的背上,让他如同一位尊者。

相谈甚欢,朱老师当即同意我可以向学校递交进站申请。接下来便等学校的面试了。不同专业的申请者一起面试,十多个人最后只留了三人,庆幸其中有我。就这样,我成了北语第一位书法专业的博士后。实话说,窃喜的同时,压力也着实不小。


博士后的三年,恰好赶上了新冠疫情,现场聆听老师讲课、参加学校的活动变少了。但朱老师督促很严,从选题、出提纲再到论文的撰写、小论文的发表,都严格要求、仔细审查。朱老师对我寄与了很大的期望,希望我能积累若干年后完成一部中国书法鉴藏史的写作。围绕这个目标,他帮我做了明晰的学术规划,这让我对自己未来二十年应该干哪些工作都有了清晰的计划。研究院有很多学术活动,“书法中国”系列讲座邀请的都是活跃在当前学界一线的著名学者,从我进站不久聆听黄惇先生的第七讲算起,截止我出站已经做到了二十五讲。在站期间,我还赶上了研究院召开的“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讨会”,以及《中国书法国际传播》杂志的创刊。朱老师还经常带着学生们去北大、北京画院等地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学术活动。就这样,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的学术氛围变得越来越浓厚,同学们也都热情高涨,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的老师并不多,除了朱老师就还有崔希亮院长和田琳老师两位。院长崔希亮教授是北语的前任校长,也是语言学和国际汉语教育方面的专家,像他这样的著名学者远比我想象中要和蔼可亲,给人文质彬彬的印象。元旦晚会,崔老师主动申请给大家讲个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的副院长田琳老师亲切的像一个邻家姐姐,三年里对丝毫不熟悉规章制度和办事流程的我关爱有加,处处帮我解决问题。每逢我遇到什么事,总是无休止地叨扰她,而她也总是耐心地帮我联系这个部门、联系那个老师,各个部门的老师也总是卖她的面子,可见她人缘之好。今天一早就收到田老师发的信息,预祝我答辩顺利。看,多好!这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大家庭”。

学校层面的老师,我接触到的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就比如人事处的李方延老师和科研处的罗墨懿老师、程金花老师。我工作的人民美术出版社人事处的同事不清楚博士后合同该如何操作,难以判断是不是可以允许我以在职的身份进站,打电话给学校,李老师帮我详尽沟通,并顺利促成。因为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报销的问题要时常叨扰罗墨懿老师,报销的时间节点、比例,该找哪个部门办理,罗老师均给予耐心指导。我曾尝试申请国社科项目,负责这项工作的程金花老师帮我反复修改报告,感觉就像是在对待她自己的事情。此外,财务处、设备科的老师,我也没少麻烦他们,但每次都是通过电话联络,缘悭一面。


三年中,我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见证了他们的成长。朱老师毕业的几个博士,在这三年里陆续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研究魏晋砖文的刘昕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当了老师,生了一个叫大树的宝宝,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学术成果也越来越多。研究黄庭坚草书的郝惠谋还是个专业的歌手,有个艺名叫郝大非,一首自己作词作曲的民谣卖了两万多,被用作一部电影的主题曲。他去了北京联合大学,开始了一个青椒的生涯。研究唐代书论的荆子洋去了河北大学,时时能听到他的佳讯。大师姐程小轩跟我擦肩而过,去故宫博物院做了博后,出站后留在了宫里,进了金石书画组,俨然已经是一位专家了。还有风度翩翩的佳公子梅涵,能画能写,弹一把好古琴,他是研究院第一个毕业的硕士生,去清华附小教起了书法。后面考进来的贾涵、吴倩、张磊、石放四位博士已经在朱老师的指导下把各自的学术做得有模有样了……这不,吴倩在评审会上向我宣布起了专家们的评审意见。

我的思绪被拉了回来。按例,朱老师要做最后的总结陈词。他说,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学术研究,另一条腿是书法技法。朱老师接着说,出站只是一个节点,希望我能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人生如行车,一站又一站。三年来,我见证了北语书法专业的发展,看到了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合作导师朱天曙教授严谨的学风和“以专驭通”的学术格局都深深影响了我。在北语做博后的日子就这样结束了,但带给我的财富远不及此。今年恰逢北语建校六十周年,在此也由衷地祝福北语和每一位北语人。


作者简介

刘亚刚,甘肃成县人。现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书法教育》杂志副主编。201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责编人美版全国中小学书法教材、普通高中《绘画》教材等教材、教辅十多种。学术专著《康熙朝南书房士大夫书法鉴藏活动研究》入选北京文联“青年评论家丛书”并出版,课题《吴其贞<书画记>校注与研究》获第68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在《文艺研究》《光明日报》《中国书法》《美术史与观念史》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十多篇。


重   点   推   荐



重磅!北语法国校区来喽!

“深圳好网民”!祝贺袁小婷校友!

返乡珍重,春归有期!

出品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供稿 | 刘亚刚
编辑 | 邵宗艺 


嘿,朋友,一起为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小联合国”

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