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苦尽甜来,值得回味!


黄娴
2019级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毕业生
毕业去向:
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律(非法学)专业



个人经历

获奖经历

连续三年获国家奖学金;

曾获北京市三好学生;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校级三好学生;

校级优秀团员;

校级优秀团干部;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校一等奖;

英语阅读大赛校二等奖;

北京语言大学“诵读中国”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等;


科研经历

一次大创和两次挑战杯竞赛;


其他经历

连续三年智育和综测排名双第一,绩点3.98/4,均分94.2;

英语四六级600+、英语专四优秀;

英语专八优秀;

曾任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团委学生副书记;

北语六十周年校庆话剧《梧桐》执行制作人;

曾任北语—海中暑期英语语言学习夏令营讲师;

曾作为北语学生代表于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担任荷兰代表团助理组长。





问答环节


Q1:学姐在校期间担任多项职务,参加各种活动,请问您是如何协调学习与活动的?

A1:我一直信奉的生活原则就是: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不要进行“假性学习”来自我感动。我会将我的时间大致分为“学习”“工作”和“玩乐”三个板块,但这三个板块时间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会根据学期的推进而有所不同侧重。比如学期初的时候学生工作比较多,这时候我会倾斜较多的时间给学生工作,对于学习只需要保证能将上课老师讲的重点进行记录即可;而到了学期末,我会大幅度侧重时间给学习,进入一种高强度学习的状态以确保期末考试拿高分;到了假期,就会进入放松自己的玩乐状态。我一直坚信,只要在每个阶段完成该阶段的特定任务,生活就会变得高效且井然有序,而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Q2:作为六十周年校庆原创话剧《梧桐》的执行制作人,这段经历有给您留下一些难忘的回忆吗?

A2:《梧桐》作为一部校史剧,时间跨越六十年讲述了三代人的故事。为了将剧打磨到最好呈现给观众,排练期也长达几个月,我们也在不断升级打怪。作为执行制作人,我主要负责前期各岗位人员的招录工作以及排练演出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梧桐》一步步地从最初的雏形走向最后的完美落幕,离不开剧组所有台前幕后人员的共同努力,而这场剧也确实给我的大学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梧桐》主要讲述的就是几代国际汉语教师的成长与奋斗史,在排演过程中我们也确实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话剧最终演出时间几经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意味着剧组排演进度的重新安排,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和挑战性。但最后还是在全剧组工作人员和演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大家一起为全校师生呈现出了一场精彩的校史剧,献礼北语建校六十周年。


Q3: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选择跨专业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A3:其实读法律算是我初中以来的梦想了,最开始是因为初中看了一部火爆全中国的偶像剧,里面的男主就是一名律师,而这个角色所展示出的律师的那种精英感和敬业感吸引了我。后面长大了,开始学会从一些现实的因素如收入、社会地位和个人职业匹配度等方面考虑,我仍然觉得从事法律行业是最适合我的职业发展道路。但高考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上到法律专业,在保研期间了解到能够跨保以后,就毅然决然开始了跨保之路了。


Q4:学姐有什么保研的经验或者建议能够分享给大家吗?

A4:对于跨保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依然是谨慎跨保。在保研市场上,永远是本专业比跨专业好保研,因为人家大学四年所学到的知识是很难让跨保人凭着保研那几个月的学习而轻易超过的,所以如果大家想选择跨保这条路,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保研是场信息战,大家要锻炼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特别对于跨保生来说,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另外可以多多咨询有相关经验的学长学姐和社交平台博主,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对自己进行查漏补缺,努力做保研场上的六边形战士。


Q5:学姐在学习期间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呢?您又是如何克服的?

A5:我觉得我的最低谷期应该是刚上大学的那段时间,从高中模式向大学模式转换的不适应性、远离父母来到新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开启人生新旅途的恐慌等原因导致我刚来北京的时候确实非常的“水土不服”。后来,在我慢慢的探索和自愈中,我逐渐发现出快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模式的方法,我总结出以下:全局观和自信心。无论在什么阶段,学习都是最重要的,但与此同时,学生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事情都需要我们去面对。大学的学习,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输入输出,还有除学习之外的能力提升。学习之余,一是要尝试努力跳出“书本”,探索学习生活之外的广阔天地;二是跳出舒适圈,不能“顾影自怜”。我们既要对内能发掘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个人魅力,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又要对外能找到找到朋友,培养社交技巧,参与活动,丰富人生经历等等。这些一切都会给我们带来自信心的树立,激励着我们向更高的目标进一步迈进,如此良心循环,我相信这样的大学生活才充实,才有意义,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Q6:北语四年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事给您留下深刻印象吗?

A6:在北语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参加了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我的职位是张家口冬奥村荷兰代表团的助理,负责解决代表团在奥运期间遇到的问题,陪同代表团前往各个场馆进行训练和比赛,提供语言服务支持与翻译工作。首先,我收获了和代表团的友谊。我服务的是荷兰代表团,除了日常工作的对接外,在工作之余我们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会互相分享生活并给予真诚的赞美。在中国农历新年时我们向来自荷兰的代表团们介绍展示了中国的春联与窗花文化,还教会了他们中国的古诗;而荷兰人也会在赛前给我们做象征着冠军意义的美甲,在赛后教我们滑雪,在闲暇时拿着吉他和我们一起坐在阳光下弹唱音乐等。其次,本次冬奥会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视角。在冬奥村里所有人都是为了共同的奥林匹克精神而努力,我们会和在路上偶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热情地打招呼、交谈,感受着文化差异,也拥抱着世界大同。因此我很感激这次冬奥会的经历,它使我收获颇丰。


Q7:有什么话想对正在学习国际政治专业的学弟学妹或者对这个专业感兴趣的后辈们说的吗?

A7:国际政治是一门充满理想主义的学科,它既严谨又宏大,既专业又富含情感。因此,希望正在学习或者即将要学这门学科的学弟学妹们始终保持现在的这份热忱,保持客观、理性、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在这里我可以分享一些学习的方法。首先我觉得任何学习方法的首要前提都是勤奋和高自制力。这两个特性是获得好成绩的关键,勤奋意味着你肯学,高自制力意味着你能坚持,希望大家一定要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两个方面的特质,不想学的时候告诉自己要勤奋一点,想放弃的时候告诉自己要锻炼自己的自制力。其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一些大学课程中关键的专业课,大家一定要养成上课记笔记的习惯,这并不是说将老师的课件全抄一遍,而是要重点关注整体课程脉络以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以便于在期末复习时更高效的掌握整节课的复习重点,并通过日常笔记回忆起上课时的知识点,将期末宝贵时间用在刀刃上。最后,在保持知识内化的同时,要记得将知识外化。这可以体现在和同学的课下讨论中,也可以将其施展于参加一些学术科技作品的竞赛活动中。用不同知识之间的碰撞和实践出真知来提升自己的整体学习水平和能力。

重   点   推   荐



段鹏校长拜访澳门特首贺一诚

弘扬延安精神,争建时代新功!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出品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来源|职协BLCU
编辑 | 邵宗艺



嘿,朋友,一起为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小联合国”

点个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