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广思:世界汉学中心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双向窗口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CCTSS Author 世界汉学中心
8月9日-14日,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阿根廷驻华大使馆总领事兼参赞何广思(Gustavo Alejandro Girado)入驻世界汉学中心开展联合汉学合作研究、文学翻译、国情研修等学术工作,本文为何广思教授入驻世界汉学中心的感受。
7月初,在世界汉学家大会期间,我第一次来到世界汉学中心,当时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64位汉学家。有这样一个为全球汉学家学术探索和交流而搭建的平台,令我意外而又惊喜,但限于时间紧迫,我对这里仅匆匆一瞥。这几天是我第二次来到世界汉学中心,我对这里更加熟悉,也倍感亲切。在这里的工作、采访以及各类外出参观活动,都丰富了我对青岛风土人情的感知,也加深了对汉学的学术认知,更坚定了我继续深入研究中国的决心。
▲何广思教授参观青岛市博物馆
世界汉学中心为汉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既有中国经典古籍和现当代文艺作品,又有各国汉学的珍贵书籍;中心为汉学家们准备了宽敞舒适的办公室,便于我们进行学术研究;更难得的是,世界汉学中心秉持着开放的心态,向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比如我)敞开大门。这一切都令人难以置信。
▲何广思教授在世界汉学中心写作中心进行工作
我相信,世界汉学中心能够成为建设具有世界吸引力的学术平台,吸纳更多国家的研究中国的知名学者来到中国,从事相关研究,面对面解读中国的古老文明和当代建设,产出世界顶尖的人文学术成果。中国的许多高校设有汉学研究中心等类似机构,但能够联络、集结并有效利用世界各国汉学家资源的汉学机构,世界汉学中心是独一份。我希望世界汉学中心能够继续汇聚世界上所有关于中国的知识,包括研究中国古代的汉学相关的知识,例如哲学、文学、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也包括近现代的一些使用数学方法、科学理论的社会科学的知识(经济学一般属于这一领域),并收集、积累东西方汉学家对中国的研究成果。
在扎实、深厚的学术基础之上,世界汉学中心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研究中心,联系研究古代中国、现当代中国的各个领域的汉学家和中国学家,服务于世界各地的学者。
历史中国与现实中国是无法分割的,因为如果不了解过去的中国,就无法了解当下现实的中国。我自己便有切身体会。我来中国见到的是现今的中国,但我必须学习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经典,以便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学这些研究领域与我的专业经济学相隔较远,我做这些不是为了教学,只是为了学习,像学生一样学习,减少我对中国的偏见,加深我对中国的认知。
另一个我感受颇深的是,在拉丁美洲,我们缺少从中国视角出发的中国人的声音。来自中国的材料,例如书籍、论文、研究资料等都缺少西语版本,我们能得到的关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等各方面的资料都来自北半球——美国、加拿大、欧盟这些国家和地区,而这些材料多是经过折射的、带有滤镜的中国知识。因此,中国人必须自己向拉美人解释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智慧、中国的立场、中国的利益、中国的诉求,用西班牙语来表达。这也是世界汉学中心的工作之一——筛选信息的来源,寻求最好的材料并翻译为西语,便于我们利用这些材料进行与中国有关的研究生教育。现在诸如此类的研究生项目越来越多,且增长迅速。我曾经也是其中一个项目的负责人。我在我们国家的一所著名公立国际大学任职的七年间,曾负责第一批关于中国研究的研究生项目。在开展中国研究的过程中,第一手资料的匮乏严重限制了学术进展。原有相关资料大部分为英文转译,主要来自英国、法国、美国等具有汉学传统的西方国家,从中文直接翻译成西语的资料非常少。
英语转译资料覆盖面较窄,且大多为古代中国相关内容,对当代中国的研究资料很贫乏,而我急需这些资料。五年前,我来到中国,跑遍北京和上海的书店,到处找用英语写成的书籍,因为西班牙语的资料非常匮乏。有一次,我找到了一本很厚的书,书里只有两页讲了鸦片战争,因为他是一位英国人。
我相信不止我在研究和教学中遭遇这些情况,而这些情况导致许多学者不得不去学习西方学者视角审视下的中国。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反映真实中国的论文和著作。我注意到世界汉学中心在发展规划中也非常注重相关建设。我所指的不仅包含古代中国的汉学相关资料,更包括可以用于各国研究生中国研究项目教学的、关于真实的现代中国的各类资料。中国想做什么、中国在思考什么、中国想成为什么,这些是我们真正感兴趣以及需要研究的。在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世界汉学中心是一个很好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双向窗口,对中国国内,使中国人了解作为外视角的各国人眼中的中国;对世界,使国际社会更加了解真实的中国。
(本文由何广思教授英语口述,实习生谷璞翻译整理)
简介
何广思(古斯塔沃·亚历杭德罗·吉拉多 Gustavo Alejandro Girado),阿根廷驻华大使馆总领事兼参赞,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第十四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他研究中国和中国问题长达25年,发表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百余篇,多次受邀访华,迄今已培养了50余名中国青年研究学者。代表著作《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亚洲巨人巨大发展的原因》在拉丁美洲产生了较大反响,被阿联邦众议院宣布为国家“文化财产”。2020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十余次在当地媒体主动发声,全面客观地向公众介绍中国抗疫真实情况。
- END -
重 点 推 荐
闪亮登场!新生辅导员来啦!
嘿,朋友,一起为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小联合国”
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