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告你,你还不够资格!揭秘软件厂商在中国的反盗版流程
软服之家公众号前期发布的文章《用盗版软件?真告!真赔!最高赔2010万!》,引发了不少讨论,有网友询问,计算机软件版权问题如何应对?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今天软见君就带着大家完整梳理一下软件行业的反盗版流程,期望帮助大家厘清风险,合理应对。
畸形的软件市场:打官司卖软件
众所周知,软件开发,特别是工业软件开发,有几个重要特点,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1.人工成本高。由于软件开发的技术复杂性,对开发人员的要求很高,企业为此需要付出大量人工成本。
2.团队规模大。软件的功能设计需要大量的论证,编程依赖开发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大型的系统软件及设计软件的开发,工作量非常的大,会有很大的团队规模。
3.研发周期长。为了保证软件的功能性、完善性、可靠性,在新产品上市之前,往往需要内部进行一个长期的迭代更新,实践论证。上市后,还需要进行长期的版本升级、bug修复、功能迭代等工作。
软件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推进项目的进行,这也就导致软件价格相对较高,需要相应的收入来维持企业的运行和软件的迭代升级。
从中国市场来看,国外软件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有正向销售和反盗版两种方式。正向销售是指软件厂商通过向用户销售软件产品来获取收入。反盗版是指软件厂商通过打击盗版行为来保护自己的软件知识产权,从而获得收入。软件厂商通过正向销售获取收入,提高软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扩大用户群体,从而更有利于进行反盗版行动。反过来,通过打击盗版行为,可以减少盗版对正向销售的冲击,提高软件销售收入。
而实际上,由于我国早期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重视,大众并没有为软件付费的意识,导致了盗版现象的普遍存在。同时,由于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压力大,也会促使一些使用者为了控制成本而选择免费的、或者低廉的盗版软件。这就导致正版软件授权的正常销售收入不够理想,厂商不得不采取反盗版的措施来维护正当的权益。另外,网上还有一种说法:“放任盗版,也是最好的营销手段”,等韭菜成熟了再来收割。法务团队成为众多国外软件公司在中国的重要部门,每年通过反盗版业务获取的收入可能占到全年收入的25%-80%。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IDC曾经进行过一项软件盗版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软件盗版率达到36%,其中,中国市场的盗版情况非常严重,软件盗版率与盗版软件造成的经济损失位居全球前列。有机构估算,微软中国9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反盗版业务。
盗版的危害在于它不仅仅是损害了被侵权的软件厂商利益,更隐性地导致了同行业的软件厂商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用户不会按照性价比买软件。哪怕是设计一个简单的螺丝钉也是要使用诸如盗版CATIA这种高端软件。国产软件企业只能被耗死或者转行,能支撑下来的也活得异常艰难。早年濒临倒闭的金山WPS就是微软office软件盗版横行的受害者,中国高端工业软件普遍不能打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软件市场呈现畸形发展,软件不是你情我愿的公平交易,只是受害者之间的交锋和博弈。纵观近年来的计算机软件侵权纠纷案件的判例,高额赔偿的判罚不在少数,希望大家引起重视。
用了盗版软件为什么会被发现?
那么,厂商是怎么发现有人在使用盗版软件的?软见君收集了一些网友的反馈,总结起来,企业使用盗版软件的行为可能会通过以下方式被发现:
1.技术检测:一些软件联网后会自动向厂商的服务器发送当前使用机器IP,对于非正常激活的软件,后台会自动上报。一旦发现企业使用盗版软件,厂商可能会采取法律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主动收集:软件厂商除了自有的法务部门还会发展当地的合作伙伴,他们会通过各种公开的渠道收集当地企业的盗版软件使用情况并上报。公司一些公开信息中,明示或则暗示了软件的应用情况线索。比如,招聘信息中会要求应聘人员”熟练应用XX软件“;中标项目对软件有明确要求;官网公示的企业主要客户是某软件的正版用户,出于数据对接的需求,要求供应商使用同样的设计软件等等。
3.内部/外部举报:企业员工、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可能会举报企业使用盗版软件的情况。比如内部或离职员工因为某种原因举报公司使用盗版;竞标项目要求使用某个软件,被竞争对手举报缺少正版授权而失去资格。
一般来说,使用盗版软件很难做到无人知晓。如果没有被盯上,说明企业规模还太小了,支付能力不够,被厂商区别对待了……所以不是不告你,而是你还不够资格。
被盯上后将面临什么?来看看反盗版的流程
软件厂商发现企业在使用盗版软件后,就会启动反盗版流程。通常的步骤是这样的:
1.收集信息,评估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盗版软件的实使用情况,企业的关键联系人信息,评估企业的营收规模和支付能力。对规模相对较大、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企业,启动法务流程。
2.发函沟通。法务第一步会先发出告知函,启动首轮谈判;如果企业不配合,再发送律师函,继续沟通。如果还是协商不成功,进入诉讼流程。
3.法律诉讼:由于软件侵权的特殊性,不易取证,厂商通常会提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由法院派出专家团队现场执法,固定侵权证据。厂商会基于证据提起诉讼。
4.庭审判决:在法院给出判决书之前,随时可以进行协商,庭外和解。调解不成,法院判决。
在以上的任意阶段,都可以通过商务谈判达成合作。根据以往的案例分析,前期解决,代价较低。因此,软见君建议企业积极响应厂商的诉求,尽早开始商务谈判。如果消极逃避,甚至暴力阻止执法,除了赔偿软件损失,还会面临高额的经济处罚。
收到律师函了!律师函的目的是什么?
从网上公开的信息可以看到,很多公司收到过律师函警告。根据与网友的交流,我们发现大家收到律师函第一反应就是震惊、恐慌,不知道该怎么办。软见君提醒您先别着急,发函方的目的未必是对簿公堂。让我们先来看看律师函长啥样吧~ 下图是从网上找到的几张律师函。
以上函件的内容中都强调了很重要的一点:期待沟通,反复沟通。
我们查阅了很多律师函,总结下来,律师函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几个:
1.促成合作。厂商发送律师函或告知函,是为了促成沟通。使用盗版软件的公司收到了律师函,有可能迫于压力与厂商联系,协商购买正版软件,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
2.诉讼维权。厂商发送律师函之后,如果沟通不顺利,可能会至法院提起诉讼,走法律途径制止侵权,获得赔偿。
3.变向取证。厂商的法务大批量发送律师函,实际上并未掌握使用盗版软件的切实证据,通过后续的沟通,或者申请证据保全,从而获得准确的盗版证据和数量。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收到律师函一定要仔细甄别。发函方可能不是真的厂商,而是臭名昭著的”知识产权碰瓷党”,在冒充厂商,以侵权为由实施诈骗。
收到律师函后如何处理?
如果企业收到软件侵权的律师函,应该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1.寻求法律援助。如上文所说,厂商发律师函除了制止侵权、获得赔偿这一目的外,很多时候还存在变相取证的目的。谈判中会有很多语言陷阱。因此,建议交由企业的法务人员处理。如果公司没有法务人员,可以向外部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在律师的陪同下进行以下步骤。
2.核实律师函。首先,对律师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核实,函件是否厂商发送/是否有厂商的授权。其次,对发函方的权利进行核实,核查发函方是否为软件的权利人,知识产权是否在有效期内。
3.内部自查。发动企业内部核查,如果不存在律师函中声称的行为,可以不予理会或者回函告知不存在侵权问题。如果存在侵权,确认盗版软件实际使用的状况,包括安装的数量、软件获取来源、授权是否过期等。这里要提醒大家,即使使用盗版软件是员工个人行为,甚至安装在个人电脑上,只要用于办公,企业就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4.立即整改。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立即停止使用盗版软件,卸载,删除,避免进一步扩大侵权的影响。
5.核实厂商掌握的信息。排除碰瓷、诈骗的情况后,如果企业有侵权行为,可以在律师陪同下联系厂商,要求对方提供证据,评估其对事实的掌握程度。从而判断抗辩的风险。如果厂商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证据,最好坐下来谈判。
6.明确应对方针。公司管理层与使用部门一起讨论,根据盗版软件的使用情况,了解软件的可替代性,评估抗辩的风险和正版化的成本,明确下一步的处理方法。
7.应对方式。厂商的软件维权目的大多倾向于通过沟通、协商解决版权问题。如果没有可替代的软件,可以积极与厂商协商,以优惠价格购买软件的正版授权,同时抵消过去使用盗版的行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避免诉讼风险。如果没有明确的结论,可以先观望厂商的下一步行动。如果厂商放弃维权,皆大欢喜;如果厂商坚持维权,可以见机行事。厂商在提起诉讼前,一定会经过多轮沟通谈判,可能会申请证据保全。实际上,在判决书下来之前,随时可以开始/重启谈判。
一些常见的错误应对
作为使用盗版软件的企业,管理者常常有以下各种错误的抗辩思路,我们一一来做分析:
×盗版软件装在员工自己的电脑上,只是员工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
在谈判中一定不要出现这种表述,这种说法首先就反证了企业在使用盗版软件。司法实践中,不少被控侵权的企业在答辩中主张涉案侵权软件系其员工擅自安装使用,法院对此往往不予采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认定员工安装使用软件是为履行工作义务,进而认定应当由企业承担雇主责任。
×只要电脑不联网,就不会被发现,企业就能规避使用盗版软件的风险!
盗版被发现的途径有很多种,联网只是其中之一。
×收到律师函,只要我不承认,厂商就拿我没办法!
根据以往判决可以看到,主观恶意的阻拦会加重处罚。
×厂商派商务人员过来谈判,只要我拒绝,他就找不到我!
如果厂商申请证据保全,法院受理后会带专家团队到企业来进行证据锁定,这些无法拒绝了吧!
×实在不行,我把软件卸载、员工辞退,不就万无一失了!
计算机软件的维权,针对的是过去使用的侵权行为,只要使用过软件并创造了价值,就有责任为此付费,卸载软件、辞退员工也是逃不脱的。
企业应该如何规避盗版风险?
使用盗版软件在法律上是一种侵权行为,不仅存在法律风险,还会给企业带来安全风险和经济风险。参考计算机软件侵权的一些裁决,盗版用户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要支付巨额的经济赔偿。
企业使用盗版软件始终存在风险,软见君教你如何做好版权管理,避免律师函警告:
1.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对员工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让员工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合法合规使用软件,避免个人使用盗版软件。
2.确保软件正版化。企业应当避免使用盗版软件,应通过正当的渠道购买正版软件授权,以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性和合法性。在项目申报时和项目投标时,政府和客户会对项目的应用软件的合规性有所要求,先进的信息化部署可以使企业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
3.注重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员工保密管理。比如,强化信息系统加密管理,避免在官网或公共平台上公开公司人员构成,以及关键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避免在招聘信息中提及企业的信息化部署情况及合作品牌。避免因不必要的信息泄露使得在协商过程中让企业陷入完全被动的境地。
4.预算不足怎么办?根据企业的需求和预算,比对同类软件的功能,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软件配置方案。如果费用还是不能承受,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 申请试用授权。通过试用流程,拉长采购周期,缓解资金紧张。很多软件都能够进行试用,比如中望软件自带一个月的试用期限,SEE个人版半年免费,EPLAN学生版可以免费申请。如果需要延长软件的商用试用期,企业可以通过厂商官网在线申请或者通过经销商提起申请。
② 分阶段采购。企业应全面考虑设计需求、客户要求、成本控制等因素,提前询价,做好预算;积极与软件厂商或者经销商进行沟通,共同制定方案,分阶段进行采购,例如每年配置一部分软件,数年内配置齐全。
③ 考虑替代产品。国外的软件价格昂贵,可以考虑国产化替代,比如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国产CAD的功能已经能够替代国外的CAD平台,并且费用可能只需要1/10;另外还有一些免费的替代方案,例如免费的wps软件可以实现office的绝大部分功能,甚至更为人性化;免费的开源软件还有很多,设计领域比如2D设计、3D设计、多学科仿真、多媒体制作等都有很多免费的开源软件(请参阅软服之家往期文章《38款免费、开源、实用的工业设计软件》。同时,软服之家平台已经上线了其中的部分软件,欢迎在线试用)。
5.充分应用正版授权的软件。鼓励员工研究已购买正版授权的软件,穷尽软件的功能,还可以针对企业的使用习惯和设计需求,在授权允许的范围内,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最大化软件的价值。据了解,有些企业对Solidworks功能的研究非常深入,二次开发达到了让厂商拍案惊奇的程度。
6.做好软件管理。建立健全软件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全面清查,确保软件使用的合法性;加强对软件的使用和分发的控制,避免软件被非法复制和传播;定期审查员工个人是否使用盗版软件,一旦发现,劝导停用并清理。
企业做到以上几点,就不存在版权问题,就无需担心律师函找上门了。
与计算机软件侵权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1.《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九条:除另有规定外,软件著作权属于软件开发者。如无相反证明,在软件上署名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开发者。
2.《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因情况紧急,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结束语
软件企业的运营成本很高,需要足够的收入来支撑研发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软件的更新迭代。尤其是工业软件,各学科知识的集合,需要在生产实践中与多领域知识相融合。工业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制造对软件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要求极高,这些都需要在软件的实际应用中不断调整、补充、完善。可以说,“用”是工业软件提升的根本之路,软件的发展与提升需要各行各业的使用方参与进来,给予支持,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软件是重要的生产力工具,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使能器,通过恰当的投入获得长期回报,避免使用盗版软件。在软件选型时,应该根据公司的业务需求和所处的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软件。总之,软件只选对的,不选贵的;预算该花就花,该省就省!如果涉及盗版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站在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合理合法解决问题。
以上,是软见君一些浅见,希望大家看过之后有所收获。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软服之家公众号。
软服之家是专注于企业级软件行业的智能选型平台,是企业软件与服务供需的连接器。软服之家面向企业全业务链,打造超级软件库,为企业用户提供软件智能搜索、软件选型咨询、软件及时询价、正版软件采购对接和软件行业大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