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不强大天不容》不容错过,干媒体的心酸历史都在这里了

2016-06-16 刺猬公社

导读

行业剧拍得真实,记者也能被多理解一点儿吧。


最近电视剧圈子好像变成了行业剧的天下,除了翻译题材的某剧,以厨师为背景的《好先生》和警察题材的《余罪》等都因优质的剧本、演员过硬的演技被冠以良心国产剧的称号。


除了上面两部之外,以媒体人,尤其是纸媒媒体人为蓝本,糅合时事政治的电视剧《女不强大天不容》,则显得更加独具一格且更具话题性,尤其剧中对记者与报社、报社与宣传部两重关系的刻画,对人物角色的选取、以及当下社会状况的精致刻画,不仅能引发老一辈媒体人的共鸣,更能给观众带去一些值得深思的观点。

 


十年巨变,沧海桑田


毫无疑问,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是都市类报纸的黄金时期。全球范围内调查记者的各显神通,证据详实、轰动社会的揭黑报道甚至能直接改变政局或推进法制的完善。在我国,2003年因媒体报道而引发社会关注的孙 志 刚事件,直接促进了1982年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一事,如今仍被当做纸媒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的代表存活着。这是一种荣耀,同时也是纸媒江河日下,难出精品的悲凉写照。

 


孙 志 刚资料图片


《女不强大天不容》的时代背景正选择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纸媒的鼎盛时期,剧中通过一名叫郑雨晴的女生,在《江州都市报》从一名刚入行的社会新闻记者到报社一把手的经历,反映了新闻行业、社会时事、家庭观念等的问题。对新闻行业的深度洞察与客观还原是这部剧备受好评的重要原因。

 

它的真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记者与报社领导的关系、报社与宣传部的关系,以及报业营收的时代变化。

 

在记者、报社领导和宣传部三者关系的体现上,一个被广泛传播的桥段就是年轻的郑雨晴因为在处理一篇关于PC化工厂的报道时,使用了“不够恰当的,有标题党嫌疑”的报道,而造成了市里项目缓建,报社社长被喊去谈话的事情。

 

记者就化工厂建设一事,抓住市民关心的心理而进行新闻采写的行为,报社领导自然是鼓励、支持的,虽然其使用了“是否定时炸弹?”这样略显标题党的表述方法,但在报社三重审阅制度之下,标题能通过主任、夜班编辑、校对、夜班值班主编等的重重“关卡”而被顺利刊发,也是报社对待此事态度的侧面反映。这在老社长和宣传部的对话上也能直观体现:

 



然而,作为市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彼时盛极一时的纸媒一言既出,自然追随者众。一篇报道造成的社会影响,让市里的项目直接打水漂,这也正是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真实的刻画就在报社的经济收入之上。




在郑雨晴做一线记者的时代,支撑其纸媒收入来源的广告和发行两条大腿仍旧粗壮,剧中张译饰演的小职员(也是郑雨晴的好朋友)为了争得广告版面,只能通过在厕所给广告部主任递手纸的方式来套近乎。




而当郑雨晴接过“烂摊子”坐上主编位置之时,广告和发行这两条大腿,哪一条都不能再让纸媒重现当年的辉煌了——发行量的下降让广告商减少了报纸投放,报纸广告减少加上发行量低下直接导致整体营收减少,大多数报社的非报产业也不足以支撑起整个机构的运转。这直接导致版面减少、记者稿件被压缩、薪水减少,报纸影响力更加减弱……事情陷入了恶性循环。新上任的郑社长不得不在酒桌上跟耍赖皮的广告主拼酒,来获取让报社转圜的资金。

 

扎实的背景铺垫和真实的环境刻画,是这部剧立足传媒领域的最强底气。

 


双管齐下,反映时事和人物刻画同样出彩


早在该剧刚制作出来时,各类媒体已经点评过其强大的前方表演和后方制作团队了:六六担纲编剧兼制片,曾制作《离婚律师》《心术》等的耀客传媒做出品方,演员方面也是阵容强大,六六的“御用”女主海清,专门留出一年的档期来拍摄该剧,再加上杜淳、张译、陈小艺、秦海璐等实力派演员加盟,该剧“实力派”的基调已经呼之欲出。

 



与偶像派的套路情节不同,《女不强大天不容》里“走私医用药物杜冷丁”事件、PX化工厂风波、地沟油事件、专坑老年人的“保健品传销”事件、媒体人的“新闻讹诈”事件、政府人员贪污受贿的腐败工程事件等的情节,几乎都是现实事件的映射:

 

剧中PC化工厂项目报道,即现实中层出不穷的PX化工厂风波,素材直接来源于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PX项目事件:从2007年的厦门PX项目迁址事件,到大连、宁波、成都、昆明陆续叫停PX项目建设,再到2014年广东茂名街头群情激奋的反PX游行……一直到最近的2016年5月,山东烟台市龙口市政府叫停裕龙石化产业基地的环评工作,PX项目从未从我们的视野中淡去,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着——请愿、游行、词条争夺战等,记者在报道相关事件时,往往夹在经济利益、环境安全和公民呼声之间难以取舍。

 

而剧中郑雨晴暗访事关民生的地沟油事件,在逃跑过程中出车祸后,因惊吓过度导致胎儿流产;在进行关于毒品交易的揭黑报道时,被毒品贩子发现后割断绑在身上的安全绳,这些事件背后体现出的记者人身安全问题,虽然有一定的戏剧夸张,但还是会让调查记者们深有感触的桥段。




百度搜索关键词“记者暗访被打”,出现了155万个相关词条。

 



除了立足于时事的情节外,具有贴近性和高度脸谱化的人物刻画也是该剧的一大看点。海清饰演的郑雨晴——能力极强的职场女性,在家庭中却因丈夫心态失衡而产生各种矛盾;杜淳饰演的吕方成——郑雨晴的丈夫,职场中屡遭同行挤兑的老实学霸;秦海璐饰演的“职场油条”徐文珺——中专学历却善于利用先天姿色优势,借此一路蹿升、过河拆桥的银行柜员;张译饰演的“会来事儿”的高飞——学习不好脑子活泛阅遍世间无数事的老江湖……

 


同时,郑雨晴和吕方成两人因郑雨晴的“崛起”而失衡的婚姻关系也是现实的写照:一个家庭中,经济实力更强的一定是男性,“主管内务”的一定是女性,一旦觉得发生互换就有相当大出现矛盾的可能性。


在家庭分工中,女性是否一定要扮演“相夫教子”的角色?想必这些疑问和现实冲突,也是这部良心剧选择淡化行业色彩,反而采用一个颇有女权倾向的剧名的原因之一吧——通过具有明显倾向性的名称,把问题简单、粗暴又直接地放在人们眼前,从而引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个与原著不同的小秘密


除了一本正经的分析之外,刺猬君其实还了解到了三个原著中涉及,但后来被删除的情节:关于GAY密、情妇等等……

 

【“Gay蜜”还是“绯闻对象”?】


剧中郑雨晴和李保罗是公认的“闺中密友”——工作中配合默契,生活里两人打打闹闹百无禁忌。报社人八卦他们为天造地设的一对“金童玉女”。甚至连高飞都提醒过郑雨晴老公吕方成要留心提防两人可能发展出什么。

 

但小说原著中,李保罗的性取向……我们从一段对话中了解一下:

 

李保罗:“雨晴,这回咱要是大难不死,我能给你孩子当干妈吗?这辈子我也没啥大志向,只想听人叫声妈。”

郑雨晴惊得一跳:“你,你真是?”

李保罗:“吓着你了?”

郑雨晴犹豫的点头又摇头:“难怪我总有跟姐妹在一起的错觉……”

 

【跳楼者罗美林另一身份是报社上任社长情妇】

 

罗美林,报社一位在青海历练的女中层高管,是由江部长亲自任命的集团副总,郑雨晴的副手。工作能力很强,但是整个人行事作风诡异,似乎精神有些问题。罗美林在剧中死于自杀,只因不想写检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选择了跳楼自杀。

 

其实罗美林另一个不被观众所知的身份是报社上任社长吴春城的情妇。小说中罗美玲的学历和能力很高,但是来历模糊。去青海也不是真正的历练,而是被吴春城“发配”到青海“挂职锻炼”,想要把她驱而远之,了断后患。只是让吴春城没有想到的是,罗美林竟一封告状信递至宣传部,将吴春城的私情和秘密一一检举。

 

【郑雨晴其实“弃官从商”了】

(此处有剧透)

 

郑雨晴在整个拯救都市报的过程中,展现了她的自身实力,凭借着努力一步步让报社起死回生,能力被高度肯定。市里领导研究后决定将她调到市里秘书处工作,让她“走上仕途”。以剧中郑雨晴不善应酬交际的性格推测,她拒绝的可能性较大。但最终郑雨晴选择了进入官场。

 

在小说中,郑雨晴的确去了市政府上班,只是上班第一天就向书记提出了辞职,并表示自己志不在此,想投身商战,把自己的才能通过企业效益,回馈给社会。最终经过自己的真情表露和努力,郑雨晴如愿以偿的辞职从商了。

 

好在这些为了剧集顺利播出而进行的改动并没有影响到这部良心剧的质量和情节。有时候,只凭名字来判断电视剧值不值得看很有可能会瞎。

 

在大家叫嚣着媒体转型、传统媒体将死的互联网时代,背负着社会责任和生存压力的媒体人们,或许不应该错过这部为自己量身打造的行业剧,很可能在这里面正埋藏着你逝去的职业生涯和曾经斗志满满的传媒人生。


(本文系来稿,有编辑修改,不代表刺猬公社观点)




刺猬公社

原创出品 欢迎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商务合作:130947184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