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学校园里的“非虚构”爱好者:为了一个选题跑全国采访,历时一年,自费

2017-04-18 贾宸琰 刺猬公社
导读

如今大二的李颖迪尚未在任何一家社会媒体机构实习过,但凭借几篇她自认为“都称不上非虚构”的新闻作品,就连不少知名媒体的记者编辑也纷纷向她发出邀约。


刺猬公社|贾宸琰

 

2016年底,一篇《此间的南周》在媒体人的朋友圈中刷屏。文章采访扎实,试图通过勾勒1984年到2013年间《南方周末》的实习生群像,一窥宏大却不飘渺的“南周精神”。

 

《智族GQ》总主笔何瑫在朋友圈分享文章时写道:“新年第一天,向大家认真推荐这篇文章。坦白而言,这并不是我过去一年看到的采写技术水准最高的文章,但一定是最打动我、最印象深刻、最愿意向别人推荐的 。”

 

《此间的南周》共计一万七千字,作者李颖迪是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十九岁,长沙姑娘。


图为李颖迪,照片由本人提供


李颖迪前前后后自费跑了北京、广州、杭州、上海四个城市,面访了三十位曾经在《南方周末》实习的媒体人,反反复复修改七遍,历时一年终于定稿。

 

2016年2月,李颖迪在武大校园媒体《新视点》的选题会上接了题。在全国诸多校媒中,《新视点》被称为“武大小南周”。接题时的李颖迪满腔热血,毫不犹豫,直到拿到编辑发来的采访名单和报道提纲才缓过神来,隐隐感受到了选题操作的难度。

 

那段时间,李颖迪翘了课,花了整整一两周的时间,在图书馆C区走廊把采访名单上每位记者在《南方周末》发表的报道读了个遍。


“认真程度堪比高三备考吧。”李颖迪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报道发布后,李颖迪受到了如潮的好评,当然也有媒体老师善意地指出文本方面的不足。

 

这不是李颖迪第一次操作非虚构类的新闻选题,这也不是《新视点》这家校园媒体第一篇广受关注的报道。

 

《新视点》曾经报道过被暴雨困住的武汉居民、LGBT群体的奋斗和生活、地铁调度员等“小人物”在大时代下的挣扎,也曾远赴广水调查校园暴力案件和背后故事。



如果仔细品读2015年第四届《新视点》奖学金的三篇获奖作品,不难发现这群年轻的校园记者已经有意无意开始尝试运用非虚构写作的手法进行报道。

 

《参差之后,再无参差》同样出自两位武大新闻学院两位女生之手。作者张稆元和万翩翩关注到了互联网众包实验即参差计划的关闭,并试图以这一小块拼图,还原出整个国家互联网管控的全貌。


其它两篇获奖作品《人文班沉浮录》《医疗废物处理的武汉困局》也用真实的笔触,通过年轻人的视角,细腻地记录着这个时代的人和事。

 

全国的校园媒体中,其实藏着不少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非虚构写作”爱好者。

 

有一段时间,四川大学校园媒体《常识》的成员黎文婕的心理状况不是很好。和所有人一样,她开始在网络上寻找和自己相似的人。黎文婕发现了ID为“走饭”的新浪微博。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2012年3月18日,“走饭”最后一条定时微博发布。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在其官方微博上证实,账号主人已经自杀离世。

 

走饭,本名马洁,因抑郁症上吊自杀。

 

此后,无数的抑郁症患者开始聚集在这个不会再更新的微博下方。“走饭”成为了抑郁症患者的树洞,“吞噬”着他们的痛苦、无助和不知所措。


截至2017年4月15日,“走饭”最后一条微博下已有67万条回复,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图片来源于“常识”微信公众号

 

当时正值歌星乔任梁离世,抑郁症患者再度成为焦点,黎文婕就想写一写这个群体。

 

说服抑郁症患者愿意接受采访并不那么容易。刚开始,很多在“树洞”留言的网友,因为担心隐私暴露纷纷拒绝了黎文婕。


黎文婕在自己心理状况不好的时候,曾在网络上结识了一位朋友,刘爽(化名)。两人曾经互相倾诉,并相约在成都见面。当黎文婕向刘爽袒露自己想要操作这一选题时,刘爽表示理解,并愿意为她“牵线搭桥”。

 

在刘爽的帮助下,黎文婕找到了陈月(化名),并写成了《“虚拟病房”中的抑郁病人》一文。

 

尽管这篇非虚构作品在“常识”的微信公众号上只有不到1700的阅读数,但却在四川大学校内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文章还引起了《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玄增星的注意。玄增星很早就关注到了“走饭”,他在公众号评论区留言,希望黎文婕能帮他介绍采访对象。


图为黎文婕,照片由本人提供

2017年2月15日,中青报《冰点周刊》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玄增星的文章《冰点特稿 | 自杀者的微博成了树洞,58万条留言者孤独得像避雷针》。黎文婕的努力,通过《中国青年报》的平台放大,让更多人看到了抑郁症患者隐匿的面貌。

 

虽然这些校园媒体记者的文本创作有时还稍显稚嫩,或许还称不上严格意义的非虚构写作,但近几年,随着非虚构写作热度的增高,一些思维活跃、走在前面的校园媒体人开始跳出校园题材,把目光投向社会中的亚文化群体,摸索着尝试文学性的创作手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詹方歌2016年接任《青春报》主编时,明显地感受到近些年《青春报》关注的特稿题材已经越来越广泛了。

 

2010年,《青春报》刘君萍的一篇《我守了你22年,你还是走了》已经有了些许特稿的意味。2014年的《两元地铁,七年之痒》,以及再往后的《逃离马戏团》和《第二个生命带来的中国式痛楚》……《青春报》的校园记者们把目光投向了校园外的动物保护组织、医闹事件、网戒所、校园暴力、临终关怀等等题材。

 

但詹方歌有时也会感到无力,相对于社会媒体,校园媒体资源少,找人难,对于结构和文本的把握都相对稚嫩。


“我们的文章操作周期这样短,无论是文本还是采访细节都还远远不够,是绝对称不上非虚构写作的。”詹方歌说。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107调查》主编李婷婷和成员余悦看来,每一篇非虚构作品的产生,对《107调查》而言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非虚构新闻作品的产出一定是耗时耗力的,尤其在由校媒主导时,受到许多现实条件的禁锢,而不像文学性作品能够天马行空。”

 

复旦大学《九十九度》杂志社主编蒋昕悦也说,他们并没有刻意地“尝试过非虚构写作”,但这几年确实出现了几篇在最终形态上比较接近非虚构风格的稿件。

 

而在偏理工科的学校,非虚构写作的热度就相对低一些。清华大学《清新时报》副社长刘书田和华中科技大学记者团总编辑常少华都提到,非虚构写作在理工科见长的校园里热度并不高,热衷非虚构的学生依然集中在文科院系,尤其是新闻学院。

 

为了弥补非虚构写作经验上的不足,不少校园媒体通过邀请媒体人举办讲座的方式回应大家的热情。

 

2016年12月27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一场《正午故事》的新书沙龙。 正午的前身是“界面·长篇”,是隶属于界面新闻的非虚构原创平台。作家阿乙、郭玉洁和叶三同中青政的学生们分享了“正午在坚持什么”。


据詹方歌回忆,当时小阶梯教室完全坐满了,而且还有不少人站着。

 

复旦大学团委机关报《复旦青年》也举办过一些关于非虚构的讲座,曾邀请过李宗陶、袁凌等记者与同学们分享经验。

 

《复旦青年》前新闻二部主任汤禹成向刺猬公社介绍到,在平常的例会上,编辑和记者经常一起讨论优秀的非虚构作品。


汤禹成在《复旦青年》成员内部发起了一次征集。结果显示,成员们最喜欢的非虚构作品中,获得票数最多的是曹筠武的《系统》,其次是何瑫的《喊麦之王》,第三是罗婷的《江南弃儿》。

 

华中科技大学记者团副团长周小琪和华中科技大学博闻社长万嘉琳告诉刺猬公社,李海鹏的《举重冠军之死》、杜强的《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我们11人杀害22名同伴》、李岩的《生化危机》都是校媒记者们争相学习和模仿的范本。

 

实际上,非虚构写作也给这些校园爱好者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如今大二的李颖迪尚未在任何一家社会媒体机构实习过,但凭借几篇她自认为“都称不上非虚构”的新闻作品,就连不少知名媒体的记者编辑也纷纷向她发出邀约,请她作为特约撰稿人在武汉当地做一些采写工作。

 

中山大学校园媒体“新闻狗”的卫潇雨也是如此。2015年底,在中山大学“谷河传媒”深度报道部的时候,卫潇雨“操刀”了一个关于杀马特少年的选题。2016年初,地平线非虚构写作计划资助项目开放申请。卫潇雨报了名。按照合同要求,卫潇雨需要完成五篇杀马特系列的稿件。

 

系列稿件发布到第二篇时,网易“人间”主动联系她,希望可以转载她关于杀马特的文章并做成专题。去年年底,ONE实验室推出十年专题时,其中一个专题是“杀马特的十年”,卫潇雨撰写的文章也被纳入其中。

 

未来还想不想做记者?


不少校园媒体记者毫不犹豫地说,“很想”。

 

最想去哪些媒体?


《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新京报》《智族GQ》……依旧是他们异口同声的答案。





史上奖金最高的校园非虚构故事大赛来袭!

首奖10万+年薪40万工作机会


点击图片查看非虚构故事大赛公告•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媒体

微博 @刺猬公社

合作、转载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投稿邮箱ciweigongshe@126.com

网站www.ciweigongshe.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