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OW虚.构 | 《雷安的“虚构”建筑学》


祝大家小长假愉快

 btw, 十一也要充充电 

 回顾HOW的精彩讲座吧 




9月1日,我们特别邀请“虚.构”个展的艺术家雷安本人再次来到昊美术馆,由策展人提问逐步解开这位错觉艺术大师的神秘创作理念,并通过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完成分享式对谈。活动介绍请点击:HOW讲座 | 莱安德罗·埃利希《雷安的虚构建筑学》



 主讲嘉宾 

艺术家 莱安德罗·埃利希(雷安)


1973年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现工作生活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和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他参加了诸多国际展览,包括:惠特尼双年展(2000年);第49届威尼斯双年展(2001年);第4届上海双年展(2002年);第26届圣保罗双年展(2004年);利物浦双年展(2008年)和2011年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巴黎-德里-孟买”。此外,他还参加了日本越后妻有三年展、濑户内海三年展等,并曾在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MoMA PS1、马德里通信基金、纽伯格艺术博物馆、东京森美术馆举办个展。


 对谈主持 

昊美术馆策展人 陈澈


2012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于2013年加入昊美术馆,参与昊美术馆的筹建和策展工作; 2016年作为研究策展人参与韩国釜山双年展的策展研究工作。 2017年统筹昊美术馆开馆展《宣言:朱利安·罗斯菲德》;2018年统筹并参与策划年度展览《见者的书信:约瑟夫·博伊斯 × 白南准》和《虚.构》。策划的其他展览:《1.62M: 林天苗艺术展》、《脸书》、《HOW NOW 2014·无声之力 》等;此外,陈澈也是一名写作者,长期为《艺术世界》、《大都市》、《艺术当代》等媒体撰写评论文章。





陈澈:今天我们对谈的话题是“雷安的‘虚构’建筑学”,首先跟大家解释一下“雷安”这个名字的由来。艺术家全名是莱安德罗·埃利希 Leandro Erlich,“雷安”即thunder和peace,这刚好是Leandro的双重意思,艺术家觉得这样的翻译也跟他的性格一样,所以雷安就像一个小名,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他。


目前已有将近10万观众参观了“虚.构”,这次展览一共展出了30件作品,其中有13件大型装置互动作品。大部分人体验过展览后,都希望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及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主题。


雷安本身是建筑师出身,我们很明显能感受到他的作品中有更多涉及的是和建筑空间生活环境社会问题的关系,下面请艺术家从他的作品解读其中的创作理念。


《雷安的“虚构”建筑学》对谈现场 ©昊美术馆



1

重构内部空间


雷安:感谢主持人的介绍,也非常感谢各位的光临。这次对谈主要是想和陈澈以及大家交流我过去25年的作品。


现在外面正在下雨,坐在室内也反映出我作品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点——内部空间的概念。在内部空间,个人体验最终决定了当时的想法和感受。大家背对着窗户看不到外面,但我看到外面下雨的情景时会有一种不同的感受,那就是我处在一个被保护得非常好的内部空间,这种舒适和安全感,归根到底是由建筑提供给我们的。


今天给大家展示的图片,不仅会讲到作品,还有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空间。比如电梯的内部空间,当大家走进电梯时,通常不会去思考其中的物理关系,只是乘着电梯往上或往下,中途会有人进来,也会有人在这个空间里发生对话。所有这些都和这个物理空间相关,但你并不会意识到它们是基于电梯这个特定空间才会发生的情景。这种无意识最终决定了你在电梯空间里的体验,以及其中的各种活动和对话。


◀︎ 《电梯》,1994年

▶︎ 《电梯》,2018年  ©昊美术馆


我在1994年做了第一个《电梯》作品,大家可以联想一下现在展厅展出的《电梯》。1994年的版本是从里面开始看,通过这扇门大家可以看到内部,然后慢慢转换到外部连接的楼梯。


如果剥离使用这些空间的相应功能,将会是什么样子?它仍然会是一个存在于宇宙和日常生活当中的物件。这次展览的英文名称“Construction of Reality”,原本字面意思是“现实的重构”——重构已经剥离功能的物理空间,这其实是在重构现实。当你积极参与和成为重构过程中的一员,你会发现,对于现实和生活的重构,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游泳池》,2001年

日本金泽21世纪美术馆




《游泳池》可能是在座观众比较感兴趣的作品,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它的由来。那是20年前我还住在休斯敦时做的,2001年在威尼斯双年展进行展出。2004年日本金泽21世纪美术馆开馆,当时委任我进行《游泳池》作品的再创作,让它成为美术馆里一个永久性的艺术品。


为什么这件作品没有办法在上海进行复制,或者重新做一件呢?有几个原因:第一,这件作品所采用的物理空间和构造是非常特殊的。从观看角度来说,它是从上往下看的,可以看到作品独特的地方,在玻璃层下面有比较深的空间,在平面上完成不了,空间限制导致无法在这里安装。而且它是一件永久性作品,既然是永久性的,当时决定每个大洲只放一件,亚洲选择的是日本。现在我也会为中国专门创作一件永久性的作品,这件作品只能在中国展出,以保证作品的独特性。另外,有些原作是非常具有原味的设计,比如巴黎埃菲尔铁塔,你一定要去到那些地方,如果同样的作品复制到世界各地,就会失去独特性。



《建筑》系列作品,2004-2018年

图1:《上海钟楼(悬浮时间)》,2018年 ©昊美术馆

<< 滑动查看 >>


我在2002年上海双年展上也创作了《建筑》系列的作品,当时双年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其外墙及钟楼就是昊美术馆正在展出的《上海钟楼(悬浮时间)》原型。每在一个城市展出,我就会用一个当地特色建筑作为《建筑》主题的重要原型,第一次是在巴黎,除此以外在伦敦、乌克兰、悉尼都曾展出,11月份大家可以到南京参观这个系列的最新作品。


《芭蕾工作室》,2002年

<< 滑动查看 >>


上海双年展还展出了一件有趣的作品《芭蕾工作室》,大家看到的其中一面是镜子,另外两面不是。我们请了三位女士,让她们同步打太极。这是一位非常高大的观众。那时候我在上海待了一个月,这件作品每天表演两个小时,其他时间这个地方是空的。


《旅游》,2000年

<< 滑动查看 >>


这是我在2000年第七届古巴哈瓦那双年展创作的《旅游》。它有个蛮有意思的背景,哈瓦那是在加勒比海热带地区的一个小国家,而且当年古巴人是不能出境的,在这种大背景下,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风景出现在当地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现在回看这些照片我有一种想法:现下社交媒体非常发达,每个人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旅游照片,作为自己生活的纪录。但2000年没有社交媒体、智能手机,再造能够给人们打造不一样的体验。同时,我们把体验做成了纪录片的形式。从中可以告诉大家一个道理——记录之后所产生的记忆,有时候和实际体验一样真实,有时候是一样的虚假。就像刚才大家看到的“在古巴有雪”这种场景,就是很假的。


▲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前后

▼ 《窗与梯—求助太晚》,2008年


最上面两张照片记录的是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市的前后对比。当时我亲眼看到这些场景后被深深地震撼了,由此产生灵感创造了这件作品:一个救生梯撑着一片窗户,只有这一片墙,其他东西都被风吹走了。通过大家看到古巴、新奥尔良的作品,我更希望表现出一个概念:我们打造的一些内部空间,其背后和当地的地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

与城市发生对话


▲ 2015年德国卡尔斯鲁厄庆祝建城300周年期间

▼ 《连根拔起》,2015年


雷安:2015年我被邀请参加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建城三百周年庆典,这是我当时看到整个城市的样貌,全城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建筑项目,上至打造轻轨,下至地下变成地铁。我觉得很有意思,在三百年庆典如此重要的节日,整个城市看上去却很糟糕,到处都是工地。这些起重机给了我很多灵感,我希望用起重机让作品和城市产生对话,于是有了《连根拔起》这件作品。房子有根系,被从地上拔起来裸露在外,根象征着生命,也代表历史的遗迹和印记。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方尖塔

<< 滑动查看 >>


这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共和国广场,广场上的方尖塔对于阿根廷的意义相当于巴黎的艾尔菲铁塔。大家看到这么多人,展示的是这个广场对城市来说是很重要的标志,任何庆典、游行、政治抗议等都在这个地方举行。这个上世纪30年代已经建成的纪念碑,虽然塔尖部分开了四个小窗户,但一直以来没有人被允许上到顶部。巴黎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美国自由女神,这三个地标都允许所有人进入。当你走入历史建筑里面,就好像你和这个建筑同时成长起来,作为见证者和发展的参与者。我的作品一直强调需要人们亲自的参与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活出自己的体验。


反过来想,如果人们不能到顶上看到窗户外面到底是什么景象,那能不能把顶部移到下面?所以我把这个顶“切掉”了。我把顶拿到地面上,放在美术馆门口。人们可以看到通过窗户看出去到底是什么样子。当时没有人知道发生什么,第二天醒来突然发现方尖塔变成这样了。电视台也开始报道,某个新闻标题是“方尖塔的塔尖到什么地方去了?”到处都说这是个很大的丑闻。其实我是把尖塔的尖部遮挡住并进行了复制,并没有真的把它移到地面。就这样一直维持了两周。


◀︎ 《民主符号》展出期间,2015年

▶︎ 作品引发多个电视台报道


方尖塔这件作品叫《民主符号》,我们是在室外,或者说美术馆之外做的。大家通常所看到的展览,比如“虚.构”,是在美术馆之内的,这样有一个好处,人们作为观众,来之前就对展览很感兴趣,或者知道展览很有趣所以想来体验。在城市做展览有另一种意义——我们可以邀请城市里的每一个市民或者游玩的人,都能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可以过来亲自体验和参与。有些人非常沮丧,有些人非常喜欢这个作品,由此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对话。


《融化的房子》,2015年

<< 滑动查看 >>


大家知道,气候变化是国际性、政治性热点,2015年巴黎气候峰会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我被巴黎政府邀请为当地做一个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作品。各种各样的冰川效应我们是看到了,但是,作为老百姓没有办法将北极冰川的融化和日常生活挂钩,也不理解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所以我希望做这样一件作品:在巴黎街头非常市中心的地方,用非常典型的巴黎建筑做出一个融化的房子。大家可以看到房子的下面开始在融化,在法语里“融化的房子”是“MAISON FOND”,和“我们的孩子(MES ENFANTS)”的发音非常接近。


图1-2:法国巴黎乐蓬马歇百货公司

图3-4:2018年雷安在其中创作的《机械的结》 ©Gabriel de La Chapelle

<< 滑动查看 >>


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市场和集市都是属于比较开放的空间,而室内百货商场的雏形是这样的扶梯式。乐蓬马歇百货公司的墙面是非常标志性的,巴黎人只要看到墙面就知道这个扶梯是在哪个商场。我希望做一个转换打破人们的惯常认知,就创作了这样的作品。


陈澈:这件作品的天窗顶上不是真正的天空,是贴的图像,这也是经常用来欺骗眼睛的一种方式。雷安很多作品看起来都是生活中的建筑、居住空间,其实都很容易欺骗我们的双眼,利用错觉使我们对日常生活经验产生怀疑。



3

艺术与人的连接


陈澈:雷安的分享从室内作品说到了室外项目,从策展人角度,我首先想提问一个问题:您在很多双年展、三年展上都有户外项目,尤其会在一些地方做永久性的装置作品,希望您能结合作品来讲讲,室内项目和室外项目的差异和挑战在哪里?


雷安:对于户外作品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天气和项目制作的规模。就天气来说,户外作品不会受到天气的庇护,不管什么天气都要把作品放到户外;观众和作品之间的互动也会产生一些破坏,这是无法做到提前进行预防和保护的。有时候即便已经告知观众,互动时需要非常小心,仍然会对作品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比如触碰,可能会损坏某些部分,虽然知道这个作品会有这样的接触,但是也没有办法保护。


规模也是室内和室外项目的区别。大家从照片可以看出,通常非常棒的户外作品都是城市级、纪念碑性质的;室内作品强调的只是内部性,比如是能够容纳人的大小,在自然物理空间内放得下的规模就可以了。


《雷安的“虚构”建筑学》对谈现场 ©昊美术馆

<< 滑动查看更多 >>


陈澈:讲到纪念碑性的方式,相当于地标性的作用。进一步提问:户外的项目,比如巴黎政府请您做的作品等,对于这些某程度上带有嘲讽意味的作品,当地政府的态度是接纳还是有些生气?目前国内所处的状态是,类似批判性的艺术作品是比较难落地的,比较好奇那些项目的落地方式是怎样的?


雷安:关于艺术作品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其中人对艺术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解读有多个层面和角度。通过艺术作品传递的是一种批判性,但不一定是带着批判性去创作艺术作品。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民主符号》、巴黎的《融化的房子》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具有批判性质,也不是对政治秩序提供反动的思想,更没有说正确或不正确。我想特别强调在巴黎做的这个作品,我希望通过它表达一个非常正确的思想,那就是气候变化正在发生,我们要对外宣告这样的进程以及它的重要性。


巴黎政府现在对于艺术非常关键的态度是,他们认为艺术是非常重要的,是能够打造社会联系、产生社会对话的工具。户外作品是一种非常民主的方式,可以让每个人都享有接入文化的权利,不需要花钱买票就可以在空间当中体验户外作品。法国正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希望让艺术家更多在社区层面打造艺术作品,而不一定要到城市中心的地方去创造作品,不要让老百姓觉得自己被排除在主流文化、艺术世界之外。


在公共空间打造艺术作品有其独特概念,我希望在百货商店、影院、主题乐园创作一些艺术作品,创造出非常有意思的对话或者思维的碰撞、分享。有时候在街上或者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并没有产生有趣的对话或者内容,只是流水帐式地买了吃的,然后上班、发朋友圈,今天吃了这个东西很好吃,太阳墨镜很好看,鞋子很帅,这些东西每天都会做。而我更愿意关注的是思维的碰撞和分享,比如大家对于这本书是怎么理解的,比如在街上遇到很奇怪的事情,每个人对于这件事的想法也可以进行分享。


陈澈:从雷安刚刚的分享当中,可以感受到他突破了很多的空间,比如美术馆的空间、商业空间、室内室外。很多作品传递出这样一种理念,通过不同的作品解构空间,再重构空间。谈到一些作品进入社区、进入到普通人不能接触到艺术的区域,会显得意义更加重大。


这次展览有很多观众来参观,甚至很多观众特地从其他城市过来。雷安去年在东京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展览有超过60万人参观,非常好奇为什么在亚洲会受到观众高度欢迎和追捧?


雷安:当代艺术对于艺术形式各种各样的表达,包括视觉艺术、写作、音乐等,都应该建立在和生活、社会、时代发生关系的基础之上。至于为什么在亚洲很受欢迎,我也没有办法准确回答。我就作品特性和人们对于作品的欣赏方式来作出解读吧。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和作品之间产生关联,而且他们都能参与进来互动,因而得到了他们的喜爱。时代精神需要宣扬意识、社交媒体需要分享想法,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和艺术、和我的作品产生联系。


就这几个角度来讲,观众对于这些作品的反应是非常正面的,他们也觉得能够获得上述提及的相应需求。我的作品和观众平常的生活环境、居住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同,不需要他们特别培养一种高大上的艺术熏陶才能够解读作品、欣赏作品,而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连接



4

Q&A


Q1:我本身是一名建筑师,我比较关心的是日本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展览。您刚才提到那是在一个特殊的建筑空间里,是您先有这个作品,再围绕这个作品做这个空间;还是建筑空间已经形成,产生灵感创作出这个作品?您也说它只属于日本。想了解这三方面的关系。


雷安:《游泳池》作品已经有了一个雏形,1999年我已经做了游泳池的原型,并且在威尼斯双年展展出过一次。金泽21世纪美术馆当时还在建馆,整个美术馆空间都在做全新打造。这件作品需要一个地下空间,那时候有条件和当时美术馆的建筑师、设计师一起把这个空间融入作品中,这对于已有空间则很难实现。将一件艺术品完美融入到建筑里面,在物质性方面会产生另外一个维度的表现,它不再是一个专门做出来的艺术装置摆在里面,而是已经成为建筑本身的一部分,非常真实。


《雷安的“虚构”建筑学》观众提问交流  ©昊美术馆

<< 滑动查看更多 >>


Q2:关于艺术作品和社交媒体之间的关系,如果分享日常的东西您有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人在微博、微信上发了一个作品的讲述或者感受,您觉得这是炫耀和别人不一样,还是有不同的想法?


雷安:社交媒体本身是一个有意义的东西,我觉得他们是想表达完全不一样的想法。当我开始做艺术创作的时候没有社交媒体,没有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现在有了社交媒体,它是一种分享工具。它更多是一种生活的见证,也是体验生活的方式。作为人类这个物种在成长中得到进化,身体不仅仅有现在的四肢、眼睛、大脑,现在多了第三只眼,就是互联网和社交软件,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激活了艺术观展的概念。我们在做“让更多人参与”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也是得益于社交媒体。作为21世纪有社交媒体这个年代的人,如果看了展不拍照进行分享,反而好像是限制了自己的体验。完整的体验就应该包括社交媒体、拍照留下的纪录或者回忆。


我们的创作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作为艺术家,我们一直以来做艺术创作非常重要的元素是:直觉。直觉并不是策略可以左右的,而是当时那个时刻下所作的作品。现在有些新的技术,比如互动装置,并不是为了迎合社交媒体的交流、分享而去打造不一样的参与互动,不是因为有社交媒体才应该创作这样的作品,而是基于非常重要的一点:生活和体验生活


Q3:刚开始您说抽离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和原本赋予的职能,像《游泳池》作品,把原来的功能进行剥离或者重新转换,这个作品在大家的传播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对您的创作有新的启发或者感受最深的是?


雷安:在艺术作品当中,我把对自己非常有意义的东西通过艺术形式进行叙事。就建筑来讲,建筑和功能加在一起才是和空间产生强大对话的方式。建筑的功能决定了它所代表的物理空间内部应该有怎样的体验。比如厨房的功能性定位决定了在其中将有哪些经验、体验,在厨房里和谁说话。浴室这个空间代表的功能,决定了你不可能和同事在浴室里有很多对话。功能性将体验进行分门别类。人一生的生活就像剧院上演一场戏,每天的生活是提前写好的剧本。在剧院当中表演这出戏的时候肯定有不同的舞台,最主要的舞台是生活当中经历的,或者进进出出的这些建筑本身。


我是建筑师世家,对于建筑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建筑是一种表达手段和方式,是一种语言。我们用金字塔类比,下面是建筑本身,上面是功能性,最上面是美学设计或者外观设计等。建筑不仅作为一个物理空间,更大程度是一个心理空间。比如走在一个狭长的走廊,因为心理空间的打造,走在里面会觉得非常不舒服。同时建筑空间带来非常黑暗的感觉,就会觉得非常害怕。这是心理空间在物理空间之内加上功能共同造成的。教堂很大,人在里面觉得非常渺小、谦卑。这就是建筑之外蕴含的语言,在建筑语言里面产生的心理语言。


Q4:您当时创作《教室》这个作品是基于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想到以“鬼影”来表现?


雷安:不管来自哪种文化背景,都知道教室作为空间意义的是什么。“鬼影”对于我来说,是自己曾经存在过的痕迹的象征意义。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记忆所创造出来的片段,对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的解读,对于同一个教室的理解版本有很多,每一个版本肯定都正确。


之前我们谈到功能性,现在说说教育本身。在我们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告诉我们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数学是1+1=2;大学科学老师说这个公理肯定是正确的;在医学当中心脏手术就是这么做的,没有其他做法。但艺术不一定有唯一的答案,艺术最终和观众产生怎样的对话,和观众自己的记忆、过往的体验和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作品一定是共同创作的过程,艺术家占50%重要性,剩下50%重要性来自于观众。观众也要贡献对于作品的解读,才能为创作过程提供更多意义。




以上内容由讲座当天速记稿整理而成

现场翻译:曹寅

编辑:47

排版:33



相关展览


莱安德罗 · 埃利希个展「虚.构」

展出时间:2018.6.1-10.21

周二至周五 13:00-22:00 

周末及节假日 10:00-22:00

每周一闭馆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