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始于秦汉!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获“国字号”

海珠湿地 2021-11-28



日前,国家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新增项目。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造就了海珠独特的自然人文风情,让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的人们创造出了全球罕有的大城市城央农业文化遗产。


  海珠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依托特有的“江、涌、湖、林、园”江岛生态系统,围绕“湿地生态、岭南文化、湾区绿核”,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高品质建设绿色、美丽的城央生态宜居区。

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的核心区域就是远近闻名的海珠湿地

  除了海珠湿地,该农业系统的范围还包括官洲街仑头及华洲街土华、小洲、龙潭四个经济联社,共占地总面积约为1100公顷。





海珠湿地,是目前我国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湿地。它经2000多年农耕发展成了岭南名果产区,是典型的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类型的复合湿地系统。






该系统重点保护海珠湿地范围内的高畦深沟农业景观、古树资源以及湿地周边龙潭村等4个村社的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什么是高畦(qí)深沟?



很多朋友对“高畦深沟”这个词可能有点陌生,其实从小在海珠长大的伙伴们几乎都见过。

1909年,著名农学家富兰克林·H·金在河南岛(今海珠区)拍摄了迄今所见全球首见的高畦深沟农业系统景观的照片,收录于他最负盛名的著作——《四千年农夫》。


海珠区古称“江南洲”,地处珠江三角洲弱潮河口,被珠江前后航道环绕,区内分布着大大小小74条河涌,河网密布,区内农地基本都临近河涌,受潮汐涨潮影响尤为明显。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农垦最早、最具珠江文化特色的地域之一。

园艺学家高鲁甫教授于1917年拍摄的河南岛高畦深沟系统(畦面为荔枝,树下掘沟施用夜肥)。他盛赞了高畦深沟这种创造性的“水耕”(water farming)模式。


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是两千年以来海珠先民在紧邻广州城、商品农业发达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充分利用高温多雨、地处珠江口北缘、水网密布的自然条件,创造和发展的一类极具珠江三角洲地域特色的农业生产系统。




人们通过顺涌建围、设置闸梪、挖沟抬畦、沟(涌)泥上田,提高土壤层高度和深沟蓄水调水以抵抗潮汐涨潮、台风、干旱等广东常见极端天气影响,发展旱作为主、兼顾养殖,巧妙构建了极富智慧且旱涝保收的“基围+水梪+高畦深沟+园艺作物+禽鱼养殖”生产模式及“水—果(菜、花卉)—草—鱼—鸟”完整生态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上世纪70年代末,遗产地社员收获节瓜、红杨桃、韭黄的场景,展现出了高畦深沟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之丰富。杨对荣摄。


海珠区的高畦深沟系统始于秦汉,至宋代,形成了“基围+水梪+高畦深沟+园艺作物+禽鱼养殖”的成熟生产模式。

它的特点是:以一定的比例挖深沟,利用沟泥起高畦,沟中长期保持有水层;畦面进行旱作,通常以种植果树、蔬菜为主,幼龄果林实施间套种,成年果林下可以养殖家禽;沟里进行种植水稻和水生蔬菜等植物,同时还会养鱼和螺等。


海珠湿地内的高畦深沟系统以种植果树的畦田利用模式为主。


仅海珠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的高畦深沟农业系统存留面积超过800公顷,畦面超过2200块,深沟超过9500条,水梪数量超过400个。

海珠湿地

航拍


从空中俯瞰,可以轻易发现:现今海珠湿地依然保持着典型的高畦深沟系统形态。

果林之下的沟涌里,

养殖的家禽变成了

自然招引来的鹭鸟

和斑嘴鸭等水禽。


据屈大均《广东新语》里头的《鳞语·美鱼种》记载:“广州诸大县中,往往弃肥田以为基,以树果木,荔枝最多,茶桑次之,柑、橙次之,龙眼多树宅旁,亦树于基。”由此可见,“肥田为基、以树果木”的果基种植技术去到清朝初期已经非常成熟。

挖涌泥筑畦,这是高畦深沟作业的一大特色。


上泥


现在是海珠湿地农耕科研基地自然讲师的黎智祥,世代居住在湿地边的仑头村,他说:当地人的传统做法是退潮时撑船到附近河涌采挖肥泥,然后运回基围堆筑高畦。这样,高畦既可防浸防咸又肥沃,非常有利于蔬果种植。


黎智祥:

我们一年或者两年就上泥,看准珠江支流水退的时候,就撑艇到大涌,把泥搬上艇堆到基围上,这些泥是最肥沃的。



正是有了黎智祥这样的世代海珠劳动人民的传承和坚守,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才得以延续。

海珠湿地至今依旧可以在春夏秋冬的清晨和黄昏,看到“水涨千江雨”、“花落燕泥香”、“风凉玉露零”的自然交替。弯弯曲曲流水潺潺的沟渠、河涌,斜枝横逸的果树,随风飘荡的淡淡果香,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仍然回响在海珠湿地的上空。





海珠湿地农耕科研基地航拍图(2018)


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高畦深沟系统进一步促进了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成为岭南佳果基因库。除了培育出芳名远扬的红肉杨桃、鸡心黄皮、仑头柳橙、大塘番石榴、岭南木瓜、石硖龙眼等。

高围田果林中的鸡心黄皮迎来丰收



除了果树,在高畦深沟系统还诞生了一批传统经济作物名种,如新滘“五秀”、凤岗韭黄、河南地子姜、新村鸡茸苋菜、荔枝菌等。

该系统充分利用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了人类农业文明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保持了海珠本地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目前,海珠湿地有维管束植物835种,昆虫535种,鱼类60种,鸟类183种,现存果树品种100多个,优良果树品种达20种。不久前还发现昆虫新物种,命名为“海珠斯萤叶甲”。

以发现地命名的海珠斯萤叶甲


同时,由于海珠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使得城央湿地的生态功更能突出,让这里成为了都市野生动植物的“生命乐园”和城市的“生态护卫者”。







传承丰富的农业文化民俗


海珠湿地有着厚重的珠江文化资源,海珠人对水的情怀至深,说话“水”不离口。

作为农业文化遗产,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俗传承丰富多彩。海珠人说话“水”不离口,新旧地名用“洲”“滘”“涌(冲)”“沙”“围”“塘”“江”等。晋朝代已有水上居民在海珠地区居住,他们特有的咸水歌,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咸水歌省级非遗传承人谢棣英(左)在海珠湿地唱响咸水歌。


海珠湿地周边居民对“水神”尤为崇拜,至今仍保留北帝诞,“七夕水”等民俗。而端午节的“龙舟景”是大家熟知的海珠湿地最具特色的水文化符号。


海珠湿地“龙船景”


保护与发展并举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万亩果园慢慢被城市包围,果林面积不断萎缩,环境破坏不断加剧。2012年海珠湿地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例“只征不转”生态实施项目。9年来,通过生态红线划定等管控措施,实现湿地的永久保护,极大地推动广州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


“只征不转”模式也使传承千年的高畦深沟农业系统能够较好地避开城镇化、现代化的冲击,得以良好存留,同时化解了困扰万亩果园多年的“城市之肺”与“农民之胃”如何兼得的难题。







海珠湿地从生态系统整体性角度出发,通过实施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保护修复手段,不仅保留了高畦深沟农业系统,恢复了岭南垛基果林湿地、基塘湿地和城市小微湿地群,充分挖掘和展示岭南垛基果林湿地魅力,恢复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2000余年农耕历史的沉淀,使这里处处氤氲着岭南传统文化独特韵味,成为广州市民伸手可见、触手可及的乡愁。


申遗专家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赵飞表示:

    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在其打造为岭南农耕文化的科普教育基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教育基地以及城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样板的基础上,可以进而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