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辛亥革命的教训

2016-10-10 陈荟楠 互联杂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陈荟楠的原创平台



武昌首义胜利之后,革命军官兵脸上的笑容灿烂而轻松

 

19111010日,也就是105年之前的今天,在湖北武昌的新军兵营里面发生了一起兵变,几个新军士兵在没有革命组织指挥的前提下,打响了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没想到,两个多月之后,一个独立于大清国之外的新中国——中华民国,就呱呱坠地了。可以说,武昌城里革命军人的这一枪,打出了一个新世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一个世纪以来,对于这场革命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赞扬者颇众,诋毁者也不少,但很少有人忽视它的影响。百年之后,谈到这场革命,仍然恍若昨日之事;武昌城头革命党人的呐喊声,似乎还在耳畔回荡。严格地说,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人,没有人与这场革命无关。因而,不时地回过头去看看它,思考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并从中吸取教训,是十分必要的。

 

一、清政府作了什么孽,非得推翻它不可?

 

谈论辛亥革命,首要的问题是为什么要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如果没有十分充足的理由,革命一般是不会变成现实的。辛亥革命的对象是清政府,那么,上面的问题就可以置换成:清政府究竟作了什么孽,革命党人非得推翻它不可?

 

根据正统的说法,答案当然是清政府腐败无能,专制独裁,在对外战争一次次的失败、丧权辱国之后,逐渐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种说法基本上符合事实,也是当年革命党人宣传的重点。然而,也有人认为,如果将清朝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比较的话,那它就远未到必须要被推翻的地步:

 

1、在很长时期内,清朝都保持了较低的赋税税率,民众的负担相对较轻。即使后期腐败严重,需要承担战争赔款,也还是没有达到民不聊生的程度。清末也未遇到像明末那样的大饥荒,没有大规模的流民。

 

2、虽然专制独裁(哪个王朝不专制呢),但除了开国初期的剃发政策以及康雍乾几朝的文字狱,清朝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暴政。剃发政策在当时带来了反抗,但时间一长,大家也适应了。文字狱更是激不起什么波浪,而清末的舆论环境显然有了很大的改善。

 

3、宦官、外戚专权,君主昏庸无能,外臣坐大不听号令,这些传统政治常有的毛病,都与清朝不相干。可以一提的是女主当政,但这在追求男女平等的西方价值观看来,又算得上什么呢?况且慈禧算不上昏君。

 

4、所谓丧权辱国,也基本不干老百姓什么事儿:历史上丧权辱国的王朝也有,大多没有因此而被百姓推翻;清朝在割让了那么多领土之后,仍然是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而且,丢失的领土还不在中原王朝的传统版图之内。

 

5、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对老百姓来说,也关系不大:不就是主子身后又多了几个主子吗?奴隶们真的关心自己的主子是谁吗?只要有口饭吃,被谁统治还不都一样。

 

因此,按照这种说法,清朝这样一个政权,是不应该被推翻的。问题在于,清朝的运气很不好,赶上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不会拿它跟古代的朝代比较,而是要跟同时代的其他国家比较。这一比较,就坏事了。不说比不上英、法、德、美等西方强国,连东方近邻、素来没被我们放在眼里的小日本都比不上,还被它打得惨败,这给人们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甲午战后,很多人跑到国外去留学,见识了西方社会的面貌——据说是民主、宪政让这些国家走上了富强之路,再回来看看这个老旧衰朽的帝国,就强烈地感觉到统治它的政府的了。

 

上述的说法当然没错。只是,我以为,不必对清朝的灭亡抱太多的惋惜之情。我们生活在现代,当然也应该用现代的价值观评判历史。用前现代的价值观来评判,清朝确实没做多少孽,但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它就是专制腐朽,落后于世界潮流。既然西方思想的传入让我们认识到自己是奴隶,还有什么理由要求我们安于做奴隶的现状,还要对主子的覆亡抱以同情呢?就因为这个主子没有以前的那些主子那么坏吗?

 

新时代的潮流,就是推翻主子奴才式的社会制度,建立平等、民主、自由的社会制度。如果一个政权不能顺应这个潮流,它就应该被请出历史舞台。辛亥革命的逻辑就在这里。虽然,革命之后的中国的情形,并没有变得有多好,甚至更坏,我们有必要对革命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年发动这场革命就是完全错误的,革命就是非正义的;或者反过来将清政府放在正义的一方,将革命志士都当成所谓的“乱臣贼子”,大加批判。这样做是没有良心的!

 

二、鸦片战争之后,大清国错过了多少次自立自强的机会?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1840)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860),整整二十年,清朝的统治者仍在鼾睡之中。这期间,有少数人开始了解西方,包括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人,大多数知识分子还沉迷于科场,对外界的事务毫不关心。而林、魏、徐等人自身也囿于形势,认识上有诸多缺陷,行动上没有更大胆的尝试。因此,这二十年被白白浪费了,中国社会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改变。

 

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地方大员,尝到了使用西洋枪炮的甜头,进而主张在技术上学习西方,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兴起。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洋务派创办了一系列军用和民用企业,拉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序幕。然而,与同时期的日本相比,中国学习西方的热情和动力都远远不够。除了购回了一些军舰、建立了一些厂矿之外,中国的社会面貌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虽然李鸿章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但在整个统治阶层中,洋务派并未取得多高的地位,还常常受到所谓的社会清流的攻击。这样的改革,结局可想而知。

 

甲午战败之后,要求彻底进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可由于维新派的幼稚和急于求成,使得戊戌年的改变很快就被粉碎。这次失败是相当可惜的,如果它能打开局面,庚子之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当可避免,也就不会有《辛丑条约》。经此一役,清政府元气大伤,损伤国力还在其次,国家威信的丧失才是致命的。革命党人正是在这之后成了气候。

 

亡牢补牢,未为晚矣。1901年之后,在慈禧太后的主导下,清政府开始了新政。包括编练新军、派遣留学生、发展实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从1906年起,还启动了包括地方自治、预备立宪的政治体制改革。其实,从当时的情形看,我们很难说清政府的当政者缺乏诚意,在搞虚假的改革。这些措施,已经远远超过了戊戌年的改革,而且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它未能挽救清王朝,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慈禧太后、光绪帝死得太早。慈禧太后虽然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罪魁祸首,但如今的改革,却是缺她不可(要是当年康梁等人认识到这一点,尽力争取她的支持,而不是拿她当对手,戊戌变法也不会那样收场)。退而求其次,如果她死了,光绪还活着,也许还能收拾人心,继续奋斗。可惜这母子二人(非亲生),在1908年双双驾鹤西去,让大清国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化作了泡影。

 

2、继任者无能。摄政王载沣上台之初,就满心想着秋后算帐,开革了改革派重臣袁世凯。之后,又开始了一系列的抓权行为,直至在1911年还出台了一个臭名昭著的皇族内阁,生生断送了十年新政的成果。

 

3、汉族地方大员离心离德。袁世凯被开革后,1909年,张之洞又翘了辫子,从此之后,清王朝自同光中兴以来赖以立足的汉族地主的支持,已经成为过去时态。指望一帮不学无术的满族纨绔子弟能够弄出什么名堂,实在是指望不上。清王朝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了。 

 

以前有一种说法,说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着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还有一种说法,说清末新政是骗局。这都是瞎说!改革事业,历来就不容易,成功者鲜有,失败者倒是“前仆后继”。但并不能因此排除改革成功的可能性,更不能因此否认改革的价值。以前,受“革命史观”的影响,我们认为革命比改革(改良)好,而革命又是越彻底越好。现在看来,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渐进的、和平的改革,效果往往比彻底的革命还好——英法两国民主转型的差异,就很能说明问题。因此,与不能轻易否定革命一样,我们也不能轻易否定清末的改革。

 

惜哉!改革十年不成,有能力主导改革的人又已不在其位了,人们渐渐失去了耐心,武昌一声枪响,就拉开了革命的序幕。革命似乎是一夜之间,赢得了亿万中国人的支持。墙倒众人推,人们已经没有多少顾虑了。问题是,革命了,将腐朽专制的清王朝推翻了,就万事大吉了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三、民国初年的政治败笔

 

革命不易,革命之后的建设,则要困难千倍万倍。民国虽然建立了,但革命的目标——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繁荣的新中国,却还远远没有实现。民国初年的一系列政治败笔,使得这一目标不是近了,而是更远了。

 

在讨论民初的政治败笔之前,我想先说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认为传统的一个说法,即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是错的。这不过是“事后诸葛亮”,也就是拿袁世凯之后的表现来评判当初历史现实。袁世凯后来的确是走向了专制独裁,直至恢复帝制,但在1912年,却不能说他“窃取”了革命果实。就当时的情形来看,他当选临时大总统,基本算得上众望所归。他是最强的实力派,又有逼迫清帝退位的革命行为,在前清又是改革派的干将,人们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是合理的。他虽然耍了一些手段,自抬身价、巩固权位,但也不算“窃取”果实。

 

我要说的败笔,主要是革命党人对新政府的制度设计。其实,袁世凯后来的做法,并不令人意外。他就是凡人一个,又经过旧制度的熏陶,受西方思想影响有限,怎么能指望他像华盛顿那样“克己奉公”,自觉自愿地维护民主制度?在人类历史上,华盛顿可是一个异类啊!即使在美国,人们也要常常念叨“总统是靠不住的”,哪能对袁世凯这样的人抱太高的期望?与不可靠的人性相比,设计和建立一个可靠的制度,是更加紧要的。

 

当年的革命党人,对袁世凯也不抱多高的期望,因而也想在制度设计上花心思。可是,他们设计出来的制度,不仅没起到应有的作用,还适得其反,促使袁世凯走上了独裁专制的道路。这个制度,就是被写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责任内阁制。最初临时参议院制定该法时,采用的是总统制,是为孙中山量体裁衣所设计的;而等到南北谈判明朗化,临时大总统一职即将要让给袁世凯时,参议院的这帮人,从限制袁世凯的思路出发,马上将美国式的总统制改成了英国式的内阁制,而且还尽可能扩大国会的权力,压缩行政部门的权力。这就是一个大大的败笔!

 

内阁制的设计,岂不是要让袁世凯当虚君?傻瓜也知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特别是在有着几千年专制传统的中国。革命党人太天真了,或许他们以为“矫枉必须过正”,在法律上给袁一个虚君的位子,袁将来扩张一些权力,那也不会太过分,越线成为独裁君主。但现实就是,袁上台没多久,就一再更换了羁绊他的临时内阁;又由于害怕大选后的民选内阁架空他,指使人除掉了国民党民气领袖宋教仁,导致了二次革命的爆发(袁世凯是否与刺杀宋教仁有直接关系,是一个悬案。但他的嫌疑很大,此处姑且认为有关);在与国民党闹翻、解散国会之后,他干脆不经过国会,出台了一个总统制的新约法。当年制定《临时约法》诸公的算盘,就这样全部落空了。

 

事情还没完。由于这个“总统制”并不是革命党人最初的设计,而是袁世凯“御制”的,因而并不像美国的总统制那样,能起到哪怕一丁点儿约束总统的作用。更坏的是,由于上述一系列企图的得逞,袁世凯尝到了大权在握的甜头,他岂能控制得住自己,不将一条道走到黑?修改总统任期、当终身总统并企图传位于子孙,到干脆连共和制的外衣都撕掉,恢复帝制,都是可以预见的行为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是民国初年政治的另一大败笔。这处败笔主要是针对他自己来说的,断送了他自己的前程。但某种意义上,他的失败,也是整个国家的不幸——这么说不是原谅他的专制。限于篇幅,本处不展开讨论。)

 

我认为,当初革命党人在制定约法时,如果就老老实实地弄一个纯粹美国式的总统制,给袁世凯以行政的实权(甚至权力比美国总统大一些也不要紧),大概就不会有后面这许多的故事了。他们应该将心思放在立法和司法机构的完善之上,即使不能保证像美国那样,三权平稳和均衡地运行,但至少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政局的稳定。而这就能给国家赢得不少革新进步的时间。

 

抛开当年的史实不谈,单论制度,我也认为总统制比内阁制更适合于中国。在一个没有超越党派的权威(如英国国王)存在的国家,实行内阁制是相当危险的。频繁的倒阁必会成为现实,而因此带来的政局不稳甚至混乱,将会很快耗尽人们的耐心,将人们推向新一轮的革命浪潮之中。

 

四、辛亥革命的教训

 

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在中学生的考试中,标准答案是:既成功了,又失败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理由要分开表述。成功是因为推翻了君主专制,失败是因为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在此,我不重复这种和稀泥的论调,一边倒地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彻彻底底地失败了。

 

目的没有达到,就算失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就像玩游戏,没有打通关,就算失败,不存在既成功又失败的说法。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的君主,却没有摧毁专制制度本身;而历史送往迎来,一个个的披着民主外衣的新式帝王陆续登上舞台,专制的程度不减反升。你还能说这革命成功了吗?

 

历史还不像游戏那样。游戏失败了可以重来,历史却不可重演。辛亥革命的失败,辜负了很多革命志士的鲜血不算,最要命的是使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让人越陷越深的沼泽区。以至于革命之后还有革命,革命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暴力和血腥、越来越远离革命的初衷,到最后以一个荒唐程度空前绝后的“文化大革命”而告终。这就真是中华民族的大不幸了!

 

我这么说,并不是将责任都推给辛亥革命。实际上,中国革命的激进化,是一系列国内外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中日矛盾激化与战争,对中国政局的影响都很大,超过了当年的辛亥革命。我只是在想,如果当年辛亥革命成功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之后又能平稳地运行一段时间,即使遇到国际社会的大风大浪,我们的抵御能力是否会高很多,能否避免内部的一而再的革命?

 

综上所述,我认为辛亥革命给我们的教训有以下两点:

 

1、民主是世界大潮流,应该顺应潮流,而不是逆流而行。不改革、或者改革不及时,都有可能被历史的潮流所吞没。

 

2、民主政治建设是个技术活,需要投入十二分的认真和谨慎,还需要当政者和知识精英有足够的智慧、足够的耐心。

 

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百年之后,我们是否比我们的先辈们更明智呢?遇到类似的情形,我们是否能避免悲剧重演?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声明:本公众号文章均为原创,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欢迎关注陈荟楠的原创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