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如徐玉玉在英国被骗会怎样?

2016-10-18 安光系 互联杂谈

昨天,国内的朋友照例发给我一条当天新闻精选。其中的一条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即将进入大学、因被诈骗受剌激而死的的徐玉玉案件有了进一步的进展,其被骗的9900元人民币被追回。徐父说:“如果骗子被判死刑,我不要钱!”

警方的神速破案,给了民众一个相对满意的交待。我也理解徐玉玉父亲的愤怒。只是,当冷我静下来,却有了更多的思考:纵观整个事件,总觉得有让人感觉不对劲的地方。我一直在想,除了骗子,还有谁是这个案子的凶手?

大约两周前,我在伦敦西南的一个小镇上,同两位华人朋友在办公室外短暂休息、聊天。

那天上午,我突然问了一位在英国生活多年的中年朋友:假如徐玉玉被诈骗的事件发生在英国,会怎么样?

他看了我一眼,用手指弹了一下烟头,微胖的身体稍稍转了一下,很快摇了摇头:“不会的,因为在英国根本不可能发生那样的事情。”

他的语气很肯定。看我有些疑惑,他进一步解释说:“在英国,如果发生了骗子骗你钱的事情,银行是会先赔给你的。之后,警察再去破案,案子破了,银行追回款项。破不了,银行会遭受损失。”

另一位朋友也插话进来,前段时间他身上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他发现自己的账上多了一笔消费,而自己从来没有用过这笔钱。

“打电话过去,告诉银行,银行很快就把这笔账消掉了。” 这位瘦高、年纪很轻的朋友打了一个手势。“很简单!”

在英国生活了多年,他们觉得我提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我在想,如果徐玉玉被骗事件发生在英国,她若能很快能从银行找回自己的被骗款项,也许并不会失去生命。

几天之后的周六,我突然连续接到几条短信:说我的巴克莱银行账户有问题,让我立即跟银行打电话核实。

耳闻目睹,我觉得这是骗子的路数,跟国内差不多。谁知道他们给的电话是不是骗子的?谁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陷阱?

我并没有理会。几天之后,我在超市里买东西刷卡无效,才意识到银行卡真出了问题。我这才想起来几天前的手机短信。之后,顺便去了一家巴克莱银行,把情况跟工作人员说明,对方就把我的账号信息调了出来。

经查,有三笔消费,是在网上用银行卡支付的。正因为银行觉得有些不对头的地方,才会锁定我的卡。

在确认我没有花这三笔钱时,那名工作人员立即用鼠标在电脑上操作,把三笔扣款直接删掉了。

这意味着,对方的那几笔钱是拿不走了。之后,银行工作人员又给我重新申请了一张银行卡,并在2个工作日内把卡寄到了我家。

因为这件事,打消了疑虑。看来,那两位朋友说的是真的。我在想,如果中国的银行能做到这一点,至少徐玉玉在被骗后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她的死,也许就减少了一些可能。

第二个不对劲,也与银行有关。

前段时间,看了一条英国广播公司(BBC) 的旧新闻:数百万英国大学生将不再享有零利息的学生贷款。

目前,在英国有大约330万人在1998年以后拿到学生贷款,另有超过35万人是在1998年以前借的学生贷款。相关公司的网站显示,2012年9月1日前学生贷款的利率当前是1.25%。2012年9月1日之后的贷款利率为4.6% 。

我这才意识到,拥有7000万人口的英国,在2010年时,约有330万大学生或毕业生是依靠贷款来读书的。此前他们的借款都免费的。他们交学费,依靠的是社会金融机构,而不是父母。

我又上网查了一下学生贷款公司,这家国有的、非赢利的金融机构网页上,有一条令人心动的句子:

你工作后所需要偿还的学生贷款,不是你问我们借了多少钱,而是基于你的工资收入。

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或没有找到工作了但薪水达到一定标准,那么你暂时不用还钱。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是“杨白劳”,至少这家学生贷款公司不是。

怎么算你每个月要还多少钱呢?里面有一个例子:如果你每月挣到税前2500镑(1英镑约为8.2元人民币),扣掉你一个月生活的最低基本费用1750元,差额再乘以6%, 便是你的还款金额。也就是说,每个月你只需还掉45英镑的贷款。

按这个算法,即使年薪达到4.5万镑,每个月你也只需要还120英镑的学生贷款。如果你的年收入低于2.1万镑,即你每个月的收入低于1750镑,你就不用还一分钱。

2014年BBC的消息宣称,英国人年均收入为2.65万英镑。2015年初宣称,在作为大城市的伦敦,人的年均收入为4.1万英镑。

这意味着,前面提到的学生贷款利率,是一个名义上的利率。因为,还有一条规定,贷款30年到期,届时尚未偿还部分将勾销。

在英国借钱容易吗?我并不知道学生贷款是什么样的情形。大约在四个月前,我去银行咨询自己是否能借到钱。对方把我的银卡插入电脑,检查后很快跟我说:我们能借给你3.5万镑,可以分5年还清。如果你需要,我现在就打给你。

这笔借款是不需要用任何东西做抵押的,仅仅是凭借我个人的信誉。而问及这笔借款的原由时,我说还没有想清楚,或许用来扩建房屋;或许用来提升自己,去学校读书。之后,我签了字。两分钟以后,工作人员跟我说:现在钱已经到你账上了。

我有些回不过来神儿。

我在想,如果徐玉玉能够相对容易地从金融机构借款来读书,那么加在她父母身上的压力则会小的多。如果是这样,她也不至于在被骗9900元人民币后承受那么大的压力。

金融机构的失职或不作为,或许可以说,是金融机构没有做到让徐玉玉这样的孩子能轻松借来款项来支撑她的学费。这算不算是她的又一个死因?

我们是否有理由说,对徐玉玉进行诈骗的几名犯罪分子,当然是导致她死亡的凶手。但除此之外,金融机构所设置的门槛、服务不到位,是否也是夺走这个年轻女生生命的杀手之一?

我只是在奇怪,为什么国外银行能够做到的,而我们却常常视而不见?如果我们的银行不能做到,为何不开放一下银行,引入更多的竞争者,让他们来提供服务试试?

我还看到这样一些事实:英国的银行是没有异地取款费的。在英国大多数银行的取款机上跨行取款,也是不需要手续费的。在中国办一张银行卡,需要到开户行去办。我朋友当年在上海贷款买房时办过一张银行卡,需要补办时,要让他带身份证从湖北至上海补办,办完后还不能立即拿到卡,需要呆上几天,再来取卡。而英国,只要是同一个银行,哪怕是打电话到该银行的服务热线,都是可以解决的。

我还看到了另一个事实:在竞争环境下的低利率。今年6月份时,我曾想过换房。英国的另一家银行halifax答应贷给我26万镑,26年还清,两年固定利率1.5%。而当时还有更低的利率,据说不到1%。现在,更无悬念:因为前段时间英国央行又下调了利率。利率下调,金融政策灵活,当然会造福民众。

当然,很多人会以保护国有资产的由头来怒斥我。但是我想,强调任何理由而无视生命的不作为,都是在进行绑架。任何理由,都不应以牺牲民众的利益甚至生命为代价。任何理由与生命相比,都不值一提。

当下社会,无论上面的领导还是下面的民众,当然都需要高效、公平、真正造福于民的金融机构。银行不作为,表面上是保护国有资产,但实际上却抬高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诈骗行为越来越多,警方办案成本越来越高,群众也越来越不满意。

在缺少监督的银行体系下,随时还可能有更多的徐玉玉案发生。不改,警方还会接到无数的诈骗案,办案的社会成本自然会上升。而百姓被伤害之后,自然会有怒气和怨气,当然不会满意。这样的银行运作体系,不是在帮忙,而是在添乱。

光抓几个骗子,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监督银行的力量。不把源头堵住,抓骗子还会像割韭菜,抓了一批,还会再起来一批,永远抓不完。

当然,如果把风险添加在银行方面,就会逼着他们制定出许许多多的措施来保护自己。比如,不能让骗子随便开户,有可疑资金转移时进行监督,提倡更多人去使用电子银行,购买保险分散风险,等等。国外能做到的,我们应该也能。

母亲总在教育我说,要看到我们好的一面。

出国多年,我看到了国外好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了英国的问题所在。

当然,英国银行也有不好的一面。正因为它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所以,在客人开户时,他们非常谨慎。通常你开个银行账户,需要本人单位或学校的介绍信,还要专门预约,再加上你的证件或护照,才有可能办下来。有时候,不靠谱的事情也会发生。

朋友的儿子来英国读书,我带他去银行办卡。预约、证件,前前后后,竟花了46天时间。你相信吗?46天才能在银行开一个账户,这事儿是我亲身经历的,同时让我知道了英国银行在开户上,是何等的慢、严、难。

英国的银行当然不完美,里面也有太多的小陷阱。

基于此,我仍然不能得出结论:若在英国,徐玉玉被骗后就一定不会死亡。但是,因为有不一样的银行体系,肯定会减少一些可能。

我担心的是,太多的民众把口水和愤怒投向了骗子,而忽略了这件事情背后的成因。不知道原因而跟着人们一起表达愤怒,这才是最可怕的。我们还应该思考,如何从根本上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让生命不要走的那么随意。

人比事情重要。与生命相比,所有的事情都不值一提。一个国家的成熟体系,需要有成熟的制度、有真正的社会监督力量,还得有对所有人都公平的社会治理体系。当然,还要有宽容的文化和信仰。对骗子不能全是一片喊杀声,以暴制暴, 而是要从根本上堵住漏洞,让他们无缝可钻。或许如此,警察的案件才会越办越少,徐玉玉案也会尽可能地少发生。


互联杂谈,求真求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