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可呈现与不可表达之间 | 艺术家迈克尔·朱「Michael Joo」谈创作

高伟刚的作品创造了一个环境,这种环境不是说某一个时间点的环境,而是意识状态上的环境让我可以将自己的一些实验物放置于这种环境之中。


——迈克尔·朱「Michael Joo」谈“余波 Aftermath”展


余波 AFTERMATH 展览现场


迈克尔·朱自述:

“树的碎片”——作品“侦查”、“卷杀”系列


“侦查”这件作品是由来自日本的Ubame橡树枝组成的,这种橡木目前用作“备长炭” (Binchōtan) 或日本传统白色木炭的基础材料。我对生产这种最纯、碳含量最高的材料的技艺非常感兴趣

侦查、碳化的橡木和灵芝状蘑菇,玻璃,钢丝、2017

侦查(细节)

树枝是树木生长过程中的第一步延伸,也是未知领域的感受者,而它反映出的更大的整体是我在作品中真正感兴趣的部分——极致燃烧过后,树上残留的东西。在此过程中,随着材料在极高温中碳化,树枝本有的所有形式及其生长都被破坏了,变得脆弱易碎。对于自然或人为的灾难(例如大火或洪水),我感兴趣的是将曾存在过的碎片重建并加以整合的一种愿望。


前:侦查、碳化的橡木和灵芝状蘑菇,玻璃,钢丝、2017

后:卷杀(韧皮部)、硝酸银和油墨画

335.3 x 243.8 cm、2016


作品“侦查”和硝酸银画“卷杀”系列都以“树”为主题或描绘形式。当然,“侦查”是关于树枝,也就是另一个整体的单一扩展;而在“卷杀”中,这棵树是完整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过去自我的投影。因为“卷杀”是一棵生长了数千年的树的肖像,在一瞬间被闪电“击倒”。“卷杀”中的树已经停止生长,开始被分解,并将其自身的物质传送回其所属的生态系统中。我对这些“新的可能”也非常感兴趣。

卷杀(韧皮部)、硝酸银和油墨画

335.3 x 243.8 cm、2016


“玻璃,纸,木”——作品“单呼吸转运”系列


玻璃雕塑系列“单呼吸转运”对我来说是关于交流和转化。这些作品的出发点,也就是塑料袋和纸袋,实际上是在街上发现的废弃物。我将它们从街上带走并对内吹气,就像是做心肺复苏一样使之重新拥有形态。在吹气的同时,我用蜡和液氮将袋子冷冻,然后快速地制作出模具,再将模具交给玻璃工匠。玻璃工匠又将呼吸置入这个形状当中。熔融玻璃被吹入模具后,袋子被烧尽,剩下的只有玻璃。对我来说有趣的是,纸袋这种看似脆弱而又无关紧要的材料,被另一种同样易碎但又非常稳定的材料替代了。纸袋是非常易燃,而与此相反,玻璃是由火熔成的。我认为用玻璃这种能够在极高温度下熔化的物体来代替某种可燃物,是适当且令人回味的。


单呼吸转运(后底支)、模制玻璃 
52.5 x 20 x 21.7 cm、2017

用于展示这些玻璃雕塑的木底座,正如用以制造模具的袋子本身一样,实际上是回收来的材料。从中国的旧房屋中收集而来的木头经过重新设计和重新切割,成为这些同样是“回收品”的底座。这些事物被重新对待而不是被丢弃,再次获得新的潜力,以新的方式被看待。

余波 AFTERMATH 展览现场

谈图像与创作——作品“多样低质量恒星”系列


图像是有毒的,正如硝酸银本身也是有毒的……图像是在可呈现与不可表达之间转换的,正如银色本身正是一种隐形的与照见的介质。


——迈克尔·朱「Michael Joo」谈“图像”


余波 AFTERMATH 展览现场


我们最初来到松江的时候,只打算创作三幅画加一件雕塑。在工作室的创作令人意外地富有成果,最后我们创作了15至20幅作品。我从画廊和策展人处获得了许多帮助,同时,这些作品的实现离不开当地及周边艺术家的慷慨和相互间坚定的友情。这种文化知识的交流,实地后勤物资的援助带给我的帮助,是超过了任何艺术家所期望的——至少对我这种,创作上非常基于材料和过程的艺术家来说是如此。

多样低质量恒星(康定路1)、硝酸银画
160 x 120 x 5 cm、2019

有一次,我记得是要为这个展览的“多样低质量恒星”硝酸银抽象画寻找制作材料。这个系列中的作品都是在上海当地完成,在特定身份交汇的建筑物中进行——这些建筑或是即将被摧毁,或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将被赋予重生。刚到上海的我们,想要找到类似这样的地区,是挺令人生畏的。我记得我的策展人nrm为我联系到了相关艺术家,他们为我提供了他们自己在创作中准备用的材料,最后这些材料被用在了“单呼吸转运”系列的木头基座制作上。这对我来说非常感动。我认为,这个例子实际上在很多方面也象征着我与这里的艺术家的接触。

艺术家 迈克尔·朱(左二)、高伟刚(右一)


我发现这些材料的历史、概念和思想意义上的意义都非常深远,并且深深地嵌入了文化和人们的思想中。那些创造者和术语是我们日常能够讨论的东西,不必拘泥于特定语言或定义的束缚。这样,我把这个地方和我的艺术创作联系在一起,打破了文化和交流的界限。

艺术家 迈克尔·朱、高伟刚和 SGA工作人员

......这些材料承载着属于这一独特地点与独特人群的信息,当然我所在意的不是其中的文化,因为我不能去误读文化,我只是展示信息,无关于懂得。宛如盲人摸物,我只是在感受这一物,在心中与脑海中形成不是图像的图像。


——迈克尔·朱「Michael Joo」


迈克尔·朱「Michael Joo」,1966年生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市。他通过探索物质和材料的物理界限,例如手工玻璃、硝酸银绘画,建立在空间和历史上的对本体论、认知学和墒的思考。他的作品被众多美术馆收藏,包括法国巴黎国立美术馆,美国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韩国首尔三星艺术文化中心,美国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迈克尔·朱居住生活在纽约和首尔。


语后(手语)、硝酸银画 
198 x 150 x 5 cm、2019


移民、硼硅玻璃,硝酸银,清漆
139.7 x 61 x 81.3 cm、2012


同步偏差(刷子和铲斗)、铸造玻璃
44.5 x 41.3 x 9.5 cm,5.1 x 8.3 x 35.6 cm、2017




更多迈克尔·朱作品 尽在沪申 “余波 AFTERMATH” 

(2019年11月8日 - 2020年1月8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