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漫谈 | 石至莹专访

石至莹 SGA沪申画廊 2022-12-25

SGA沪申专栏 ·「艺术漫谈」
「艺术漫谈」是SGA与艺术家们进行的一系列轻松、接地气的访谈。每期我们将专访一位艺术家,了解其创意源泉、创作时面临的障碍,或对一些生活琐事的看法等等。
艺术家将以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任意形式进行回复。一切答案未经任何修改——没有甜言蜜语,没有胡说八道,只有艺术家最坦诚及古灵精怪的一面。 
Afterall, Art is life ;)
——编者按   

本期艺术家:石至莹
石至莹1979年生于上海,其画作自2007年起专注于对自然物质形态如沙、草、海、石、佛像等的解读。石至莹相信绘画的意义在于观察,其作品关注的不仅是物体本身,更是空间和意象化的提取。抽象的笔触和沉稳的用色,使画面整体如水墨画般若影若现。观者的视线往往并非聚焦在某个特定的中心,而是透过画面的视觉柔化弥散开来,让自我进入一种冥想的境界。
▎石至莹  布面油画系列, 2020「Resort 胜境」展览现场


SGA:请描述一下您工作室目前的状态?
石至莹:工作室窗外目前还有一片空地,视野很不错。


SGA:您的创作动力源自于哪里?
石:对现象世界规律的好奇和对用绘画转换的好奇。

SGA:请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目前欣赏的艺术家/音乐/书籍。
石:Cy Twombly的画和雕塑;

▎Cy Twombly

'Empire of Flora 1961'

200x242cm, 1961

▎Cy Twombly

'Cycnus'

40x24x5cm, 1978


哥德堡变奏曲 (*BWV988,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SGA:请用三个词汇来形容您的作品。

石:安静,呼吸,失重。
▎石至莹  “万佛洞壁6“ (左), “万佛洞壁7“ (右), 2020「Resort 胜境」展览现场

SGA:您这次的作品在展览布局及材质上都着特殊的安排。除了安装了一道独立的墙,您还选用了一款特殊的略带反光的墙漆——能否为我们讲解下作品和布展空间的关系?
石:这个空间本来是近四边形,但是中间有两根柱子,所以相对靠窗部分的墙面就比较难用,不“聚气”,所以从窗到柱子斜拉了一堵墙,既可以聚气,又可以作为引导的展墙而把观众的视线引到佛像的那堵墙上。
带有淡绿灰并些许光泽度的涂料,是因为考虑到作品的搭配需要,也有意和原本的白墙拉开质感上的距离,希望和展览主题更贴近些。
▎石至莹  布面油画系列, 2020「Resort 胜境」展览现场

SGA:佛教对您的艺术实践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石:为我提供了一些新的对现象世界的认知方式和观察方式,而不仅仅局限在一种既定模式中。比方说在描绘的对象和绘画本身的关系中,并不需要放弃或者强调任何一边。
▎石至莹  “万佛洞壁6“  布面油彩, 240x180cm, 2020

SGA:您是如何度过疫情时期的?经过这次疫情中的闭关,您的艺术实践是否有所改变? 
石:疫情期间,正常在工作室画画,并没什么特殊的变化,因为原本就是一个人的工作,还省下了对口罩的消耗。

SGA:能否聊一聊您过往的创作思路中失败的经历?当时是什么使您清楚地意识到您必须放弃该创作方向?
石:05-07年间变化比较大,意识到以往的作品再继续往下走的话就会变成形式主义的重复而越来越空洞,所以决定抽身出来,去通过观察和描绘身边的自然界而获得一些具体的变化的可能性。
▎石至莹  “树 2”  布面油彩, 50x40cm, 2017


SGA:能不能向我们小小透露您的下一个项目?
石:彩色矿石,宝石系列。
▎石至莹  “宝石 No.11”  布面油彩, 90x70cm, 2020, 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SGA:谢谢石老师——最后,您会对青年艺术家提供什么样的建议?
石:保持对自己创作的兴趣。
▎石至莹在工作室

采访:JY Deng编辑:JY Deng, Cindy Zhu
往期艺术漫谈:蒋志 | 李文光



SGA · 正在展出
Resort 胜境           2020.11.07 - 2021.01.10陈彧凡 | 高伟刚 | 蒋志 | 靳山 | 李文光 | 石至莹

SGA沪申是一个面向艺术展览、文化合作与策展项目的开放平台,通过与本土和国际伙伴合作,与知名艺术家、艺术机构和国际私人画廊共同实现跨文化项目的发展与实施,致力于推动艺术触达更广大的公众。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 10am-7pm

地址:上海中山东一路三号三楼



艺术漫谈 | 蒋志专访

艺术漫谈 | 李文光专访

展览纪录片 | Resort 胜境
INSIDE SGA 微纪录片 | 高伟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